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投降清軍的太平天國將領有哪些?

縱橫國史


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波及全國18個省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太平軍前期有周錫能,洪大全,後期有韋俊,陳國瑞等投降派,但絕大多數將領始終堅定信念,拒絕投降,為了完成天國大業而至死不渝。下面列舉幾位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

林鳳祥 李開芳

林鳳祥和李開芳是太平天國北伐軍的正、副主將。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率領2萬精銳開始北伐,目的是殺入北京,推翻清廷。北伐軍從南京浦口出發,經安徽北上,一路勢不可擋,克歸德、渡黃河,僅用半年時間到達天津郊外。因戰略決策失誤及後援無力等因素被迫南撤,固守東光縣連鎮(今河北滄州境內)。在持續堅守長達9個月之後,彈盡援絕的林鳳祥受傷被俘。清廷試圖勸降卻遭到林鳳祥的嚴詞斥責,1855年3月15日在北京受凌遲酷刑,壯烈獻身,時年31歲。1862,太平天國追封林鳳祥為求王。

突圍而出的李開芳不久後也在山東馮官屯被俘,在押赴京師的途中拒不進食,只求速死。1855年6月11日李開芳被押赴刑場,受磔刑而死,時年45歲,追封為靖王。

林啟容

林啟容是太平軍中屈指可數的守城名將,自1853年太平軍攻佔九江之後,林啟容在此堅守長達5年之久,屢屢挫敗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水陸大軍。1856年9月爆發了著名的天京事變,老領導楊秀清被殺,林啟容忍辱負重,率部堅守孤城。1858年5月,湘軍在圍城一年多之後對九江發動猛烈進攻,駐守安慶的石達開拒絕援救,彈盡糧絕之下九江被攻陷,林啟容率一萬七千名守城將士與入城湘軍展開激戰,全部壯烈犧牲。1863,追封為勤王。

葉芸來

葉芸來是英王陳玉成的部將,陳玉成率部出征解天京之圍時,葉芸來受命駐守安慶。1860年4月,湘軍曾國荃所率領的吉字營圍困安慶。洪秀全意識到安慶的重要性,聯合眾多高級將領制定出“圍魏救趙”計劃試圖解安慶之圍,只可惜最終功敗垂成。陳玉成聯合捻軍多次援救安慶,試圖打通內外圍困,均告失敗。1861年9月,被圍17個月之後,安慶終因後援無力被湘軍挖掘地道,炸塌城牆而被攻陷。葉芸來與兩萬餘名守城將士全部被殺。

陳玉成

陳玉成是太平天國後期支柱之一,受封為英王。救援安慶失利之後率部退守廬州,1862年5月,清軍悍將多隆阿部進逼廬州,陳玉成率部堅守城池,終因寡不敵眾,率部突圍而出,前往奏王苗沛霖佔據的壽州,苗沛霖叛變降清,將陳玉成擒獲送至清將勝保大營。勝保勸其投降,陳玉成當眾痛罵勝保為“敗保”“勝小孩”,高呼“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1862年6月4日,陳玉成在河南鹽津遇害,年僅26歲,臨死之際仰天長嘆:“太平天國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陳玉成死後,其美貌妻子被勝保強佔。

此外,還有慕王譚紹光、幹王洪仁玕、康王汪海洋等人俱寧死不降,他們或戰死沙場,或死於刑場,或被叛徒暗害,但在面臨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沒有畏懼和退縮,表現出視死如歸的強大信念,是值得後人稱讚的偉男子,大丈夫。


歷史茶坊


在太平天國運動的14年中,先後出現過諸如韋俊、程學啟、郜永寬等投降清軍的將領,即使是翼王石達開在彈盡糧絕之時,也選擇了向駱秉章投降。但是,太平天國也不缺乏意志堅定,在局勢無論如何惡化之時也堅守自己品格的名將;他們同時也是最令清軍敬佩的將領。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太平軍四位絕不向清軍妥協的將領,第二位最有個性,第一位深得民心。

