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就義前提出三個條件,李鍾嶽準了兩個,為何第一個卻死活不同意?

海日冬晴


首先指出這個問題提的不正確,山陰縣令李鍾嶽在秋瑾被殺後,仰慕其才情和豪情,不久自殺,追尋心中的英雄而去。秋瑾臨死前提了三個條件,其實李鍾越都答應了,想想看,一個能為秋瑾殉節之人,怎會答應兩個,而拒絕第三個條件呢?秋瑾提出的三個條件是什麼呢?讓我為親們撥開迷霧,還原歷史真面目。



▲秋瑾

一、秋瑾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秋瑾(1875~1907):浙江山陰人(今紹興市)。是第一批為推翻滿清而犧牲的革命先驅。她身上有無數光環——被孫中山譽為“鑑湖女俠,巾幗英雄。“紹興三傑(秋瑾、魯迅、周恩來);辛亥三傑(秋瑾、徐錫麟、陶成章);瀟湘三女傑(秋瑾、唐群英、葛健豪)。

通過查秋瑾的家譜,她的祖上是清朝官宦之家,父親秋壽南曾官拜湖南郴州知府。19歲時嫁給了曾國藩的表弟王殿丞的兒子王廷鈞為妻,王家是湖南首富,開著豆腐和造紙企業,丈夫有錢,最後買官做到了兵部尚書,清朝的二品官。講真秋瑾不參加革命,絕對是一個二品誥命夫人。

但是秋瑾有種男兒豪情,對清朝“男尊女卑”思想深惡痛絕,決心維護女權。29歲時不顧丈夫的反對,毅然自費東渡日本留學。期間加入了同盟會,認識了許多革命志士。如孫中山、陶成章、魯迅、宋教仁、陳天華等……



▲秋瑾

在日本兩年期間,秋瑾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看清了滿清黑暗統治,從最初的維護女權,進而決心推翻滿清的黑暗統治。

思想決定行動。到了1906年3月,31歲的她回到家鄉,發展會員準備起義。期間認識了徐錫麟,相約聯手發動起義。徐錫麟在安徽起義,秋瑾在浙江響應起義。

結果徐錫麟舉事失敗壯烈犧牲,他的弟弟徐偉經不住拷打,供出了秋瑾。此時秋瑾以山陰縣大通學堂校長的身份為掩護,正在發展壯大革命隊伍。

二、秋瑾遇難

秋瑾被出賣後,紹興知府貴福接到消息後,由於大通學堂管轄地屬於山陰縣,於是命令山陰縣令李鍾嶽帶衙役去拘捕秋瑾。然而,李鍾嶽早就傾慕秋瑾,對秋瑾崇拜的五體投地,形象的說是秋瑾的鐵桿粉絲。



▲李鍾嶽

李鍾嶽接到貴福的命令後,故意磨磨蹭蹭,目的就是為秋瑾留出逃跑的時間。事實是秋瑾並沒有打算逃跑,只是安排其它老師出逃。自己被捕了。

貴福下令連夜審訊,李鍾嶽奉命提審秋瑾,他不忍對秋瑾重刑伺候,而是給了她一把椅子坐著說話,就像拉家常一樣,審訊室安安靜靜,沒有一點恐怖氣氛。李鍾嶽取紙筆給秋瑾,秋瑾用筆寫下了“秋風秋雨愁煞人”這句世人傳頌的絕命詩句。整個審訊持續了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成了秋瑾對李鍾嶽宣傳革命的時間,李鍾嶽很有觸動。

這些不正常的舉動,引起了貴福的懷疑,心想,照這樣下去,李鍾嶽還不被赤化,貴福害怕夜長夢多,下令讓李鍾嶽次日凌晨處決秋瑾。



▲絕命書

7月16日凌晨,山陰縣令李鍾嶽對秋瑾說:“我本想救你一命,但有人必要殺你,我人微言輕,無能為力。”說罷不禁潸然淚下。秋瑾答道:“你的盛情我深感戴,今生已矣,來生再報。我提三個要求:死後不要被扒衣服,為我準備一口棺材,讓我給家人寫一封家書。”李鍾嶽答應了她的要求。凌晨四點,在貴福的心腹監視下,李鍾嶽被迫押秋瑾步行至紹興軒亭口赴刑,一代女傑英勇就義,卒年32歲。

未過三日,李鍾嶽被“同情革命,庇護女犯”之罪名革職,李回家後,反覆唸叨“我雖不殺伯仁,伯人因為我而死”。對秋瑾之死懷有深深的內疚。對著秋瑾的絕命詩句“秋風秋雨雨愁煞人”反覆讀著。時而淚流滿面。時而低頭沉思。此後逐漸有了為秋瑾徇身的念頭。




▲秋瑾赴死

李鍾嶽幾次自殺都被家人發現,但李鍾嶽去意已決,最後趁家人不注意懸樑自盡。這一天是10月29日,是秋瑾就義100天的祭日。李鍾嶽為秋瑾做了一次生命的祭奠。

親們想想看,一個置生命於不顧的李鍾嶽,當初怎能只答應秋瑾提出的兩個條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