《亮劍》中,李雲龍嫌棄的“邊區造造”手榴彈的真實質量如何?

feng569661700


解放前,共軍的手榴彈確實普遍質量都比較差。差到了什麼程度呢?徐帥在回憶錄裡提到過,四方面軍長征到川西北的時候,一度在川西北建立了根據地,打仗的時候用自己造的手榴彈,當時稱之為馬尾手榴彈,因為川西北有些地區當時還是密林地區,所以經常出現手榴彈扔出去,掛在樹上掉不下來的情況。

共軍在解放前,長期處於槍支彈藥比較緊缺的狀態,從建軍開始,就一直都是如此。以槍支來說,不要說機槍之類,就是普通的步槍,也不是人人都有。吳法憲回憶錄裡提到,他參加紅軍後,第一次上戰場,就是拿著紅纓槍去的,上去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先去從敵人手裡奪一支槍。

實際上,紅軍時期的武器主要都是靠繳獲,無論是各種槍炮,還是相應的子彈,都是沒有能力自己製造的,必須要從敵人手裡繳獲,再來裝備自己。這也是共軍在歷史上一直比較強調打殲滅戰的原因,因為只有打殲滅戰,才能繳獲更多的武器裝備以及其它後勤物資,如果打成擊潰戰,對共軍來說就沒有太大意義了,而且還要消耗本來就不多的彈藥。

但紅軍時期起,各個主要根據地理論上都有自己的兵工廠。這些兵工廠的主要工作並不是製造武器,而是修理戰場上損壞了的槍械,以及一些從敵人手裡繳獲過來還能用,但有些損壞的槍械。至於子彈,同樣是不能自己造的,因為子彈殼的工藝精度要求高一些,共軍的兵工廠只能靠撿來的彈殼再去重新裝填彈頭和火藥。

相比之下,手榴彈的製造工藝就要簡單得多了。首先是炸藥並不難搞,很多地方都有自己製作煙花爆竹的傳統,現在有些地方仍然有這個習慣,比如湖南瀏陽。只要會造煙花爆竹,手榴彈大體上就已經差不多能造了,只是工藝稍微有些改進。所以,從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共軍能夠自己量產的,最主要的就是手榴彈,以及解放戰爭時期攻堅戰中經常出現的炸藥包。

比較稀缺的槍支彈藥和相對供應充足的手榴彈,也形成了共軍傳統上的戰術特點,這就是比較擅長近戰、夜戰和白刃戰,扔手榴彈更是新兵訓練中的一項主要訓練科目。至於射擊,更是主要靠用空槍瞄準進行訓練,極少出現在訓練中進行實彈射擊的情況,就是因為子彈對共軍來說,實在是太稀缺了。

解放前的共軍的戰術在實戰中的基本作戰方法往往是事先埋伏在敵人的必經之路上,當敵人進入包圍圈的時候,儘量等敵人靠近了再開火,而且是集中開火,往往是三五排槍之後敵人隊形混亂了,共軍就開始甩手榴彈,大規模殺傷敵人,等到手榴彈也扔得差不多了,就要開始吹衝鋒號,上刺刀上去拼刺刀了。

為什麼這樣呢?同樣是因為槍支彈藥緊缺。紅軍時期上戰場的時候,除了主力尖刀部隊,其它部隊一般的情況是大約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戰士有槍,每個人上戰場的時候平均能夠分到五發子彈,其他的人就只能用手榴彈了。這就是為什麼共軍在打仗的時候經常要求儘量讓敵人靠近自己再開火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射擊精準度,保證“每一顆子彈都能消滅一個敵人”。

在內戰中,共軍的這個戰法可以說非常成功,大多數時候等到扔完手榴彈開始吹衝鋒號的時候,國軍的抵抗意志已經基本瓦解了,共軍衝上去他們立刻舉手投降。而到抗戰初期,共軍試圖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日軍的時候才發現,日軍會頑抗到底,抓俘虜很不容易,繳獲也很不容易,因為日軍會在戰敗之前破壞武器。西路軍之所以會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同樣如此,馬家軍出戰時不攜帶多餘武器和彈藥,繳獲補給非常困難。

因此,從戰術意義上說,手榴彈對共軍的貢獻其實要比槍支大得多,甚至到了朝鮮戰場也是如此。那麼反過來說,當共軍一旦發現自己的戰略意圖已經暴露,無法包圍和殲滅敵人,可能陷入膠著狀態的時候,往往會主動撤退,就是因為共軍的彈藥供應不足,不能打消耗戰。所以,共軍的戰術原則中一直強調戰役發起的突然性,而且要速戰速決,儘量減少消耗,反過來也可以儘可能的減少敵人的消耗,從而把更多的物資留給共軍自己。


