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被蒙古攻破時的情景是怎樣的?

詩悠帆


至元十年(1273年)二月,被蒙古軍圍攻長達五年之久的戰略重鎮襄陽城陷落了。南宋襄陽守將呂文煥孤軍奮戰了五年,此時已經對宋廷感到絕望,元軍統帥、參知政事阿里海牙乘機勸降,並許以高官厚祿,且折箭為誓。呂文煥見守軍矢盡援絕,軍心渙散,不斷有人出城投降蒙軍,於是獻城出降,苦守襄陽五年的英名盡付東流。

軍事重鎮襄陽淪陷,是南宋滅亡的前兆。呂文煥被忽必烈授予昭勇大將軍、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襄漢都督等要職,仍駐守襄陽。次年,這位南宋降將又被任命為荊湖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備受重用。

襄陽既下,一批文武大臣請求派軍繼續南伐。《元史》記載:謀臣徒單公履向忽必烈建議說:“乘破竹之勢,席捲三吳,此其時矣”。忽必烈非常贊同。至元十一年(1274)一月,忽必烈召集阿里海牙、阿術、史天澤、姚樞等人商量伐宋事宜,最後確定以同知樞密院事伯顏為統帥指揮大軍攻宋。

伯顏,蒙古八鄰部人,世襲軍事貴族,是當時南征蒙古軍隊中的最高軍事長官之一。至元十一年九月,蒙古伐宋大軍在襄陽會師,隨後兵分三路,浩浩蕩蕩殺向南宋的統治核心——江南。

伯顏和阿術統中路軍,循漢江直撲郢州(湖北鍾祥),以萬戶武秀為前鋒。蒙軍抵近郢州時,偵悉到宋軍戒備森嚴,便繞過郢州圍攻下游的黃家灣軍堡,並一舉拔除之。大軍繼續前行,抵達沙洋,派人勸降南宋守將王虎臣、王大用,遭二將嚴詞拒絕,伯顏大怒,命架起“回回炮”攻城,轟塌城牆一角,元軍魚貫而入,屠城,軍民無一倖免。接著繼續往南攻取新城,宋將邊居誼率部精血守城,拼死抵抗,給蒙軍以巨大殺傷,後力戰不支,城破,三千宋軍將士與蒙軍進行了激烈巷戰,全部被殺,邊居誼率全家舉火自焚。十一月,元軍殺到復州(湖北天門),知州翟貴獻城投降。伯顏率軍攻取蔡甸(今漢陽)。

同年十二月,宋元兩軍對峙於漢口江岸,元軍攻勢犀利,勢如破竹,大敗宋軍,攻陷陽邏堡,長江南北兩岸全部被蒙古軍佔領。蒙軍攻城拔寨,連連告捷,宋軍士氣低落,鄂州、漢陽、德安的守將均未作像樣抵抗,紛紛獻城迎降,都統程鵬飛更是率全軍投降元軍。

至元十二年(1275)春天,黃州、蘄州(都在今天的湖北境內)、江州、南康軍(在江西境內)、安慶、池州、太平、無為、巢縣、和州(都在安徽)等地的南宋守將相繼投降。

在此期間,南宋奸相賈似道為了掩蓋自己的誤國罪責,召集十三萬精兵開至蕪湖,擺出一副與元軍誓死決戰的樣子。但他剛到前線就立即派人到蒙軍大營中求和。

伯顏對使者說:“未渡江時,議和入貢則可。今沿江諸郡皆內附,欲和,則當面來議也” 。賈似道無奈,又不敢單刀赴會,只好硬著頭皮準備一戰。賈似道命孫虎臣率七萬人馬駐守丁家洲(安徽銅陵北),夏貴率水軍戰船二千五百餘艘橫亙大江中,想憑藉絕對優勢兵力阻截元軍。二月中,兩軍相遇,僅鏖戰一日,宋軍便潰敗下來,賈似道逃往揚州,夏貴、孫虎臣也都各自逃命去也。

丁家洲防線被元軍攻破後,長江下游再無宋軍設防,元軍一路順江而下,如入無人之地。二月底,元軍前鋒已經逼近建康(今南京)。是年三月到十月,元軍陸續攻取並收降了很多地方,《元史》記載:“江東諸郡皆下” 。

