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40年的賬單,記錄了牟平的這些變遷……

“這是1983年買的第一輛鳳凰自行車,花了194.9元,可了不得了,那時工資才46.18元,買一輛車需好幾個月的工資,還需要憑票購買。到了2008年,那時工資就有2000多元,買車只要330元了。你看看變化有多大。”孫萬春以自家的交通工具為例,講述了他工資的變化和物價水平的變化。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區市民收支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錢包鼓了,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一份40年的賬單,記錄了牟平的這些變遷……


“古董”賬單折射生活變化

孫萬春今年66歲,40年前,他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小夥子,在國營企業上班。1975年,從他工作的第一年開始,他便養成了記賬的好習慣,並一直堅持到今天。記賬40多年,在一本本家庭賬本中的每一筆賬,都反映了孫萬春家庭的收支變化,記錄了一家人勤儉節約的好家風,更折射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區老百姓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從孫萬春的賬本中看到,他1978年年收入468元,支出259元。而2012年退休的他年收入達到31200元,支出15300元。如今孫萬春已經退休,每個月的退休工資有1000多元,孩子已經成家立業,沒什麼經濟負擔,加上之前的積蓄,他的日子可算過得相當富足。將近40年的時間,孫萬春的工資收入翻了足足有66倍,平均每年增加800餘元,年均花費也增長了50多倍。孫萬春家實現了從基本溫飽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從“買布縫衣”到“買高檔成衣”


 “上世紀80年代,市場上衣服樣式就那麼幾樣,顏色也都以素色為主。”孫萬春說。以前一件衣服要穿好幾年,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服穿。


一份40年的賬單,記錄了牟平的這些變遷……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居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衣著消費特點由過去的“一衣多季、款式單一”轉入“一季多衣、時尚靚麗”,改變了過去自己加工服裝的消費習慣,多樣化、個性化成為新時期城市居民衣著消費的主要特點。從老輩子的“的確良”襯衣、喇叭褲等款式到現在的西裝、休閒褲,衣著消費的檔次提升,衣著品位提高,品牌意識增強,向新潮、時尚和個性化發展。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對於吃的變化,孫萬春印象最為深刻。孫萬春回憶說,改革開放初期,那時社會物質還比較短缺,大家都只顧吃飽肚子就行了,偶爾吃一次豬肉算是打打“牙祭”,天天吃的飯除了粗糧還是粗糧。到了2000年以後,市民吃魚吃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白米白麵管夠吃。


一份40年的賬單,記錄了牟平的這些變遷……


從“住得糟心”到“住得舒適”


孫萬春剛結婚時是改革開放初期,家裡的條件不好,父母只在老家準備了一套平房。燒大鍋做飯煙燻火烤。累積了幾十年的積蓄,孫萬春一家買上了一套80平米的商品房,有了集體供暖,大冬天也可以在家穿短袖衣,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改革開放以來,住宅建設發展迅速,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各種基礎設施配套的住宅小區相繼落成,每年都有大批的居民喜遷新居。市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實現了從“居者有其屋” 到“居者優其屋”的轉變。


一份40年的賬單,記錄了牟平的這些變遷……


從“騎自行車”到“開小轎車”


孫萬春的第一輛交通工具就是一輛憑票購買的自行車,那是他攢了幾個月的積蓄買的。當時自行車還很少,騎上路後還引來不少羨慕的目光。後來,家裡又買了一輛摩托車,一家人的出行變得更快捷方便了。2010年,孫萬春又為結婚的女兒購買了一輛15萬元的小轎車。


一份40年的賬單,記錄了牟平的這些變遷……


改革開放初期,我區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城市公交車也沒有幾路。上世紀90年代後,助力車、摩托車以其輕便、省力得到了上班族的青睞而迅速普及。進入新世紀以後,汽車快速駛進尋常百姓家庭,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各種款式的家用轎車紛紛登場,價格則大幅下降,汽車逐漸進入家庭,成為家中的“頂樑柱”。  

收支多元化,日子更豐富


  “改革開放40年,我市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城市居民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由上世紀80年代的從貧困走向溫飽到新世紀的全面推行小康社會。”國家統計局牟平調查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據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初期,我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50元,2017年達到40739元,足足增加了90多倍。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除了工薪收入外,其他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也雙雙拉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升。


一份40年的賬單,記錄了牟平的這些變遷……


市民的錢袋子日益變鼓,消費水平也逐漸提高,據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初期,我區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400元左右,2017年達到28546元,增長了70多倍。消費結構依舊以食品支出為主,但其他消費種類越來越豐富。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猶如雨後春筍般漲勢洶洶。

一串串數字,反映了居民在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上的變化程度。也無不反映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遷,市民們的生活各放異彩,幸福感日漸爆棚,社會也在他們逐漸變好的日子映襯下越來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