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是怎么回事?会有哪些表现呢?

舶来的世界TI游泳


游泳不会加重湿气。

湿气分外湿、内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内湿则是湿从中生,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聚所致,即所谓“脾虚生湿”,但外湿和内湿又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必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而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于感受外湿。

简单说,

外湿:外湿是指外部环境影响体内水平衡,如气候潮湿、久居湿气重的地方、淋雨、长期水中作业等,这些外在因素环境导致身体造成病痛。

内湿:人体内水液代谢主要是靠脾脏进行,脾脏出问题,体内水液就不能正常运输,而水液长期滞留的部位就会出现病症。内湿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导致脾脏功能受损引起的,现今紧张的生活节奏正催生着更多的内湿患者。

因此,虽然游泳会接触水,但不会阻碍人体内的水代谢,并不会导致湿气过重。

判断自己身体中的湿气是否过重,主要看几个表现:

1.头发、面部易油;

2.皮肤粗燥,长痘长斑;

3.常感到疲劳乏力;

4.舌边有齿痕,舌苔厚腻;

5.打呼噜,痰多,咳嗽;

6.浮肿肥胖;

7.大便稀黏腥臭,黏稠不成形;

8.女性私处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私处湿冷。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不通风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但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缺乏运动的人。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游泳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反而是祛湿的好方式。

另外应注意,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湿气:

1. 睡眠不足。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口味过重。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3.喜食生冷。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宜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酗酒无度。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5.缺乏运动。运动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6.久坐。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