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女工走上創業路,從無到有她只用了3年

2002年之前,徐青的工作一直格外穩定,高中畢業後進入國企,成為幼兒園裡的一名老師,一直在跟孩子們打交道。

下岗女工走上创业路,从无到有她只用了3年

2002年企業發生變化, 她的身份突然成了下崗女工,要自己拿著檔案到人才市場去奔波找工作。

剛從單位出來,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不知道適合什麼。不停地奔波找工作是她的宿命,不是在在跳槽,就在跳槽的路上。

好在徐青性格樂觀,也願意嘗試不同行業。她先後進過廣告公司,做過酒店大堂經理,也幹過銷售、財會等。

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徐青的人脈越來越廣,這時的她,開始第一次踏入從事十多年的行業。

2003年,她創辦 “南京貝松電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數據中心機房的設計與施工,主要為金融、保險等企業提供服務。

下岗女工走上创业路,从无到有她只用了3年

初創時期缺乏技術員工,朋友跳槽入職來幫她;發不出年終獎,徐青的婆婆主動拿出攢下的2萬多元支持。

艱辛創業,用房子抵押來的100多萬元啟動資金第一年就虧了37萬元,丈夫卻只說了一句“你覺得行就去做,不用管虧不虧”。

家人的傾囊相助,朋友的熱心支持,對於她的創業道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幫助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終於,徐青的公司在第二年止虧,第三年實現了盈利。從無到有的創業路上,徐青的心境也在發生著變化。

2007年到2012年間,徐青還跑到北京讀了一個哲學博士,用每月一次的集中學習時間讓自己學會從日常中抽離,變成生活的旁觀者。

下岗女工走上创业路,从无到有她只用了3年

從下崗女工到技術公司負責人,徐青對自己始終有著格外清醒的認識。

專業知識不足,她就去考“機房規劃設計工程師”證書,以免談業務時有短板;成為企業負責人了,她就去讀MBA,學習如何在企業做大做強後進行管理。

就這樣,徐青的公司成為了行業裡的知名企業,先後躋身中科院、電子工業部的強手企業中,成為“全國機房工程三十強”,徐青本人也先後獲得“南京市十佳女創業明星”、“南京市好市民”等稱號。

2009年,徐青被市人社局聘為南京市創業指導老師,從那時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陵科技學院、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的校園裡,也經常能夠看見她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