一二七五年十一月,伯顏兵分三路,約期會師於南宋行在(臨時首都)臨安(今杭州)城下。他親自率中軍由鎮江攻常州,因守軍激烈抵抗,城破後,元軍屠城。十二月,攻克無錫。宋恭帝趙顯年僅五歲,由謝太后攝政,她派使臣柳嶽攜書前來請求議和退兵,伯顏要求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絕不退兵。謝太后無奈,只得同意。

至元十三年(1276)正月十八,南宋小朝廷派大臣向伯顏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二月五日,小皇帝趙顯正式出降,忽必烈改臨安(杭州)為兩浙大都督府。立國149年的南宋王朝至此滅亡。因南宋君臣主動乞降,臨安附近沒有大規模戰事發生,因此繁華富庶的臨安城以及城內居民幸運地逃過一劫。之後,南宋境內雖然還有此起彼伏的反抗鬥爭,尤其是退守嶺南的宋軍殘餘抵抗尤其激烈,但都不能改變被蒙古人徹底征服的最終結局。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在說臨安投降之前,先說一下常州大屠殺。

江蘇地區自古富庶之地,地處沿海,是北方政權奪取天下的屏障。加上江蘇乃是文風昌盛之地,文人武將更有傲骨傲氣,在中國歷史之上,揚州、南京、嘉定、蘇州、常州都曾是血流成河。當年伯顏一路打到常州,常州知州逃竄,城內投降。而正當伯顏打算進攻杭州的時候,常州卻反悔了,拒絕投降。蒙古軍對復叛之人深惡痛絕,立刻派二十萬大軍圍城待發,任命的知州姚聽向杭州求援,城中只有民兵義軍把守。南宋派麻士龍、張全前來支援,張全半路逃跑,麻士龍英勇犧牲。

伯顏並非一開始就下令屠城,他曾派遣汪良臣前往勸降,姚聽殺汪良臣還將其一鍋蒸了。蒙古軍開始屠城,常州守城官民全軍覆沒,留下了數百婦女兒童作為奴隸,這是他們向來的習慣,史學家估算這一場浩劫大約有3萬壯士犧牲,。元軍屠殺常州百姓十分殘忍,不僅將人屍混合泥土修築堡壘,還將不計其數的屍體扔進鐵鍋之中熬成人油,倒進陶罐之中,再拋向守軍將他們燙傷燙死。

現在我們再來看臨安的情況。宋遺民汪元量曾作詩一首,稱讚伯顏來到臨安卻沒有殺人,伯顏甚至沒有讓百姓改冠易服,進駐的士兵和當地人買賣還可以使用舊幣。西湖志之中記載,當地人感念伯顏的不殺之恩,還為他就見了祠堂,名為忠武王廟。

作為當時的軍事重鎮常州城在一個月之內被攻陷,常州留守的壯士皆成了元軍刀下鬼。太后知道只要臨安反抗,後果肯定和常州一樣,最受災的只會是百姓。她深知無力迴天,在文天祥極力要求守城的情況之下,她默默做了開城的決定,只要元軍不殺臨安百姓。

臨安城外駐守著40萬的南宋軍隊,他們生怕南宋政府投降之後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所以發動了一場暴動。在這場暴動之中,一部分南宋士兵將尚還在幼年的趙昺兄弟倆帶離杭州打算東山再起,而另一部分卻乘著城內混亂搶奪百姓的財產。

當蒙古軍軍紀齊整地來到臨安時,這這裡一盤散沙的南宋士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蒙古軍順利將城中混亂的局勢給控制住,杭州已不是南宋首都,皇室的財產被蒙古軍一車車運送出來。伯顏儘量指定安定化的政策,讓大多數的南宋舊臣恢復原職,在他們的統治之下,臨安竟然比南宋政權統治之下更加繁榮。

對比於當年對金國完顏家的屠戮,蒙古人攻陷臨安之時已非野蠻民族,他們將南宋王室接到上都,對他們大宴招待,並且竭力保障他們的生活,只是無論如何,都沒有再讓他們回到南方。


木劍溫不勝


1276年,是南宋德祐二年,元朝至元十三年,南宋君臣剛剛過了一個悽悽慘慘慼戚的新年,正月初三,就傳來了嘉興府守將開門投降的消息。

正月十九日,歷史性的一天,蒙古騎兵進入臨安,偏安150年的南宋走到了終點。

臨安城破之際,情景如何呢?

