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太平,四海無事。玄宗做皇帝已多年,漸漸厭倦了朝政,不再夜以繼日地處理國事,把朝中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丞相去處理。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他自己經常深居內宮遊戲宴飲,用音樂和美色使自己快樂。在此之前,元獻皇后和武淑妃都受過玄宗的寵幸,她們相繼去世後,宮中雖有上等人家女兒成千上萬,卻沒有一個看得上眼的,皇上整天悶悶不樂。當時每年十月,皇帝都要帶著車馬去華清宮,宮內外有封號的命婦都穿著鮮明光耀奪目的衣服,像影子那樣跟隨著皇帝的車隊。

皇帝洗過澡後,就賞賜命婦們也在御用溫泉中洗浴。春風吹拂著華清池水,命婦們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水中,皇上不禁有些心旌搖盪,期望能遇到一個可心的女子。可是他看看前後左右的嬪妃,卻覺得一個個面色如土,毫無光彩。於是下令,叫高力士暗地裡到宮外搜尋美人。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結果在壽王府中找到了弘農郡(今河南靈寶一帶)楊玄琰的女兒。這個少女已經到了成年,鬟發細膩潤澤,不胖不瘦身材適中,一舉一動都嫻靜嬌媚,就像漢武帝的李夫人

。於是另外為她設了一個溫泉浴池,讓她去洗浴。洗完出水以後,顯得身體很柔弱無力,好像連穿輕柔的綢衣也經受不住了,卻更加光彩煥發,明豔照人,皇上非常高興。在她正式進見皇上那天,樂隊奏起《霓裳羽衣曲》為她伴行。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在定情的那天晚上,皇上送給她金釵鈿盒,用來加深彼此間的愛情,又命她戴上金制步搖,和金制耳墜兒。

第二年,冊封為貴妃,衣服用品的待遇相當於皇后的一半。從此楊貴妃努力把自己的容貌打扮得更豔麗,使自己的語言更聰明機智,做出種種嫵媚的姿態,來迎合皇上的心意,皇上當然就愈加寵愛她了。

當時皇上巡視各州,祭祀五嶽山川,在驪山上過雪夜,在上陽宮度過春天的早晨,貴妃與皇上走時同車,住宿同房,飲宴專席,睡覺專房。皇上雖有三夫人、九嫁、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和後宮的才人、樂府的無數歌女,但皇上連看她們一眼的興趣都沒有。從此六宮中再也沒有能為皇帝侍寢的人了。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這不僅是由於楊貴妃突出的容貌和嫵媚的風姿,還因為她有才能有智慧,聰明伶俐,善於討好獻媚。皇帝還沒開口,她就猜到皇帝心意而去迎合他,這當中真有些無法言傳的妙處。

貴妃的叔父兄弟都做了清高尊貴的官,封爵為公侯,姊妹都封為國夫人,富貴跟皇族相等,車馬、衣服、住宅與皇帝的姑母相同,而得到的好處和權力卻超過了他們。貴妃的親屬出入宮禁無人敢問,京城的長官對他們也不敢正眼相看。

因此當時民間有歌謠說:“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又說:“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卻為門楣。”可見楊氏家族被人們所羨慕已達到何種地步。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天寶末年,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竊踞了丞相之位,矇蔽皇帝,把持了國家大權。等到安祿山領兵向京城進發,把討伐楊氏家族作為藉口。潼關很快失守,皇帝只好向南逃跑。

出了咸陽,途中停在馬嵬坡時,皇帝的禁衛軍都拿著武器不肯再前進。這時隨從的大小官員跪在皇帝車駕前,請求像漢景帝誅殺晁錯那樣,殺掉楊國忠向天下謝罪。楊國忠捧著謝罪的犛牛纓和水盤向皇帝請罪,結果被處死於道旁。但左右的侍從仍不滿意,皇上問他們,當時敢說話的人就請求殺掉楊貴妃消除天下人的怨恨。皇上知道這事難以挽回,可又不忍心看見貴妃死,就扯起袖子擋住臉,讓人把她拉走。貴妃慌張掙扎,終於被白綾帶絞死。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不久玄宗逃到了成都,肅宗在靈武繼承了皇位。

