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來沒人說劉邦是千古一帝,而說漢武帝是千古一帝?

14206766


明朝李贄評價秦始皇,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由此,“千古一帝”之說蔓延開來!

李白詩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看來千古一帝,要有開天闢地的豐功偉績,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劉邦的“重孫”。
十六歲就接過江山社稷之重任


,年少有為,胸有大志:

剛一繼位,就採納了“推恩令”,無聲無息地解決掉了為尾大不掉的“藩國難題”。不像“孝景帝”為此惹來了“七國之亂”的動盪。

接下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一件大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我國的封建正統思想預設好了模板,跟始皇帝的“焚書坑儒”有一比。

第二件大事,“滅南越,平後患”。大有“攘外必先安內”之深意,為攻打匈奴做準備。 後又滅“夜郎、滇”,徵“朝鮮”,開疆拓土。

第三件大事,“擊匈奴,樹漢威”。封狼居胥,奪取河西之地,漢風雄起。

第四件大事,“派張騫,開絲路”。威震西域諸國,打通西域門戶,架起東西方交流橋樑。後世無不仿效,如今國家也在搞“一帶一路”建設。

晚年,發佈“輪臺罪己詔”,千古聞名!

高祖劉邦呢?

一、開立漢朝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之君還少嗎?不足掛齒!且,背信棄義、不守鴻溝之約,褒貶不一。

本身做人就不正派,遊手好閒,地痞混混;幸好遇到的是“政治巨嬰”項羽,換做其他亂世梟雄,恐怕早已灰飛煙滅了;貿然進攻匈奴,被圍“白登山”,險些喪命亡國。

平庸之資,運氣成分居多!

二、在位無建樹

樂於“私鬥”,出爾反爾,開屠殺功臣之先河!

推行“郡國並行”制,預埋禍根。

小人皇帝,缺乏格局!

對比之下,高低已見!

若要勉為其難給“劉邦”戴“高帽”,怕是一場鬧劇。


內求安己


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說劉邦是千古一帝?

中國的幾百位帝王中,我認為只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人才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因為他們所作出的貢獻是前無古人的,而別人只能在他們的基礎上來效仿。

按照上面這個理由,劉邦確實沒有辦法被評為千古一帝。

一,劉邦在仿效秦始皇

劉邦結束大秦末時期的大亂建立了漢朝,雖然在漢朝人看來,他是開國之君,但是從歷史的整個時間軸上來看,劉邦所建立的大一統的王朝,只不過是對秦王朝的複製。

二,劉邦沒有解決掉所遇到的問題。

劉邦雖然建立了大漢王朝,但是他任內卻沒能解決掉面臨的困難。當時他面臨兩大困難:

  • 國內剛結束動亂需要快速從廢墟中建立起一個強盛富有的國家。

  • 北方的匈奴人虎視眈眈,需要將其擊退保證北方邊境的安全。

在劉邦生前,這一切並沒有得到改善。


再看漢武帝,雖然漢武帝並不是開國之君,而且漢武帝出生之後,已經是漢朝成立了70年之後,這時的大漢已經是一個富有的王朝。但是漢武帝在這個基礎上卻做出了前無古人的事業。

文治方面

漢武帝統一了中國人的思想,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武功方面

漢武帝打敗了匈奴,征服了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讓中國人終於擁抱到了全世界。


這一切是漢武帝之前的任何帝王所不具有的。

最重要的是,有了漢武帝的以上功績,大一統的思想終於深入人心。應該說,上一個千古一帝秦始皇,從外在的形式上統一了中國,而漢武帝則從思想上統一了中國。

這麼看,把秦皇漢武並列,真的是實至名歸!