第四位、康王——汪海洋。1864年7月,曾國荃湘軍攻破天京,李秀成被俘虜,幼天王洪天貴福在一名將領的掩護下逃往湖州,這位將領就是太平天國後期的擎天柱之一康王汪海洋。汪海洋原來是石達開的部下,追隨翼王南征北戰,石達開退入廣西之後,由於缺少銳意進取之心,汪海洋便離開石達開北上轉投忠王李秀成麾下,從此他開始了精彩而傳奇的人生。1860年,汪海洋充當前鋒部隊,攻下杭州,鎮守餘杭;1863年,擊敗湘軍名將蔣益澧;1864年,追隨李世賢攻克漳州。天京陷落之後,汪海洋掩護幼天王出走,前往福建、廣東一帶創建新的根據地。1865年6月,太平軍餘部紛紛戰敗,陳炳文等將領相繼投降清軍,此時汪海洋只能孤軍作戰,但絕不投降。1866年1月,汪海洋帶領殘部在梅州力戰左宗棠,不幸戰死。歷史學家范文瀾認為,汪海洋戰死,梅州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徹底失敗。

第三位、蘇州守將,慕王譚紹光。如若說,太平天國諸大將中,誰的妻子最美麗、最賢惠、最溫柔,最知書達禮,這當屬慕王譚紹光了,天國女狀元傅善祥便是其愛人。譚紹光是廣西象州人,金田起義後,追隨蕭朝貴作戰,後改隸李秀成部下。譚紹光不但作戰勇猛,足智多謀,而且善於守城,其革命信念也是相當堅定。1858年,譚紹光參與摧毀江北大營;1860年,作為李秀成前鋒攻克江南大營和蘇州;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擊敗洋槍隊首領華兒,震驚中外。1863年,李鴻章淮軍圍攻蘇州,當時李秀成正好率主力部隊回師救援天京,大戰九帥曾國荃,所以譚紹光只能獨自鎮守蘇州。1863年12月,蘇州城內糧草耗盡,與外界聯繫的渠道也全部被截斷,此時李鴻章拋出誘降的奶酪,但譚紹光不為所動。遺憾的是,正當他在主持軍事會議,商議解救蘇州策略之時,叛徒郜永寬等八人將其刺死,並將其首級獻給李鴻章。譚紹光一死,蘇州城便無抵抗力量,城破之後,李鴻章下令屠城。

第二位、羅成再世,英王陳玉成。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太平天國由盛而衰,清軍重新組建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繼續威脅這天京的安全。此時,年輕將領陳玉成承擔起了挽救時局的重任,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了天國的頹勢。陳玉成是廣西藤縣人,14歲時加入太平天國童子軍,由於作戰勇猛,頗有謀略,很快便成為童子軍的首領。天京事變之前,陳玉成追隨翼王石達開、燕王秦日綱作戰,作為前鋒部隊攻克武昌、鎮江、摧毀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1858年,陳玉成獨自領兵第二次摧毀江北大營;1858年11月,陳玉成在三河鎮擊敗湘軍悍將李續賓;1860年4月,配合李秀成擊破江南大營,欽差大臣和春逃往鎮江,自殺而死。由於李秀成對西征武漢不感興趣,導致陳玉成無法解除安慶之圍,1861年安慶陷落,陳玉成敗退廬州。在廬州,陳玉成彈盡糧絕,外援全無,又不幸中了苗沛霖之計而被逮捕。在勝保軍營,陳玉成不但拒絕勝保高官厚祿的勸降,還大罵勝保是清朝的敗類,是誤國第一庸臣,因而不幸被凌遲處死。

第一位、愛民如子,勤王林啟容。在太平天國運動的14年中,真正做愛民如子,把老百姓當做子民來看待的,不是石達開,也不是李秀成,而是林啟容。林啟容是廣西人,金田起義時隸屬楊秀清部,他作戰的特長是攻守兼備,但更側重於防守,可以說是天國守城第一人,在外援全無的情況下,林啟容居然還能夠堅守九江達兩年,如若算佔領九江開始,他一共守衛九江六年。林啟容在防守九江期間,可謂是滴水不落,任憑羅澤南、李續賓等湘軍名將如何強攻,他都能輕而易舉的擊退。在城內糧草斷絕之時,林啟容發動民眾種田、種地,同時讓民眾自願離開九江去覓食。曾國藩也非常欣賞林啟容的為人和作風,很想勸降他,把他納入自己的麾下,無奈,林啟全部拒絕,不想違背自己當初加入天國的信念。1858年5月,九江被攻破,林啟容等17000名太平軍將士全部戰死,無一投降。


