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布“火眼” 民警助力扣“老賴”

火车站布“火眼” 民警助力扣“老赖”

法制晚報訊(記者 趙加琪)12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舉辦“執行看浙”全媒體直播活動,對杭州江干法院、溫州瑞安法院、寧波慈溪法院的執行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法制晚報等50餘家媒體參與直播,1000萬網友在線收看。

清晨火車站 兩“老賴”被扣

9時15分,杭州江干法院執行指揮中心接到杭州東站派出所備勤值班來電,稱火車站已控制到兩名被執行人,要求出警帶人。

據瞭解,浙江法院聯合公安建立執行協作機制,由法院發起對被執行人的布控,公安協助查控,只要被執行人在省內使用身份證,基層公安及時出警臨時控制,並通知布控法院或當地法院。全省法院一盤棋落實執行備勤制度。由於江干法院轄區內建有火車東站、九堡客運汽車中心等大型交通樞紐,人口密度高、人員流量大。一旦被執行人落入執行布控的天羅地網,江干法院及時安排車輛、聯繫公安、核實布控人員信息,迅速出警。2018年1至11月,江干法院拘留被執行人834人,同比上升18%。其中,協助兄弟法院拘留被執行人655人。

9時30分,江干法院執行幹警到達火車東站派出所警務室,與東站民警成功交接。警務室裡,被控制的兩名被執行人還顯得有些驚愕慌亂。

黃某本是一個工程包工頭,因為拖欠勞務報酬成為了被執行人。案子進入執行程序後,黃某一直未申報財產,其名下的多個銀行賬戶餘額共約100元。但執行法官發現,其多個賬戶開戶地為江西,經瞭解,李某因生意經常往返於浙江和江西。溫州市甌海區法院執行法官判斷其很可能乘坐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於是利用與公安的聯動機制展開了布控。

火车站布“火眼” 民警助力扣“老赖”

對於另一被執行人孫某來說,今天是她第二次被布控了。幾年前,孫某與朋友向溫州某銀行借款,但未及時還款,被銀行起訴至法院,在溫州鹿城區法院調解下,孫某曾與銀行達成調解協議,但一直未履行還款義務。5個月前,孫某就曾被布控,那時的她在償還了一部分執行款後承諾對剩餘部分進行分期付款,然而她卻再次失信。

6日上午,這兩人出現在火車站經過“火眼系統”時即被抓獲。兩人被執行幹警帶上警車,出發前往杭州市拘留所化解室。經耐心勸導和調解,兩名被執行人認識到了自己逃避法律義務的錯誤,都與申請人溝通並積極履行義務。

在拘“老賴”現場旁聽拒執罪庭審

10時10分,溫州瑞安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被告人楊某因擅自出售安置留地、款項挪作他用,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

庭審現場除了受邀前來參加旁聽的人大代表、公安幹警、檢察官外,還有幾位被執行人。旁聽庭審的在拘被執行人朱某表示:“我已經深刻認識到自身行動的錯誤,我之前確實抱有僥倖心裡,但是通過旁聽了今天的庭審,我知道該還都是要還的,我一定會努力去履行義務,不逃避責任,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首創司法援助保險

火车站布“火眼” 民警助力扣“老赖”

“本來早就已經放棄這筆錢了,沒想到法院還能幫我討回,現在女兒還在讀大學,家裡還有80多歲的老母親,我平時也是打打零工,這筆錢對我的家庭來說很重要,真的很感謝法院。”上午10時23分,在寧波慈溪法院第一審判庭裡,楊大哥拿著法院發放的執行款,笑得合不攏嘴。

今天,慈溪法院執行法官在現場為60餘名工人集中發放1100萬元執行款。對於部分無法來到現場的申請執行人,慈溪法院後續將通過移動微法院小程序與他們確認好收款賬戶,並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將執行款發放給申請執行人。

慈溪法院執行款發放現場,還有11位救助申請人領取25.3萬元的司法救助款。

據瞭解,對於導致申請人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執行不能的案件,浙江省在全國首創開展“司法援助保險”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屬於普惠制託底型經濟補償,只要屬於司法援助保險合同所約定的保險事故,被保險人及受益人就可以按合同約定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保險公司在理賠後對被執行人享有追償權,探索出一條運用市場化手段參與司法領域社會治理的嶄新經驗。慈溪法院還積極爭取慈善資金成立了和美基金來進行司法救濟。

2016年以來,浙江全省法院累計公佈未履行生效裁判的被執行人信息261.5餘萬條,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86.79萬條,將77.31萬名被執行人納入限制消費名單;採取拘留措施79936人次,罰款措施114553件次,罰款金額3.77億元,實施限制出境19330人次。

在刑事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行為上,2018年1至11月,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432件510人,審結338件397人,受理案件數同比上升92.85%,審結案件數同比上升84.69%,判決被告數同比上升77.67%,形成打擊逃避、規避執行行為的強大聲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