歷史風暴


秦始皇因漢武帝而出名,不然算個屁。

秦始皇不過是把一個四分五裂的各諸侯國統一起來,國土不及漢武帝時期的10%,漢武帝是真正對外開疆拓土的皇帝,是奠定中華國土的第一人,後世無一皇朝不以漢武奠定的漢土為國土(除非賣國賊)。

秦始皇砌長城的目的是被動的守衛所謂的“國土”,而漢武帝跨越長城擊潰長城外的敵人,使長城變為大漢的景點……

為什麼沒有“秦皇漢高”而是“秦皇漢武”?秦始皇統一中國、漢高祖也統一中國,但是那時的中國版圖就在黃河流域一帶。

而漢武帝突破了這種界限,向東南西北方向開疆拓土,使國土面積增加了90%,讓秦始皇建造的長城不再是“屏障”,而成為大漢帝國的一個景點。


作繭自縛56285543


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是罪惡的千古一帝。功德的千古一帝是隋文帝。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把群臣和皇族 屠戮殆盡。



因大夫顏異讓‘天子不悅’,法家酷吏張湯便以腹誹罪之名,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肚子裡罵皇帝者——誅!

漢武帝重用法家桑弘羊,賣官鬻爵,死罪可花錢免罪。致使吏治腐敗。

大肆斂財,致使餓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國家千瘡百孔,人口減半,相當於今天死了7億人。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還沒滅掉匈奴。

秦皇漢武都是視萬民為螻蟻,草芥。踩死多少都無所謂。把人民當奴才。說漢武帝是千古一帝者,都是奴性十足之人。


楊朱學派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曾說:人類歷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在西方建立羅馬帝國的愷撒,另一位是在東方開創漢王朝的劉邦。國內很多人認為劉邦能力很一般,並十分同情楚霸王項羽。實際上劉邦稱得上千古一帝,屢敗屢戰滅掉項羽,47歲起兵,七年登基稱帝,以政治手段翦除異姓王,基本完成統一。

更難得的是劉邦善於納諫,只要是好的建議,即使自己不認同也會採納,比如蕭何力勸封韓信為大將軍,後來被迫封韓信為齊王。為了給劉盈一個穩定的江山,消滅了大部分潛在的威脅,還差點殺死樊噲。

儘管被詬病大殺功臣,但劉邦留下了陳平和周勃,他倆剷平了諸呂之亂,周勃兒子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劉邦的軍事能力不算最強,但政治手腕幾乎無人可及。石勒曾說遇到劉秀可以與之逐鹿中原,遇到劉邦只能俯首稱臣,算是比較中肯的評價。

對比而言,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雖然功勳卓著,但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掃清六合,漢武帝有了文景之治的積累才能北擊匈奴,李世民能力政績都很強,沒有祖上的唐國公和獨孤氏的親戚關係也是枉然,趙匡胤建國就繼承了北周一百多個州。

再看看劉邦,起兵時是秦朝亭長,基本上就是草民一個,一無出身二無家業,最後建立偌大的漢朝,高下立現。得國正者,唯漢與明,那可不是亂說的!

至於被視為恥辱的和親,在我看來更是高明,匈奴每次侵犯都是掠殺百姓數萬至數十萬,還要在邊境勞師動眾防禦,真不如和親換來和平休養生息,等實力強大了再打回去,這基本上就是大漢王朝的性格。打不過認慫發展一下再來,每個朝代都像明朝一樣硬拼,華夏族能否延續至今還很難說。再者歷史上只有強大的王朝才能和親,白登山之圍打個平手雙方才和親,和親最多的朝代是漢唐,什麼時候見過宋朝和親!


不正經歷史觀


漢高祖劉邦的被低估或者說被忽視正是與漢武帝劉徹的被人稱頌聯繫起來的,歷朝歷代,往往都會有那麼一位君主由於英明統治而在青史上聞名,其餘的君主或許也很出色,但被人們熟知或者稱頌的往往是最有名、功績最大的那位君主,漢武帝劉徹正是如此。換句話來說,漢高祖劉邦的功績在一定程度上被漢武帝之功績掩蓋了光芒。

