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919逐步迈入正规,大家如何看待它作为军用飞机的前景?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C919第三架即将在下月首飞,预计在2019年还有三架C919造出来。C919的研发是必须实现的,因为这是我大飞机的基础型号,衍生出的军用型号更多,比如预警机、反潜机、加油机、运输机、特种指挥机等等。

这些军用机型都需要以客机为基础的平台研发,这也是西方普遍的做法。比如美军KC-46就是波音客机平台,空客的A330MTT就是A330改进过来的,还有美军的E-4B指挥机,都是客机平台改进过来的。

而且空中加油机还有一个用途,就是没有加油的时候,用作运输机,可以多用。因此C919的军用前景是非常明亮的,潜力无限,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拳头产品出口,因为世界上也缺少这样的军用平台,都被美欧给垄断了。

C919距离服役还有多年的时间,也是2020年代的事了,笔者认为C919第一个改进平台就是预警机,分担KJ2000的重任。


军情瞭望台


有人认为C919的很多指标与运9差不多,如最大起飞重量、有效载荷等,而最大航程才5000公里,明显不如运9的7800公里。用C919作为特种飞机平台并不见得比运9好多少,与运20就更没法相比。

那么既然同等重量级别的客机、运输机指标看着差不多,为什么世界各国还是普遍喜欢用民航客机作为军用特种飞机平台呢?这是因为客机作为特种飞机平台有很多优势,如结构重量小、经济性好、留空时间长、机体阻力小、可用空间大、人员舒适性好等。与螺旋桨运输机相比,喷气客机还有速度快的优势,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赶到战区上空。

就同等重量级别的C919和运9相比,虽然运9的最大航程7800公里看着很牛,但这是空载航程,载重15吨,航程就会明显下降;而C919的5000公里航程是指满载乘客和行李的航程。这也是为什么民航客机改装的特种飞机经常留空8-12小时,而同等级别运输机的留空时间却根本达不到这个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

运输机为了运输装备以及满足野战机场起降,在结构重量、飞行阻力、布局等方面付出了很大代价,例如运输机的尾舱门普遍是大斜角设计,导致整个机身后部可用空间明显减少,这与民航客机基本是直通的机体可用空间没法比。在改装为特种飞机,如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机等方面,客机有更多的内部空间,能装更多的电子设备、武器,布置更多的战术显控台。

人员舒适性对于特种飞机来说是很重要的。军人也是人,同样需要舒适性,出色的人机工程能够让军人保持更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这对于保证军人的战斗力非常有用,而且这是经过很多次战争得出的结论。特种飞机需要长时间在空中飞行,所执行的任务又需要高度的精力集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怎么行。比如预警机担负空中预警和指挥任务,如果人员疲劳,效率就会大幅下降。客机的噪声小、乘坐舒适,对于预警机、电子战机、反潜巡逻机的人员来说,能够长时间保持体力和精力,这就是保持战斗力。

用客机改装特种飞机,还可以形成规模优势,大量的备件可以通用,从而大大降低降低采购和运行成本。在战时,民航储备的大量相应型号飞机的飞行员、地勤人员也能补充军方需求。

所以,C919如果作为军用特种飞机平台,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不要拿C919和运20去比,66吨和22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完全就不在一个级别上。和运20相比的客机,应该是比C919更大的CR929。但是,C919要想成为军用特种飞机平台,就必须实现机载航电、发动机等关键子系统的国产化,否则就没有多大可能。(S)


联合防务


C919是我国商飞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研发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他虽然是我国大飞机产业的一个突破和一个标志性的飞机,但是他并非是我国第一架大飞机,更不是第一种量产大飞机,要说军用,我们国产的大飞机运20早已经服役多架,他们就足够军用了。

图为用运20作为载机平台的新一代大型预警机设想图。


C919并不适合军用,虽然他的技术指标很好看,但是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有着很大的差别。C919是下单翼,而运20是上单翼,运20的翼展面积要大于C919,并且采用了超临界机翼设计,这使得虽然运20很大很重,但是起飞距离并不大,而且飞机可以在空中续航更长的距离。这是其军用飞机的要求决定的。

图为使用C919作为平台的新一代大型预警机设想图。


C919是民用飞机,他的舒适性很强,但是价格要高得多,他的很多核心部件都是进口的,导致价格和生产在战争时期无法受本国控制,容易卡脖子,但是运20不一样,他是一种完全国产化的军用运输机,他的价格都是成本价,国内航空研发集团都是国企,给国家造军用飞机要的一般也不多,而且不会被卡脖子。

运20的机体结构和强度更加适合改为其他军用特种飞机。


再者,运20作为军用运输机,其机体内部空间更大,而且机身结构更强,具备高原和野战机场起降能力,这些优势都是C919不具备的。运20可以在机腹很小的空间内塞下60吨重的99A2主战坦克,还能实现正常起降,其机体结构强度可见一斑,远非是C919可比的,作为商用飞机的C919,其结构强度并不大,机身重量也更轻,目的就是省油和舒适,追求不同,用途也不同。

虽然科技可以改为预警机,但是性能表现并不好。


所以说,如果我们真的需要用大飞机的平台制造军用飞机,比如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机,那么我们使用运20会更好,就算是用运9都比用C919好很多,用了C919的军用飞机,除了价格更高外,其余性能不会见得好多少,反倒是对后勤的压力更大了,而且他对战场适应性更差,比如他不能在野战机场起降。因此,海事先锋并不看好C919的军用前景。


海事先锋


C919如此多外国部件你怎么敢用?而且运-9平台性能不见得比C919差,更重要的是已经大规模装备,进行替换是嫌钱太多烧手吗?