一、太皇太后謝太后為首的投降派

正月十八日,元軍的前鋒遊騎兵抵達臨安北關。太皇太后謝太后被迫派遣監察御史獻上傳國璽主動投降,降表曰:

“宋國主臣百拜奉表言,臣眇然幼衝,遭家多難,權奸似道背盟誤國,至勤興師問罪。臣非不能遷避,以求苟全,今天命有歸,臣將焉往。(點評:把亡國黑鍋扣到了已經死了的賈似道身上。)

謹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二廣、兩淮、四川見存州郡,悉上聖朝,為宗社生靈祈哀請命。(點評:正式表示南宋在所有控制領土放棄武力抵抗。

伏望聖慈垂念,不忍臣三百餘年宗社遽至 隕絕,曲賜存全,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點評:幻想忽必烈能夠給南宋一個兒皇帝的待遇,即以藩屬國的身份繼續偏安江南。

二、以文天祥為首的堅決抵抗派

在正式投降前,為了給趙宋留一線希望。謝太后在文天祥、陳宜中的鼓勵下,冊封宋度宗的另外兩個兒子,8歲的趙昰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撫大使,4歲的趙昺為廣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

同時,下詔張世傑等斷後保護二王逃出了臨安,帶軍暗中保護益、廣二王趙與檡等趙宋皇族人員以及楊亮節(楊淑妃之兄,國舅)、楊鎮(謝道清之侄,宋理宗駙馬都尉)等大臣和部分宮庭機構撤離臨安。

此外,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蒙古軍營談判。

點評:正因為有這樣的策劃,才有了三年後讓無數人垂淚的“崖山之役”,十萬官民同日跳海,中華文明之光就此黯淡。

三、趙宋朝廷寄予厚望的大臣和軍隊

正月初五,謝太后任命吳堅為左丞相兼樞密使,當天,在慈元殿下詔“宣麻”公告時,朝堂之上居然只有六名文官到場。(唐、宋任免宰相、對外戰爭等重大事件,皆由翰林學士以麻紙書寫皇帝詔令,在朝廷宣佈,稱宣麻。)

相比而言,城破之際,宋廷決定放罷學校,讓學生離京逃命而去,可是太學等三學學生誓死要與社稷共存亡。

同一天,臨安城外的戍兵一散而空。

點評: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宋朝一直以厚待士大夫著稱,真到了亡國之際,很多飽讀聖賢書的文人表現,實在讓人汗顏。

四、普通臨安居民

南宋投降後,元軍統帥伯顏發現臨安城中騷亂,亂兵搶劫殺人的事情時有發生,於是再次下令嚴禁元軍士兵入城,並派遣呂文煥攜帶黃榜安撫臨安軍民,要求各家門前貼“好投拜”三字以示歸順大元。

後來,在給忽必烈的上書中,伯顏得意的稱,“九衢之市不移,一代之繁華如故”。謝太后也說,“今大兵在城,三宮不驚,九廟如故,百姓安堵。”宋遺民汪元量的詩云,“衣冠不改只如先,關會通行滿塵廛。北客南人成買賣,京師依舊使銅錢”。

點評:總體來看,臨安城破之後,元軍沒有屠殺,基本上做到了不擾民,不害民。

五、餘音

三月十三日,南宋幼帝、皇太后全氏以及載有南宋皇室成員、外戚、大臣、太學生等數千人的船隊在虎視眈眈的元軍監視下,前往南宋絕大多數100多年來從未涉足的遙遠北方。

船隊出發之際,船上人人悽悽慘慘,岸邊的百姓痛哭流涕。曾經親身參與這次北上的汪元量寫詩描述道,“丞相催人放急舟,舟中兒女淚交流。淮南漸遠波聲小,猶見揚州望火樓。”

點評:南北宋的歷史,總是讓人痛苦、無奈,歡迎讀者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觀點。


小奔說史


元朝伯顏在南宋臨安並沒有攻城戰,由於南宋謝太后和宋恭帝投降,伯顏也沒有對臨安屠城。但在元軍去臨安的路上,遭到了常州的頑強抵抗,伯顏下令對常州屠城。

伯顏在入臨安之前

伯顏原來是伊兒汗國旭烈兀的部將。旭烈兀派伯顏來見忽必烈,報告西征的情況。忽必烈見了伯顏大為高興,將他留下,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1274年,忽必烈讓伯顏帶兵伐宋,曾告誡伯顏:宋朝的曹彬是個仁將,征伐南唐時,不好殺人,而平定江南,朕希望你以曹彬為榜樣,好好幹!

