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名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鹊·鹞丶


小学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名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有些人,成绩差,并不代表他的智商就低

讲一个真实的上小学成绩倒数第一名的故事

我们有一个邻居,他的儿子,自从上学考试计成绩开始,从来没有打世十分之内,一般都是几分或零分,上到小学三年级,才把自己的名字逗拢

但是,他做一些小动作,搞一些小怪事,可以惹笑全班,你不想笑都没有办法

为此,从他读书的第二学期开始,基本没有坐位,干什么,站到老师讲台前听课,有时,趁着老师转身黑板写字,一个鬼脸,全班又轰堂大笑,老师没有办法,将他调到教室外听课,这下就更别用听了,考试基本原封不动地交上试卷

读小学四年级,他就坚决不去上学了,父母为了让他继续读书,拿棍子打,用绳子捆起来背到学校,父母前脚走,他后脚离校逃学,你说,这种人,在班上成绩,不倒数第一,难道还能顺数第一,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他实在读不下去书,父母,老师也无办法

父母看他务农还小,于是,给他找了一个自行车修理店学徒

这个他可精灵,没有多长时间,自行车全撤全装,很快搞定,那时,修理自行车还是很时兴行业

没多久,他就自己开个自行车修理店,而且还进一些配件自己组装卖,比别人便宜点,还包维修,大家都去买他的,很快他就在当地有名了

在修卖自行车时,又刚刚时兴摩托车,他买了一辆二手摩托,拆,装,装拆,别看他读书不行,干这些,记性可好,很快学会摩托车维修,又开始做摩托车买卖,就这样,那会儿有个几百元就算富人的时代,他就拥进万元行列,由于没有读书,十八岁那年他就娶了一个漂亮的媳妇,传为佳话

结婚后,由于手里有钱,他便买了一辆小货车,开始在农村拉货,那时农村汽车少,他一个司机,可吃香了,挣了不少钱。

后来买小货车的多了,挣不上钱了,他又看到,那会儿跑广东,深圳的人特别多,而且车票不好买,他又小货车卖掉,买了一个大客车,考了一个客车驾驶证,从此跑起了长途客运,还请了两个司机,昼夜跑,高峰时,一个人起码要七八百元,一车装六十人,一趟几万,最多三天来回一趟,你们说来钱不

听说他现在已经一个人买了四辆长途客车在跑

这还是小学上学成绩倒数第一,别看他文化低,他可以一步一步把握商机,机会永远属于那些会运用的人

现在,好多有文化的,都还窝居着,单身着,因为他们自命不凡,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想干


隐居仙境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对这个问题我有一定的发言权。

小学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名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第16年了,16年来能记住的学生不多,但是

整个班级中成绩最好的同学和成绩最差的同学还是能够记住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教的每一届同学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两个智力障碍的同学,这些同学就算让他们进行开卷考,也顶多考个一位数。就拿今年的一位同学来说,他不识字,读到六年级了连“a、o、e”都不认识,班级里一旦有偶发事故肯定和他有关系。我让他的家长顺便办理张残疾证,家长死活不同意:

家xxx如果办理智力残疾证,以后就没人要了……”

那些已经毕业了的同学当中,但凡最后一名的,无论年级多大了都还没结婚,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没人要”,没有哪个女的愿意嫁给一个智力存在障碍的人。

这些最后一名的同学中,一大半人要么是在工地上当苦力,要么在海边晒海带,一小半则傻傻地呆在家里让家长“赡养”,

真不敢想象他们的父母去世了之后,他们会面临怎样的命运……这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先写到这边。

老友们小学时候最后一名的同学现在怎么样了,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微雨润苗


进监狱了,持刀抢劫,和我们班倒数第二名一起。

十几年过去了,他俩的模样和名字早已经忘了,只是依稀还记得,一个又矮又瘦,带着眼镜,有点弱不禁风;一个胖乎乎的,但不高,说话粗声粗气的。

知道这个消息是有一年的秋天,我们几个当时比较好而且一直有联系的同学在一起喝茶,偶然说起的。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吃惊,好像就应该是这样,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他俩是同桌,上课的时候交头接耳乱讲话,下课的时候调皮捣蛋使劲作,自己不学习不说,还老是打扰别人学习,并且总是在嘲笑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

他俩的口头禅都是一样的,“学习学习卖凉席,不学不学读大学”。

我朋友说,小学毕业后,他俩又上了同一所中学,后来因为打群架被强制在家反省。结果家长也不管,在一天的午后,他俩在一条小路上抢劫了一个中年妇女,抢了不到200块钱,结果人家一报警,很快被抓进去了。

这种结局,我一点都不意外,甚至有点庆幸。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网络上兴起了一股不正之风,那就是读书无用论。鼓吹者拿着一些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成功人士案例,肆意地嘲笑那些大学生或高学历的人,说他们读了十几年书还拿着几千块的工资,读书有什么用啊。

这种人,可能没有学过数学,不知道比例这个词。

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将基数放大到亿级别,低学历高成就的有几个?高学历高成就的又有多少?

