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上馬桶 竟然是好幾代人的中國夢

如今,上廁所方便,不管是家裡的獨立衛生間,還是外面的公共廁所,不僅方便,而且衛生。不過,幾十年前,上廁所卻並不容易,你可知道,小小的馬桶,曾經是一代人的中國夢,這又是為何呢?

1932年,《東方雜誌》曾向各界知名人士徵稿,邀請他們寫下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大學教授周谷城,深知百姓如廁之苦,便寫下了自己的夢想:“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方便”。那時候,隨地大小便是常事。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說的是上廁所,也要在自家地裡上。

蹲上馬桶 竟然是好幾代人的中國夢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偌大的北京只有516座公廁,大多數是在路邊用草蓆圍成的,蓋廁所正式成為一項國家任務。三年時間,全中國新建改建廁所490萬個,很多地方實現了廁所從無到有,但條件有限,大部分廁所因陋就簡,有的沒屋頂,有的連門都沒有。那時候,有人把沒門的廁所,戲稱為你好廁所,蹲坑時毫無遮掩,門外有人經過,還能打招呼說聲你好。廁所再簡陋,好歹不必再隨地方便了

隨著改革開放,外國遊客多了,廁所的問題藉著他們的眼耳口鼻,得以充分暴露。1984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率團訪華,參觀八達嶺長城,國務卿舒爾茨的夫人和幾位女賓內急,想去廁所,他們只好進入普通老百姓使用的露天旱廁。一條大坑上搭著木板,幾個人互相攙扶著得以方便,留下了無奈又極其深刻的印象。雖然日子越來越好,但廁所往往還是生活中最落後的角落。

蹲上馬桶 竟然是好幾代人的中國夢

從無到有的問題剛剛解決不久,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再次掀起一場廁所革命,目標是從有到優。八十年代,有格擋的廁所開始普及,一些高擋場所的廁所,出現了現代化的衛生設備和用品,到1989年,北京六千多座廁所,基本實現了水衝,2011年,蘇州也轟轟烈烈地掀起了一輪改廁工程,城區2萬餘戶居民,徹底告別“手提馬桶時代”,如廁不再是件麻煩事。

小公廁關乎大民生,更是彰顯城市文明的窗口。今年,蘇州將全面啟動新一輪“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全市將新建、改建一千座公共衛生間,在重點地區建設一批高標準公共衛生間,嘗試建設裝配式公廁,消滅公共衛生間盲區。

蹲上馬桶 竟然是好幾代人的中國夢

同時,蘇州還將推進“廁所開放聯盟”,進一步開放商業店鋪或企事業單位內部廁所,計劃到2020年底,廁所開放聯盟單位達到800家。隨著時代發展,從茅坑到衛生間,廁所見證文明之路,廁所革命還在繼續,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享受到衛生舒適的如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