1275年,伯顏相繼在長江沿線獲得大勝,有陽邏堡之戰、丁家洲之戰、焦山之戰。三大會戰後,南宋在長江佈防的荊湖、淮西、淮東戰線,均被元朝摧毀。

伯顏在忽必烈的批准下,並沒有掃蕩淮西夏貴、淮東李庭芝的部隊(兩淮宋兵仍有十萬之眾),而是從建康出發,兵分三路直取臨安。

伯顏屠常州

常州一開始投降了元朝,後來守城的宋軍又復叛,伯顏大怒,下令攻城並屠城。常州地方誌記載,伯顏大屠殺後,常州只剩下四百餘婦女兒童。當時常州有三萬男丁,全部人口在十萬以上。考慮到戰前逃走的人口,伯顏在常州應該屠殺了2-3萬人。

伯顏入臨安

當時的宋庭,是老太后和小皇帝,滿朝文武也拿不定主意如何是好。

南宋當時唯一的機會,是整個朝廷學宋高宗趙構,駕船從海上南逃到福建泉州,有效保存實力和大宋的旗幟。

此時的伯顏已有大量河船,在長江上已屢敗南宋水師。但伯顏的海船還不行,在海上追不上南宋朝廷的海軍。

伯顏抓不到南宋小皇帝,只能回軍攻打兩淮。

這時南宋可命令淮西夏貴、淮東李庭芝攻打伯顏的後路,同時在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組織兵力抵抗。伯顏如果不小心應對,重蹈金兀朮的覆轍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伯顏扣押了來談判的文天祥,派忙兀臺、范文虎先入臨安,治都督府事,舞照跳,店照開,也沒有羞辱南宋皇室。

但小規模的燒殺淫掠還是有,元軍索取宮女時,就有上百個南宋宮女跳水自殺。

但伯顏派人蒐集了南宋皇宮的各種典籍和寶玩。伯顏本人並沒拿什麼東西,北還見忽必烈時,元朝宰相阿合馬在15裡外先見伯顏索賄。伯顏沒什麼東西可送,只好把自己玉鉤絲帶取下來送給阿合馬。阿合馬很生氣,就誣告伯顏在臨安取走了玉桃盞,結果導致伯顏被忽必烈免職。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自賈似道督軍十三萬大敗於丁家洲後,南宋王朝都城臨安的陷落就只是時間問題了。1275年2月,伯顏大軍已經進駐蕪湖的時候,南宋王朝以謝太后為首的朝廷高層才真正確實了丁家洲之戰的敗績和賈似道等隨軍高級將領已敗逃揚州。(當時賈似道為挽回局勢,曾屢屢遣使與伯顏商議求和,但均被拒絕)。朝堂上謝太后以陳宜中主持大局,然這位油滑官僚,除了奏請誅殺賈似道、沒收其家產外,提不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了。

三月初,伯顏軍進抵建康(今南京),守將徐旺榮不發一箭就全軍歸降,其它鎮江守將石祖忠、江陰守將李世修、滁州守將王應龍、廣德守將令狐曁等也紛紛投降,常州守將趙與鑑則深夜潛逃,唯有一個無錫知縣阮應得出戰元軍水師,兵敗投水自盡。。。。

三月四日,謝太后下罪己詔,令右丞相陳宜中督軍據守獨松關一線,同時下詔南方各省勤王。這時卻又發生了元使被誤殺的事件,原來在呂文煥等降將的建議下,忽必烈以廉希賢、嚴忠範為使,讓伯顏以五百士兵護送,前往臨安與南宋朝廷洽談和議,結果使者們在獨松關被南宋守將張濡掩殺,導致兩位使者一位被擒、一位傷重死亡,至此求和大門終於徹底關閉。

當時元朝朝廷上下對是否迅速滅宋還有爭議,因為揚州、泰州等城一直堅守不下,導致元軍有後顧之憂,唯統帥伯顏力主一鼓作氣攻滅臨安,為此他還親回大都與忽必烈商榷,最終堅定了忽必烈汗的決心。十月底,伯顏回到大營、曉諭諸將,十一月九日,元軍兵分三路,分別自建康、江陰、鎮江出師,直撲臨安。這時張世傑、文天祥等地方勤王軍已有部分到達,但南宋缺乏統籌指揮,遂導致各自為戰的局面,元軍在潭州(今南昌)、常州均與宋軍激戰,其中常州護國寺僧兵五百英勇抗敵,全部犧牲。。。。