蕭武


別看李雲龍為了幾箱邊區造手榴彈跟兵工廠廠長嘮嘮叨叨了兩個小時,但早期的邊區造手榴彈確實不咋好使,一炸兩半的情況很多見。最扯的是,有時候戰鬥人員拉了引線還沒扔出去,手榴彈就可能爆炸。



可就是這樣,《亮劍》裡的李雲龍還是不依不饒地“死磨”兵工廠廠長,讓他多給自己幾箱邊區造手榴彈,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八路軍彈藥緊缺,邊區造手榴彈的製作工藝相對簡單,成本也不算高,是當時除了大刀紅纓槍之外唯一能自給自足的“武器”。





李雲龍的想法很簡單,邊區造手榴彈雖說不好用,但戰士們可以多用幾個啊……一個不靈,就多扔幾個,總能炸翻幾個日偽軍。於是,《亮劍》中出現了挖坑道,下“手榴彈雨”對付山崎大隊的戰法,結果量變真的導致了質變……





後來,隨著技術、材料、經驗的提升,邊區造手榴彈的質量有了大幅提升,到1944年河北和山東解放區已經開始量產鍛破片凹槽的新型手榴彈,李雲龍所說“一炸兩半的破玩意”已經成了歷史。


南瓜報告


質量真的不怎麼樣。八路軍扔過去,日軍都敢撿起來再給扔回來。。。


八路軍的手榴彈製造數量特別大,僅次於製造的子彈數量!抗戰八年,八路軍和新四軍共計設立了數十個的兵工廠,總共生產子彈780萬發,手榴彈450萬個!如此多的生產量,就知道手榴彈對於八路軍的重要性。

(這位戰士背的都是質量上乘的手榴彈,一看就是主力部隊的。真實的“邊區造”長得歪瓜裂棗的,如下圖)

當時,八路軍步槍不夠。1940年,八路軍人數擴張到40萬人的時候,步槍才只有九萬條槍。子彈更少,每把槍20發子彈。子彈不好造,八路軍兵工廠造的子彈80%都是撿新彈殼重裝的。有步槍的士兵,每人每次只發五發子彈。空著的子彈帶,用樹枝等東西填滿。沒有步槍的怎麼辦?每人兩顆手榴彈!手榴彈如此巨大的生產量,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了。不用太多訓練,扔出去就能殺敵。因此,很受士兵和民兵喜愛。

李雲龍說,扔出去一炸兩半,真不是誇張。早期的八路軍兵工廠製造的手榴彈,規格大小不統一,材質和裝藥也是五花八門。總之就是,炸藥質量較差,製造工藝差。

1941年之前,“邊區造”的填充炸藥基本都是黑火藥。這玩意,以前就是做鞭炮的,很不純。1941年5月,八路軍開始工廠化製造硫酸,開始製作無煙火藥(炸藥)。直到1944年,八路軍兵工廠都掌握了硝化甘油的製備技術以後,又研究出硝化棉。從此,八路軍的手榴彈威力才提升好幾個檔次。


八路軍制造手榴彈全靠手工操作。手榴彈的外殼是土法澆築的,成品如何,全靠士兵的手感。做好的彈殼都還有毛刺,炸了以後也沒有幾片。不過,八路軍也是在慢慢學習,後來,手榴彈頭從圓柱體變成了卵形。另外,還增加了防潮措施。

八路軍自己也知道手榴彈質量如何。因此,製造精良的手榴彈,都供應給主力部隊。縣大隊和民兵能拿到的手榴彈,都是質量更次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亮劍》中,李雲龍拿到二十箱邊區造手榴彈之後,邊區醫院就被山崎大隊誤打誤撞給打了,隱藏著的兵工廠也有被發現的危險。好在李家坡之戰,李雲龍用土工作業的方式,掘進到了山崎大隊陣地,把兩千多顆手榴彈全都餵了山崎,岡崎頂著一股股濃濃的黑煙,一臉懵逼,李雲龍趁機發起總攻,全殲了山崎大隊。