漢武帝在位期間,繼承了漢代前幾十年休養生息的成果,國力大大增強,有了開疆拓土、抵禦外敵的資本和實力,漢武帝也恰恰有能力去開創足以流芳千古的事業。這一時期,以衛青、霍去病為首的將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接連取勝,改變了漢武帝之前皇帝(包括漢高祖劉邦)對匈奴的安撫政策,開始以絕對的軍事優勢碾壓匈奴地區,把匈奴人趕到了漠北地區,保障了漢朝在中原地區的絕對權威。不僅對匈奴如此,漢武帝在位期間,疆土是往四面八方拓展的:於北方,北擊匈奴,將邊界推廣到陽山一線;西北則設立河西四郡,將河西走廊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的疆土;於南方,滅閩越,先後設立南海、鬱林等九郡,拓展了疆土;西南則設立汶山、益州等七郡,版圖超過秦代;東北設樂浪四郡,這些舉措,大大拓展了漢朝的疆土,是漢朝國力達到頂峰的標誌之一。

除了疆域的擴張,漢武帝在其他方面功績也非常之大。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學說在此後兩千餘年的統治地位;政治上頒佈推恩令,將王國權力收歸中央;經濟上改革幣值、實行鹽鐵官營。這些種種,都是漢武帝在位時期創下的功績,就對漢朝的意義和對此後歷朝歷代的意義而言,漢武帝的功績從客觀上來看是要超過漢高祖的,這也正是導致漢高祖雖然是漢朝創始之人卻沒有能拿到“千古一帝”稱號的原因。


國家人文歷史


什麼樣的皇帝才稱得上千古一帝?一個最明顯的衡量標準是他做的事情一定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沒人敢做,也沒人做得了,你儘管放眼整個中國歷史,雄才大略的帝王無出劉徹其右。


不信?沒關係。接著看下文。

先上一張秦朝地圖。

秦始皇厲害吧,先乾死六國,然後派出二十萬大軍拿下嶺南,又從匈奴人手裡搶走了河套。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足夠優秀吧?可是就算這樣這樣一位天下雄主,為什麼還是要修建一條萬里長城防禦匈奴騎兵?歷史學家縱有千百種理由替嬴政解圍,可對劉徹從來不需要解釋,就是出擊出擊再出擊,敗了再打,再敗再打,打到你滿地找牙,打到你徹底服輸。惹得彪悍的匈奴人居然發出“使我六畜不繁襲,使我婦女無顏色”。



翻遍史書,也從未見過哪個皇帝瘋狂到懟翻全部大臣,把國家最精銳的騎兵交到一個十八歲剛成年的小屁孩手中,這對老成持重的朝臣來說簡直就是玩火。可人家劉徹就是能讓十八歲的霍去病揮師燕然,滅了匈奴王庭,這看人的眼光、冒險精神、膽略真非常人能比。設個想,把你扶上王位,你敢把軍隊全部交到一個小孩手中?還讓他遠征乾死秦始皇都打不過修長城的對手?至少猶豫再三吧。


秦始皇在西北方向滅了義渠部之後,已經和大月氏交接,可縱觀整個秦朝,在西部邊界止步於臨洮一帶,未曾西進。漢武帝對付匈奴和秦始皇修長城的舉措大不一樣,派張騫西進聯繫大月氏斷匈奴右臂。第一次戰略性將西域萬里之地併入了中國國土,這是舉世未有的,也是千古以來未有的,單論劉徹對中國國土這一項的貢獻,就足矣位列明君。除了新疆國土的貢獻,南面納越南為交趾郡、第一次併入海南島,這都是第一次性的戰略性舉措。對中國現實國土的貢獻意義非常。估計又要有人說沒有漢武帝也會有其他武帝,這事總有其他人幹。每次聽到這些荒唐話,真是用來糊弄人的。有其他武帝,交趾怎麼現在還獨立了?


劉徹這位主真是一位敢作敢為的人,蒼蒼老矣殺了太子劉據,這和唐太宗殺哥弟即位有相似之處,後悔的修瞭望思臺,下了罪己詔,真的是開天下之先,向來一言九鼎的皇帝居然下詔承認自己犯了錯,要改正。就算放到現在,某位領導敢主動公佈自己的罪行,說幹了很多錯事,希望百姓諒解嗎?