公元1276年正月,元軍終於抵達臨安城北,謝太后以臨安知府賈餘慶等去伯顏大營乞和,但伯顏態度很堅決,必須無條件投降。十八日晚,眼見無望的陳宜中等朝臣趁亂逃出城去,而張世傑、劉師勇、蘇劉義等將也紛紛因本部人馬南竄,臨安幾成空城。二十日,伯顏方知道臨安城內宋軍已撤,遂派遣呂文煥進城安民,並以忙古歹率甲士入宮守衛,禁止元軍各部及其它亂軍進城,故被一時傳頌為“仁義之師”。二十三日,伯顏領諸將進城檢視並指派各將分駐地點,二十四日,宋恭帝率剩餘的朝臣正式出宮門投降。


史海悠遊閭春暉


臨安城是投降的,不是被蒙古攻破的。

蒙古軍隊的規矩是抵抗被攻破的屠城,主動投降的沒事,哪怕主動投降之前你抵抗了也沒關係,只要不是被打的守不下去被迫投降就行。而且蒙古人確實遵守了這個規矩,即使是堅持抵抗了四十年的襄陽城和釣魚城,主動投降之後蒙古人也沒有屠城,需知釣魚城守軍還打死過一個蒙古大汗呢。

所以臨安城因為主動投降,並沒有受到破壞。當然,小規模的姦淫擄掠還是免不了的。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南宋首都名字都起不好 臨安臨安 這名字就是不思進取 苟活於世 所有政權中名字最差的就是臨安了 岳飛在時就強烈要求遷都建康 南宋滅亡後元朝皇帝下令挖了南宋所有皇陵 還澆了狗血尿液以汙辱其風水 根本看不起弱宋 反觀明亡後明朝皇陵得到清朝保護 康熙多次下江南時幾次在南京明孝陵太祖墓前行三跪九扣之大禮 有骨氣的王朝始終能挺立幹秋 為敵人所景仰 洪秀全孫中山也都在太祖墓前拜大禮 自認不孝子孫


明月181333030


和平解放臨安,,,,元打南宋,很平和,人口下降率只有13%遠低於戰爭人口下降率。。。。。。從東漢到三國穩定下來。。。。人口下降率達到了85%。。。元滅南宋低的都不能叫戰爭。。。。比瘟疫,洪水,蝗災等自然災害下降率都少。。。


始祖熊貓


公元1276年正月初四的臨安城,沒有往年過年時的煙花爆竹,大元統帥伯顏方統領的6萬大軍已順利過了獨松關抵達臨安城北。而臨安城內,守城大將徐旺榮正在派心腹李世修(原為江陰守將,不戰而降後混進城說服瓦解朝臣)將家人35口及無數家財由600多兵丁護送星夜出臨安前往廣州。這時的謝太后在誅殺了賈似道沒收了萬貫家財解了恨安了民心後,已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大年初一,鎮江守將石祖忠不戰而降,臨安以西以北已全部歸元。從早上到餉午,太監敲了五遍登聞鼓,這是朝廷最危急時發出的一級紅色警報,可上朝議事的只有三人,夠品級能拿主意的只有徐旺榮。其實,都想投降,可誰都不願先說出囗。城內的文武高官在做什麼呢?是在戰前準備嗎?非也。大都在收拾家產(金銀)偷偷出城自尋出路,當兵的也脫下軍裝乘機搶劫一兩個大戶後化裝成平民三五人一組溜之大吉,這種局面進行了整十天,而這十天,謝太后幹什麼呢?私下與伯顏方協商納絳事宜。從開始有條件投降,到最後無條件乞降,差點跪地求饒,伯顏方均不允准。實力就是話語權。因為此前宋軍誤殺了元朝的和談大使。正月十五元宵節,臨安大街死一般寂靜。當晚,徐旺榮擅自打開了北門,元軍約一千人先頭部隊進入臨安城,接管了城防,這時才清點發現,城內的南宋守軍已不足200人。正月二十四日,南宋朝廷文武百官在謝太后懿旨列隊舉行儀式隆重歡迎元軍入城,至此,臨安完全陷落。整個過程沒有吶喊沒有巷戰沒有百姓恐慌沒有雞飛狗跳,也沒有元軍的燒殺姦淫劫掠,一切好象和從前一樣,正月二十五日,小商販出現在了街頭,糧店開門迎客,一斗大米還是三貫半。只有一個例外:小皇帝不見了!原來是被一個叫做陸秀夫的大臣揹著偷偷跑出城,南下廣州了,有人說,這是謝太后授意的……


我本狂草人


與南京大屠殺差不多甚至更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