李雲龍對邊區造手榴彈抱怨是有道理的,因為那個時候的邊區造手榴彈,利用的還是古人發明的黑火藥。

所以那些邊區造的手榴彈三千六百顆下去,幾百人的岡崎大隊都沒被徹底炸翻,原因就是跟扔了三千六百根大炮竹性質差不多。


其實李家坡之戰是有歷史原型的,那就是1940年10月,華北日軍岡崎大隊進犯黃崖洞兵工廠。

黃崖洞兵工廠的意義非同尋常,那是八路軍的重要軍工基地,就在八路軍總部附近,直接受八路軍總部領導。這就是為什麼彭總不惜一切代價要求劉伯承和陳賡盡殲來犯之敵的原因。因為黃崖洞兵工廠一旦遭受損失,後果不堪設想。因為黃崖洞兵工廠是八路軍唯一部門齊全,擁有大量骨幹的,可以獨立生產步槍等武器的兵工廠(這是相對其他根據地兵工廠而言的)。


這一年的8月,黃崖洞兵工廠研製出一種靈巧的新型七九步槍,實戰效果優於日本造的三八式步槍,只是因手工作業產量不大,抗戰期間共製造出1萬多支。


而同時期各根據地先後建立了一些具有軍工性質的修械所,主要職能是幫助部隊修理戰鬥中損壞的槍械。但普遍規模小、設備簡陋,缺乏專業人才。


但是黃崖洞兵工廠也沒有能夠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新式火藥的問題。因為缺乏重要的高純度的硫酸和硝酸。

但這個問題卻在這一年6月,在晉察冀軍區得以解決。


由一個物理研究生、一個實驗室化驗員、一個技校生和兩個工人等人組成的技術團隊,經歷千辛萬苦,各種磨難,竟然成功地發明了“缸塔法”,終於建成了製造硫酸的化工廠。“缸塔法”絕對是全世界化工史上的一個創舉。而八路軍在這麼簡陋的條件下,那是無法想象的困難的。

請大家記住這幾個名字門本忠、張方、王錫瑕、白英和王化南。


另外在硝酸方面,一個叫何振廉的技師先用植物油和熟石灰混合水解出甘油,隨後對甘油進行硝化,製成硝化甘油,再將硝化甘油與木炭、脫水硝粉混合製成仿朱迪生炸藥。

在晉察冀軍區兵工廠解決技術壁壘以後,1942年以後,各根據地生產的手榴彈、炮彈基本都用上了高級炸藥。有了無煙發射藥、硝銨炸藥就能使兵工廠生產的迫擊炮彈、擲彈筒彈、手榴彈和槍彈的威力大增。

作為黃崖洞兵工廠更是一馬當先,於1941年4月,研製成功第一批擲彈筒及炮彈,口徑50毫米,射程最遠達700米,與日軍同類裝備相比毫不遜色。


同時木柄手榴彈也開始可以直視日本的香瓜手雷了,爆炸範圍擴大到10-15米,破片達到150片以上,一般戰鬥戰士只需帶6-10個即可。李雲龍若是裝備了這種手榴彈,應該用不著旅長的炮火支援了。

於是當1941年11月,日軍出動3000多人,攻擊黃崖洞得時候,八路軍就沒有1940年10月份那次岡崎大隊的那次攻擊那麼被動了。

因為有了高效的新式炸藥,負責保衛兵工廠安全的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利用滾雷、拌雷和地雷,綜合佈陣,以1500人的兵力抗擊敵人8個晝夜,殲敵700餘人,自身僅傷亡140餘人。這一戰,地雷大出風頭,此後地雷便又得到了較大發展。


很多70.80後百看不厭的的教學片《地雷戰》就是以此戰以後,推廣地雷戰,作為根據地軍民與敵人鬥爭的一種有力手段為原型的。


而到了1944年,八路軍兵工廠又研究出硝化棉。從此之後,八路軍在炸藥方面已經實力碾壓日軍了。
大量的炸藥包和開花彈、燃燒彈開始運用到了戰場,藉助繳獲的口徑37毫米的德國PAK35/36戰車防禦炮,日軍的薄鐵皮坦克都不可以藐視了。

但總體來講,1941年是一個分水嶺。


1941年前,邊區造的手榴彈跟大炮竹沒有太大區別,一炸一團黑煙,對敵人能造成傷害,但卻基本無法致死。1941年以後,無煙炸藥的使用,才使得邊區造手榴彈具備了真正的殺傷力。隨著技術壁壘的突破,後來在炸藥方面,地雷、迫擊炮、炸藥包、炮彈的發展,才使得我軍向熱武器正式轉變。


炒米視角


好賴且放一邊。八路軍總部參謀長吹噓李雲龍團不用八路一槍一彈全靠繳獲日軍,這三千多手榴彈?


秦時明月144045538


真實質量還就是李雲龍說的那樣:威力不大,有時候就一崩兩半。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敞開了供應。這是八路軍兵工廠初期的產品。後期改進了工藝,用了新式炸藥,就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