為了劉弗陵順利即位,殺了鉤弋夫人,防止其母亂政。這心也是真的狠了,為了天下為了兒子做到這份上,還有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教成為主流文化,延綿至今。而反觀其祖劉邦,雖有起義之功破秦亂世,版圖未變、體制遵循前朝,和隋文帝、明太祖並無二致,而漢武帝是和唐太宗一類的雄主。


廣諫院


漢武帝被稱為千古一帝,也不知道是誰說的。

千古一帝的說法,出自李贄的《藏書·世紀列傳總目》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也有人用來評價唐太宗

三代以後,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而漢武帝被評為千古一帝,大多是因為這個皇帝往往跟秦始皇起名。

不管是武力,還是花錢的大手大腳,還是秦亡自始皇,漢亡自漢武,這兩人都被綁在一起。另一個和他倆很像的皇帝是隋煬帝!

因為亡國了,隋煬帝被黑的很慘。

而且對漢武帝的評價有兩個大頭的人物,

第一個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第二個毛主席: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自然而然的把漢武帝貼到秦始皇身上,黏住,於是就給個千古一帝!

對漢武帝的評價歷來是譭譽參半的

司馬光: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

荀悅:孝武皇帝,規矩萬世之業,固後世之基地。內修文學,外耀武威,以延天下之士,先王之風粲然可考者矣。然猶好其文,未盡其實;發其始,不克其終。奢侈而無限,窮兵極武,百姓空竭,萬民罷弊。當此之時,天下騷然,海內無聊,而孝文之業衰焉。

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我想說的是,大家經常說出四個人來,說他們是千古一帝。

其實有個人李贄給他的評價更高,稱之為,千萬古一帝。

這個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李贄《續藏書》:“臣李贄曰:我太祖高皇帝,蓋千萬古之一帝也。古唯湯武庶幾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則無以安殷之忠臣。湯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則決不能免於太甲之顛覆。唯我聖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後幾五十年,無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無一時而不思得賢之輔。蓋自其託身皇覺寺之日,已憤然於貪官汙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故時時用兵,時時禁諭諸將,無一字而非惻怛,亦無一字而不出於忠誠。故天下士鹹願歸而附之,而樂為之死也。”

我們太祖高皇帝,是千萬古的皇帝,古代的湯武也就將將能夠跟他比,周武王那是造反,要不是他有個好老弟,周公姬旦,根本沒辦法對付商朝的遺老遺少。商湯受天命太晚,要不是伊尹,在太甲那一帶就得完蛋!

只有我們聖明的太祖,在濠城發家,前後當皇帝當了有五十年,沒有一天不為小老百姓著想,沒有一天不希望有良臣輔佐!

大概是因為,當時在皇覺寺,當和尚要飯的時候,就感受到了貪官汙吏不是人,必須乾死他們才高興!所以經常打仗,也經常教育各位將領,每句話說的都是發自肺腑的!所以天下的人才願意,跟著太祖混飯吃,就算死了也值了!

(這倆到底哪個是,我麼千萬古一帝的朱先生啊!)


目西


千古一帝是指皇帝的文治與武功對社會進步均有傑出貢獻。最早出自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後人多用來形容文治與武功均有傑出建數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千古一帝有以下幾位皇帝: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隋文帝。

千古一帝沒有劉邦,雖然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從一介亭長做成開國皇帝,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會用人、有戰略眼光。劉邦說過一句話:論打仗,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論後勤,安邦定國,我不如蕭何;論謀略,治國能力,我不如張良;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三人都為我所用。這充分說明劉邦會用人,但劉邦本身的文治武功並不出眾,可以說是平庸,所以沒人說劉邦是千古一帝。



而漢武帝不同,漢武帝不僅會用人,而且本身的能力也非常強,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廢百家獨尊儒家,為中華幾千年傳統文化確定方向,開創絲綢之路,把漢民族的文化與傳統首次帶到世界各地。漢武帝對外開疆拓土,破匈奴、並朝鮮、徵百越,奠定了中華大地的基本範圍,使漢立於世界的東方,我們之所以稱為漢族,要拜漢武帝所賜。



