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為難的中國教育

左右為難的中國教育

在我國,教育成了倍受人們指責最多的行業!其中指責最多的要算應試教育,並列舉出應該教育的種種“惡果”。哎!說搞素質教育吧,又說不適合中國國情,基層老百姓的子女要“翻身”就得靠應試教育,理由是公平是第一位的(包括學生身心及愉快性),要用統一考試,依據分數來衡量是最公平的,反對自主招生等等。

毋庸置疑“素質教育”的方向是正確的,但大環境未相應改變難真正實施,事實上只要存在差額招生(要淘汰一部分),統考就不可避免,單單口號式的“素質教育”怎麼能真正實施!於是上層的大人們思考後,覺得來個“雙管齊下”:一方面提倡素質教育,打擊各類補課;另一方面抓住教師這個關鍵因素,用“新課程標準”來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間接輔助素質教育的實施。於是”扶持“幾間有特色教學的學校來叫大家學習:

我們用較早出名的杜郎口中學和洋思中學來說吧,說實話杜郎口中學和洋思中學我也沒有去過,聽說很神奇!傳說教師上課只講4分鐘!教室四周都是黑板,小組式“全自動化”、”生生相生“等等。這一點,只要是多年從事教育的行家也能知道,這樣全面去操作是不可能的。特別是針對某些學科或基礎較差以及不自覺的班級情況而言只講4分鐘更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可取的。這種教學的可信度、可學度同樣極其低下!這些年過去了,現在呢?這兩所中學還是哪樣“神奇”嗎?就算還這樣,其它學校(如農村薄弱學校)能複製嗎?

眾所周知,目前的應試教育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的國情所定,由於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導致的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奪和競爭。現實是總得有一部分學生升不了大學。就一般而言,考入好大學就相對好找工作,就相對有好的出路,所以只能去應試、去擠獨木橋,其實“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就應該是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不是相對的。應試教育重知,旨在提高人的知識素質。素質教育重行,旨在提高國民素質。也就是所說的“知行合一”。

不可否認,應試教育在中國存在了上千年了,它是目前最為公平的一項政策,他統一考試按分數錄取。其中幾乎不摻雜任何人情事故原則,也不包含權利入侵(如果沒有應試教育,我相信現在能讀上大學的應該就只有少量的農村學生的存在,一切應該在掌權者手中了吧),要爭奪優質教育資源,自然而然就全都把注意力放在分數上。現實是應試教育改變了許多寒門子弟、基層百姓們的命運,這種爭奪和競爭的做法是導致“應試教育”的現實需要。

我倒認為在目前國情下,既然改變不了應試,就改變試題測試內容和方式,比如多考查能力方面試題,少考純粹以記憶為主的知識性試題,讓這“指揮棒”逼你去偏向”素質教育“行為,讓試題現實化、能力化。當然這可能是一廂情願,實際上難操作,如有些學科不好命題等。

因此,在較長的年限裡, 教育依然是一個左右為難的行業。

左右為難的中國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