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距离“车补”还有多远?凉了?

说到车改,不少同志第一反应便是“车补”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没毛病,只不过公务员率先发放啦,事业单位的亲们还在观望中。此时,你心中或有一万个草泥马,但又能如何?事业单位距离“车补”还有多远?现实情况是怎么一回事?

事业单位距离“车补”还有多远?凉了?

我们先看一组权威数据:据人社部《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共有公务员约716万人;而根据中央编办于今年5月25日在《人民日报》上公布的数据,我国共有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要按照公务员发放标准进行发放,财政会再多4.5倍的压力,可谓有心也无力。

很多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人员被长期借调至机关各处(科)室中,与公务员同事们混编混岗,跟着他们跑腿干活,却要自掏腰包填补公费出行?当然不是啦!

就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其实各地事业单位也陆续出台相关的实施政策,中心思想高度统一:(1)省级党委、政府直属事和省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允许发放补贴,原则上仅限实际取消配备公务用车的副厅级及以上负责人;(2)其他参改人员采取报销方式保障其公务员出行。

事业单位的同仁们,没有补贴,靠报销,那就根据流程来,报销便是啦!在车补上,你们享受不到公务员的待遇,但在这一方面,你们是占据优势的。那便是2017年,人社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获批复后离岗可保留3年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创业业绩突出,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不占原单位考核优秀比例。

我们在追求自己的权利同时,多想想为什么,或许这样你就不会难受啦吧!任何的岗位,都有他们的优缺点,权利与义务对等,想要一视同仁还真的比较难做到,各有优缺,兴兴向荣吧!你们觉得对你有用的话,给小编点点赞予以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