所以漢武帝是千古一帝,劉邦不是。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邦也是一位極其卓越的皇帝

劉邦從來沒有被低估過吧,絕對是算得上是我國封建王朝最頂尖的一位開國皇帝了。

就算他沒有秦皇掃六合漢武開拓疆土那樣的可以炫耀的功績

但是有一點足以讓所有人佩服

一介布衣在古代封建禮制嚴苛的情況下,可以登頂九五之尊,開創兩漢四百年王朝基業

兩千年封建歷史,前無來者,後僅有老朱

並且,劉邦作為西漢王朝的締造者,從三尺長劍斬白蛇起義到一統天下,

僅僅用了七年。

劉邦公元前209年響應陳勝吳廣在沛縣起義,公元前206年首先入關推翻暴秦,後利用近五年時間消滅天下割據勢力,於公前202年統一中國,建立漢朝。由此推斷,一共花了7年左右。

這簡直就是一個bug級的君主了。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朱元璋)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劉邦)

自古君王,秦有奮六世之餘烈,晉司馬氏千年世家之後,李唐千年世家之後,宋朝趙匡胤大權在握。

只有劉邦朱元璋,兩個布衣,草根。

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把這兩句話做到極致的就數劉邦了

雄才大略漢武帝

那麼為什麼從來沒人說劉邦是千古一帝,而說漢武帝是千古一帝?其實這句話也是不甚嚴謹的,因為千古一帝的稱號,是秦始皇的專屬名詞。

但是漢武帝也真的太厲害,用上千古一帝來形容它的偉大功績,好像也說的過去

我們先來看兩張圖,第一張是文景之治時期西漢的疆域圖

而這張圖是漢宣帝時期的疆域圖,漢武帝和漢宣帝的功績,無需我多說了吧。


除卻開拓疆土之外,漢武帝建立中央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延續封建社會兩千年。

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到他晚年就開始民怨四起了。漢武帝死後,劉弗陵與霍光,這對君臣懂得休養生息,減輕賦稅。

因內外措施得當,使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

漢武帝之所以可以在史書上雄才大略和秦始皇並肩,不僅僅是因為有一個好的繼承人懂得休養生息,更是有四十餘年文景之治的底子。所以,想要成為漢武帝,只能前有文景做鋪墊,後有劉弗陵做收尾。

沒有文景之治,漢武帝可能成為了隋殤帝,沒有劉弗陵,漢武帝就成了秦始皇。


劉邦和劉徹誰更厲害一些?

一個是一介布衣僅用七年就可以登頂至尊之位開創兩漢四百年基業的漢高祖劉邦

一個是罷黜百家尊儒術降服西域吞朝鮮雄才大陸青史可與秦皇並肩的漢武帝劉徹

如果真的想讓我比個高下,我還是會選擇劉邦。

為什麼?

因為時勢造英雄,秦始皇一統六國是因為奮六世之餘烈,從秦孝公商鞅這對君臣開始變法,秦國六代賢君勵精圖治,才可以讓秦始皇可以一統天下。

同樣漢武帝也是,沒有四十餘年的休養生息文景之治的底子,漢武帝想要開拓疆土窮兵黷武?想都別想。

並且如果沒有劉弗陵和霍光這對君臣的休養生息,減輕賦稅,使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大漢怎有四百年基業?

所以,是歷史的使命交給了他們,可以讓他們青史留名。

而劉邦就不是。

一介布衣可以僅用七年登頂至尊,前文我也曾經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把這兩句話做到極致的就數劉邦了。

或者說,如果劉邦和劉徹對換,劉徹的功績劉邦完全可以實現,但是劉徹就不一定可以在秦末亂世十八路諸侯中勝出,成為獨一無二的那位王。

這就好比打牌一樣,劉邦的牌面遠遠沒有劉徹的牌面要好,雖然兩人都贏了,但是你不能說劉徹贏得比劉邦多你就覺得劉徹比劉邦厲害。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劉邦手裡有多少籌碼?漢武帝呢?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