縱橫國史


不管投降不投降,太平軍在大清國滿漢官員眼裡,都是十惡不赦的亂臣賊子,抓住了就是一個死!李鴻章在蘇州戰役中,就做出了件沒有下限,但意料之中的事情。

1863年,太平天國已經岌岌可危,蘇州城外圍的太倉、崑山、常熟等地相繼被李鴻章所部攻佔,蘇州城成為一座孤城。

蘇州城內當時有8個王爺,比如慕王譚紹光、納王郜永寬、康王汪安鈞等,隨著圍城時間一長,蘇州城開始出現饑荒,太平軍都餓的打不了仗了,總負責慕王譚紹光也明白蘇州撐不下去了,就招人和李鴻章和談,洋槍隊張戈登在其中作保。

最後大家商議好了太平洋獻城條件:保證太平洋軍將士的生命安全,允許他們自由返鄉,清軍不得強迫剃頭,太平軍先交出半座城市。

李鴻章雖然表面同意了和談條件,但是心底裡卻想將計就計,弄死這太平軍些主將,在和談幾天後,李鴻章邀請8個王爺(慕王譚紹光在前2天的內訌中已經被其他王爺殺了)來清軍大營商議投降細節,等到幾個王爺美滋滋的來到清軍大營,等候已久的刀斧手們把這幾個太平軍王爺砍成了肉泥。

隨後,失去主心骨的太平軍一片混亂,李鴻章乘機將蘇州太平軍一網打盡,太平軍被殺了幾萬人。

當然這事兒也引起戈登的強烈不滿,雖然戈登也是個殖民者,但畢竟他在其中作保,事後戈登拿著槍追了李鴻章好遠,最後李鴻章給了戈登好多好處,這事兒才罷休。

在太平軍的最後歲月裡,太平軍的後期著名將領先後被殺,1862年5月,陳玉成在安徽淮南被叛徒押送給了清軍,6月被清軍處死,1864年5月11日,常州失守,守將陳坤書被俘後殺害,7月19日,天京失守,滿城的太平軍幾乎全軍覆沒,李秀成在3天后被俘,並於8月7日被曾國藩處死,洪秀全的兒子洪天福貴10月被俘,11月18日被凌遲處死。而之前在中西部轉戰8年的石達開於1863年4月被俘,6月27日在成都被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陷落後,太平軍餘部依然進行了廣泛鬥爭,侍王李世賢在閩南繼續堅持抗爭,劉文彩一直堅持到1872年才被消滅,還有很多武裝抵抗按下不表,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翻閱太平天國的歷史,可以發現許多將領都是被俘後殺害,自殺的並不多,這主要源於拜上帝教的影響,洪秀全倡導教眾要勇敢,反對自殺,即使被俘後凌遲處死也在所不惜,太平軍中流傳著“絞死是不掛紅昇天,斬首是掛紅昇天,凌遲是披大紅袍昇天”的思想。

在這種思想薰陶下,太平軍提倡死得越慘烈、在酷刑面前表現的越勇敢,這就越光榮。

比如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曾在逃亡的路上幾次想自殺,都被部下阻攔,結果最後被俘而凌遲處死,林鳳祥本來已經自殺,但清軍為了能讓他被凌遲而救活了他,石達開為了換取餘部的自由而投降了清軍,結果被凌遲,他的兩千餘部也被清軍全部殘殺。


雲中史記


石達開(起初希望保全部下,有條件投降,到最後誓死不降)、林鳳祥和李開芳(北伐失敗被捕,從不投降)、陳玉成(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從不投降)、林啟榮(不受曾國藩誘降,立場堅定,與九江共存亡),以上這幾位是比較有名的不降將領,雖然太平天國的忠義之士很多,但叛徒也不少。


浣沙錄


比較出名的有,林鳳祥、李開芳、洪仁軒、陳玉成、石達開、吳定彩等,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達開,他不到受凌遲而死,而且始終一聲不吭,包括他手下的部將,也都是忍受住了酷刑的折磨,死的硬氣。


大秦帝國秦昭襄王


林鳳祥,林啟容,陳玉成,譚紹光,劉瑲琳,楊輔清,黃文金,賴文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