C919机身段大多为国内制造,但是太多零部件都是国外进口,而且偏偏大多都还是机内各种子系统,太容易被对方留“特洛伊木马”了。而且很多子系统,本身就有以“安全”和方便维护的名义,本身就明目张胆的收集飞行数据。大家还记得马航MH370事件,最初都以为坠落在南海,但是发动机供应商英国罗·罗公司根据上面的发动机工作时,每隔一个小时通过卫星数据传输过来的位置信息判断,飞机可能坠落在印度洋。

所以C919想要军用的话,上面的外国系统供应商是不会同意,对华军售禁令在,除了法国睁只眼闭只眼外,其他供应商即使假装不知情,也会被美国制裁。当年加拿大普惠出口PT-6C涡轴发动机,我们作为武直-10原型机发动机,最后就是被美国政府起诉,加拿大普惠交7700万美元私了。如果想要国内研发相关系统进行替换,即使花大价钱研发成功,但成本太不划算。C919之所以那么多子系统采用进口部件,就是为了想拿到欧美适航证,方便国际市场出口。人家标准定的很高,你怎么让他相信的子系统安全可靠?即使过了安全关,人家还有环保关。当年毛子的伊尔-86和伊尔-96客机,使用30多年没掉下一架,以毛子飞行员的战斗机式起降,重度雾霾照闯不误,平安降落后乘客集体鼓掌感谢飞行员不杀之恩的操作,那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不好意思,伏特加味太浓,环保不过关!
这就是规则制定者的好处,你可以自行选择遵守或者不玩。所以你即使花大价钱大精力研发替代产品,也只限于改造军用那几架,成本太不划算。毛子的第三代民航机伊尔-86/96,拿不到适航证,只能飞国内航线,总产量只有140架左右

最后在100吨级飞机平台上,C919军用性能不见得比运-9好。不错民航客机更加省油,噪音更低,改造成本低。但是在100吨级飞机上,优势并不明显,C919机身直径3.96米,运-9是4.4米,胖不了多少,阻力大不了多少。而且运-9用涡桨发动机,更加省油,你说改装更容易,但是空警-500和高新-6都已经研发改装好了,改用C919还要重新设计,重新试飞。其最大优势恐怕是乘员舒适度,但是打仗这点都受不了?你当玩游戏?

相比较之下,运-9的优势是C919能比的吗?运-9的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都是1350米,而C919起飞滑跑距离是2200米,着陆滑跑距离1600米,两者对于机场要求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而且军用机场经常会受到攻击,道路上碎片碎石会比较多,C919这种下单翼吊舱式发动机,更容易吸入碎块引发事故。

另一个方面就是涡桨发动机虽然噪音大,飞行速度慢。但是油耗低,而且越低空工作效率越高,对于反潜机这种需要贴近海面搜索的机型来说效果更好。在航程对比上,运-9最大航程是7800公里,C919最大航程是4075公里,增大航程型为5555公里。发动机布局上,运-9采用4发布置坏个一两台没事,抗损毁性能更加出色。这样比较下来,告诉我C919优势在哪里?觉得国外用民航机档次高,不管什么情况看国内用军用运输机就是不爽,这是病,得电疗。


五岳掩赤城


C919项目问世以来,有关将其军用的说法一直盛传不止,许多人都期待着它能够投入军用,可惜这种想法过于天真,许多问题都没有弄明白就开始构想了,只是以客机改军用为口号,在某些不懂装懂的人高喊之下,这变成了一种呼声,可惜实际缺少什么基础。

这款客机无法改为军用的原因,被许多人把错误的理解为国产化率,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算什么问题。我军使用的进口军机也不是少数了。

真正的问题就在,客机改军用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那许多人是为了改而改,当成目的了,而不是从是否需要改的角度来解决。

我们将一款客机改为军机,只是一种手段,把它变成了目的,那属于分不清主次了,C919并不是一款大型客机,只是一款中型客机而已,大体水平与我军现运九或者轰六相当,在目前我们的运九已经大规模入役,全面投入应用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再上马一个类似项目吗?

C919改军机有什么优势?实际上通过对比,优点只有一点:舒适性更好,其他方面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相反劣势更多,比如:重新设计,成本只能更贵。在军用领域舒适性从来就没有被排到前面的,甚至可以说它是可以被轻易放弃掉的,因为军用要求的是性能而不是舒适。

事实上,从多方面角度来考虑的话,C919客机改为军用的机会太太小了,因为它的机身太小,不适合作为大型空中平台,可是作为中型平台,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运9,对它改进实际上没有必要了。


浴火


我再次强调没有完全国产化的C919是不可能军用的,军方不会使用这种组装货,而外国零部件供应商是不允许你军用的。

预警机和电子战机还是等CR929吧,加油机可以使用运20改装,目前我国没有把运20改装空警3000的迹象,反而在大量制造空警500。



李晓伟


C919设计就是正对民航市场设计的。因为国内设个机型市场最大,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C919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采取全球采购,选用国际技术成熟,质量可靠技术和部件,就是保证整机的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飞机开发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开发成功商业同时成功才算C919的开发真正成功。所以保证飞机开发研制成功还要保证市场商业成功才是我们的目的。


诺诺姥爷387


还是发动机的问题,当把C919改为军用时,西方发动机就不让用了。改用自己的发动机,性能就下降了。就不适合军用了。


萨克森铁甲舰


感觉C919是款客机,对机场起降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不适于作为军事用途。估计唯有可能被改装成反潜巡逻机用。但是她是支线客机,航程不会太长,也够呛。


顽石补天


今天说用它研发予警机等。还太早了!全部国产化后才可以。而这路还有几年。

运十真是教训。如果坚持下来。今天予警巡逻至少不用操心了!一个大国的制造业必须要有完善地体系。否则华为的故事还会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