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就义前提出三个条件,李钟岳准了两个,为何第一个却死活不同意?

海日冬晴


首先指出这个问题提的不正确,山阴县令李钟岳在秋瑾被杀后,仰慕其才情和豪情,不久自杀,追寻心中的英雄而去。秋瑾临死前提了三个条件,其实李钟越都答应了,想想看,一个能为秋瑾殉节之人,怎会答应两个,而拒绝第三个条件呢?秋瑾提出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呢?让我为亲们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面目。



▲秋瑾

一、秋瑾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秋瑾(1875~1907):浙江山阴人(今绍兴市)。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而牺牲的革命先驱。她身上有无数光环——被孙中山誉为“鉴湖女侠,巾帼英雄。“绍兴三杰(秋瑾、鲁迅、周恩来);辛亥三杰(秋瑾、徐锡麟、陶成章);潇湘三女杰(秋瑾、唐群英、葛健豪)。

通过查秋瑾的家谱,她的祖上是清朝官宦之家,父亲秋寿南曾官拜湖南郴州知府。19岁时嫁给了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的儿子王廷钧为妻,王家是湖南首富,开着豆腐和造纸企业,丈夫有钱,最后买官做到了兵部尚书,清朝的二品官。讲真秋瑾不参加革命,绝对是一个二品诰命夫人。

但是秋瑾有种男儿豪情,对清朝“男尊女卑”思想深恶痛绝,决心维护女权。29岁时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自费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认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如孙中山、陶成章、鲁迅、宋教仁、陈天华等……



▲秋瑾

在日本两年期间,秋瑾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看清了满清黑暗统治,从最初的维护女权,进而决心推翻满清的黑暗统治。

思想决定行动。到了1906年3月,31岁的她回到家乡,发展会员准备起义。期间认识了徐锡麟,相约联手发动起义。徐锡麟在安徽起义,秋瑾在浙江响应起义。

结果徐锡麟举事失败壮烈牺牲,他的弟弟徐伟经不住拷打,供出了秋瑾。此时秋瑾以山阴县大通学堂校长的身份为掩护,正在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二、秋瑾遇难

秋瑾被出卖后,绍兴知府贵福接到消息后,由于大通学堂管辖地属于山阴县,于是命令山阴县令李钟岳带衙役去拘捕秋瑾。然而,李钟岳早就倾慕秋瑾,对秋瑾崇拜的五体投地,形象的说是秋瑾的铁杆粉丝。



▲李钟岳

李钟岳接到贵福的命令后,故意磨磨蹭蹭,目的就是为秋瑾留出逃跑的时间。事实是秋瑾并没有打算逃跑,只是安排其它老师出逃。自己被捕了。

贵福下令连夜审讯,李钟岳奉命提审秋瑾,他不忍对秋瑾重刑伺候,而是给了她一把椅子坐着说话,就像拉家常一样,审讯室安安静静,没有一点恐怖气氛。李钟岳取纸笔给秋瑾,秋瑾用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句世人传颂的绝命诗句。整个审讯持续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成了秋瑾对李钟岳宣传革命的时间,李钟岳很有触动。

这些不正常的举动,引起了贵福的怀疑,心想,照这样下去,李钟岳还不被赤化,贵福害怕夜长梦多,下令让李钟岳次日凌晨处决秋瑾。



▲绝命书

7月16日凌晨,山阴县令李钟岳对秋瑾说:“我本想救你一命,但有人必要杀你,我人微言轻,无能为力。”说罢不禁潸然泪下。秋瑾答道:“你的盛情我深感戴,今生已矣,来生再报。我提三个要求:死后不要被扒衣服,为我准备一口棺材,让我给家人写一封家书。”李钟岳答应了她的要求。凌晨四点,在贵福的心腹监视下,李钟岳被迫押秋瑾步行至绍兴轩亭口赴刑,一代女杰英勇就义,卒年32岁。

未过三日,李钟岳被“同情革命,庇护女犯”之罪名革职,李回家后,反复念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人因为我而死”。对秋瑾之死怀有深深的内疚。对着秋瑾的绝命诗句“秋风秋雨雨愁煞人”反复读着。时而泪流满面。时而低头沉思。此后逐渐有了为秋瑾徇身的念头。




▲秋瑾赴死

李钟岳几次自杀都被家人发现,但李钟岳去意已决,最后趁家人不注意悬梁自尽。这一天是10月29日,是秋瑾就义100天的祭日。李钟岳为秋瑾做了一次生命的祭奠。

亲们想想看,一个置生命于不顾的李钟岳,当初怎能只答应秋瑾提出的两个条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