第二年,叛亂之兇安祿山被殺死,玄宗的車駕又回到了都城。肅宗把玄宗尊為太上皇,讓他到南面的興慶宮殿去養老,不久又讓他遷到西內太極宮。

時光流逝,往事已去,唐玄宗不禁樂盡悲來。每到春天的白晝,冬天的夜晚,他看到池中蓮花夏天盛開,宮中的槐樹秋天落葉,聽樂伎吹奏玉管,尤其一聽到《霓裳羽衣曲》,心中就鬱鬱不樂,左右的侍從也嘆息不止。三年當中,想念貴妃的感情始終沒有減少。想從夢中見到貴妃,也始終渺茫不能實現。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當時正好有個道士從四川來到長安,知道太上皇心裡非常想念楊貴妃,就說自己有李少君的招魂法術。玄宗一聽非常高興,讓他去找貴妃的魂靈。方士便使出他的全部法術來找,但沒有找到。又騰雲駕霧,上到天界,下入地府來尋找,仍沒找到。於是又到周圍東西南北四方和天地之外去尋找。

最東面到了極遠的天邊,跨過蓬萊,見到一座最高的仙山,上面有很多樓閣,西廂房簷下有個洞門,朝東,看那門上寫著“玉妃太真院”。方士拔下簪子敲門,有個扎著雙鬟的女童出來開門,方士匆忙未及開口,而女童卻又進去了。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不一會兒有個穿著綠衣服的侍女出來了,問方士從什麼地方來。方士說自己是唐朝天子的使者,並且傳達了玄宗的使命。穿綠衣的人說:“玉妃正睡覺,請稍微等一會兒。”這時雲霧繚繞著仙洞,天色漸漸昏暗,美玉做成的門重新關了起來,靜悄悄的沒有聲息。方士屏住呼吸,恭恭敬敬地拱著手站在門口。

過了好半天,穿綠衣的侍女才引導方士進去,並且說:“玉妃出來了。”不一會兒,就看見一個人,戴著金色蓮花冠,披著紫色的綃衣,身佩紅玉,穿著鳳頭鞋,在七八個仙女的簇擁下緩步走來,正是楊貴妃。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她向方士行了禮,問皇帝平安與否,然後又問了天寶十四年以後的事。玉妃說完後,臉上顯得憂鬱悲傷,用手示意穿綠衣的侍女,讓她取來金釵鈿盒,各拆下一半,交給使者,說:“替我向太上皇道謝,我敬獻這件東西,是為了找回過去的情意。”

方士接受了玉妃的話和信物,將要動身返回時,臉上露出不滿足的樣子。玉妃於是詢問方士還有什麼要求。方士就走上前跪下說:“請說一件你們兩人當時的私事,這事是別人沒有聽到的,以便向太上皇證實。不這樣,恐怕鈿盒金釵會被看作漢文帝時以道術行騙的新垣平所設的騙局了。”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玉妃一時想不起什麼,往後退了幾步站住了,好像在回憶什麼。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地說道:“天寶十年的時候,我侍候皇帝到驪山宮中避暑。那天正好是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晚上。按照秦地的風俗,要在那天晚上掛起錦繡,陳列飲食,在院子裡插上花燒香,把這稱作乞巧,皇宮中尤其重視這件事。當時已到半夜,侍衛們已在東西廂房中休息,我單獨侍候皇上。皇上扶著我的肩站著,仰望天空感嘆牛郎織女的遭遇。於是我倆秘密地互相發出心中的誓言,願世世代代都作夫妻。說完了,拉著手各自輕聲哭泣。這件事只有皇上知道。”

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楊玉環演繹的那段長恨歌


玉妃接著又傷感地說:“由於當年這個念頭,我不能長住在這裡了,還要再回到人間,再結以後的緣份。或者在天上,或者在人間。我倆一定會再相見,合好相處,就像以前那樣。”還說:“太上皇在人間的時間也不長了,希望多多珍重,不要自找苦惱。

使者回來向太上皇奏報了見貴妃的經過,太上皇帝不免嘆息傷感了好半天。其餘的事情都寫在國家史書中了這裡就不談了。到了唐憲宗元和元年,周至縣的縣尉白居易做了一篇歌長恨歌》,用它來敘述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