有些人在学校不学习,每天都是哥们儿姐们儿,说那些学习好的女生又丑又胖,说自己早点进入社会能积累更多经验。

事实呢?

二十年后,你的哥们儿姐们儿可能根本就记不得你,你去找他们帮忙,人家连理都不理;早点进入社会能积累经验?什么经验?

搬砖?

反观那些努力学习的人,工作后实现了蜕变,已经成了大众眼中的女神,坐在空调屋里,做着金融、行政、销售一类看起来比较体面的工作。

这个时候,他们也许还不死心,还在大喊,难道这不是青春吗?

是的,这是青春,每个人都有,只不过你们提前挥霍了。


姜小姐的浪漫满屋


大多数都在艰难的谋生。我小学的那个倒数第一名,现在地下通道摆摊。没有成为什么老总,也没有成为成功人士,手下有没有博士生,就是艰难的谋生。

很多事情不要用心灵鸡汤来安慰自己,更不要把社会上的少数人的成功,当做一个普遍现象。

做人做事要看主流,千万不要把偶然当成必然,大多数长期占据倒数第一的人,智商都有问题,聪明不学的人随便学一点,大概也能考个倒数二三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奇迹,天道酬勤。所以不要想寻求什么心理安慰,如果这是一个主流现象,国家都不用办学,全都考倒数第一,全都成富翁。

在我身边,不论是初中高中,倒数第一的人,现在大多数都在混日子,没什么发展前途,不仅自己没什么发展前途,还带害子孙。

那些每天能吃点吃肉的人,觉得自己比那些每天吃菜的人要成功。但是他们永远无法想象,人家随便吃个鱼子酱,一年花二三十万,那就无非就是个佐料而已。

反过来看看那些学习好的同学,现在即便不是大富大贵。起码衣食无忧小康有余,说不定哪天抓个机会,人家就能飞黄腾达。比如说当个县长什么的。但倒数第一,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凡铁铸兵堂


小学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名的人现在怎么样?难以定论,有混得不好的,也有混得好的,拿我读小学时的同学来说说,姑且叫他为A君吧,还有一个叫B君,他们俩轮值小学班里排名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

A君现在是某建筑公司老板,自己创办的建筑公司,B君为A君建筑公司的一名砌墙工人,我们这里叫“砌墙师傅”。

A君、B君同龄同村同屋,读完小学就没读书了,在家里呆了几年,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到了16岁时,同时跟随一老师傅学砌墙,A君没B君听话,三年学徒后,手艺没B君好,但活泼许多,论实战A君远不及B君,同时去砌墙,据说工钱拿不到B君一半。但A君有一大特点,喜欢帮人打架,哥们义气很重,B君从不参与,只顾自己老老实实做工赚钱。

他俩后又同在本乡一建筑队打工,队长也是同村人,都是乡里乡亲,队长为照顾A君就不安排他砌墙,而是要他与甲方打招道,其实就是催收工程款,队长总是为收工程款伤脑筋,做了好几个工地,总有余款难以收回,没想到A君做工不行,干这个很在行,原来收不到的款项,他都收了回来,据后来他自己吹牛说,没有他收不回的款。至于用什么方法收的,这里不多介绍了。

再后来,A君成了队长,干几年业务很不错,就自己组建筑公司,没几年,生意风生水起,一下成了暴发户,成了远近闻名的红人,据说现在身价近亿,到底多少?不知,反正是,业务从开始的本县,到本省,后又跨省,去年听说业务到了国外,现在的A君,要钱有钱,要口才有口才,书没读多少,说起话来条条是道,而且条理也很清楚,还不乏幽默风趣,人缘很好,每年过年回村,还对本村那些老人,困难户给予帮助。

B君很老实,三棒棒打不出一个屁来,语言表达几乎弱智,想要他说清一个事来,难于上青天,只知道埋头苦干他的专业一一砌墙。

A、B两君就是我小学同班里的轮值倒数第一名,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请大家评论。


宝庆资讯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微雨润田”回答的答案我不觉得惊讶。作为小学老师的她遇到过智力障碍的孩子,智力一般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不能独立的人仰仗父母,这种事实描述虽不够温情,但网友也无需对其进行道德谴责。

这个问题似乎也有一定的答案。有些人希望看到成绩倒数的人后来混的风光无限,这样恐怕会给成绩差的人带来无限的意淫空间。所以有人回答大学毕业同学正在给小学毕业的老板打工,网友表示能够得到理解。这可能是事实存在,但绝不是普遍现象。

小学成绩和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必然联系,但也存在变量干扰。问题中小学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其实指代的是小学成绩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小学成绩差有几种可能:一是成熟晚,贪玩,小时候成绩一般,但在之后越来越好,甚至可能出现成绩逆转;二是智力一般或者存在问题,家庭教育又没有跟上,之后越来越差;三是成绩始终一般,但情商发育较好,或者具有某方面才能,加上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为其成长助力很多。我想变好的、极差的都是偶然,多数人都按部就班的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是生活的常态。

在过去一段时期里,出现过知识能力和收入不对等的情况,但随着社会规则的逐步确立,反社会现象会越来越少,学习能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关注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主动的学习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