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这是一片如潮涌动的创新之地,这是一处充满活力的兴业之城。

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获批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千亿级产业园快速崛起,众多高端平台落地生根,一大批领军型高层次人才快速集聚……漫步这片热土,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活力与激情。

威海火炬高新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同时拥有5所驻区高校和2个国家级专业园区,园区立足科技园区、大学校区、产业园区“三区叠加”优势,政府积极整合校企地各方资源,加快构建“一链条、两园区、三平台、四要素”为特色的“1234”双创体系,形成市场化主导、全球化链接、多元化投入的“政产学研金介用”联动发展模式。2015-2017年,威海火炬高新区工业企业数年均增长13%,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20%,市场主体年均增长41%,增幅居威海市、山东省前列。2017年6月,威海火炬高新区正式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构建一个校企地联动发展的双创链条

“这是我们研发的微生物处理系统,该产品把当前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手工处理样本的方式替换成全自动机器人处理方式,既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威海百博医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志凯介绍说。

微生物样本处理智能机器人系统,是该公司研发团队历经3年多时间、耗资900多万元研制而成的高技术成果。该系统已拥有2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并且还在申请多项专利和著作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同类设备对该领域的垄断。百博医疗的成功与威海火炬高新区北洋孵化器的培育密不可分。2014年年底,百博医疗入驻北洋孵化器,在孵化器的帮助支持下,获得250万元天使投资,随后成功申报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和威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从此驶入发展“快车道”。

像百博医疗这样经过孵化培育取得成功的初创企业不在少数,这得益于威海火炬高新区有一批专业的孵化培育基地。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双创孵化载体的做法,按照“高校院所育苗、政府孵化加速、企业园区产业化”的思路,近年来,威海火炬高新区深入探索政府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发展机制,2015-2017年,园区双创孵化载体面积增长100%,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双创项目增长150%,突破1000家。一是支持高校建设育苗器,培育优质初创期项目。鼓励驻区高校利用自身资源建设育苗器,给予资金、配套、创业辅导等支持,并将高校育苗器及其入驻项目同等列入政策支持名录。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12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一期已竣工,注册了3个产业研究院,培育了22个双创项目;山东大学(威海)等其他4所驻区高校在建育苗器23万平方米,11个双创项目进入准产业化阶段。二是理顺政府主办的孵化器功能,为双创项目提供加速服务。将政府主办孵化器的功能定位为加速,一端链接育苗器的初创资源,一端链接专业园区推进产业化,使其成为整个双创链条的中端,目前16.3万平方米的政府主办孵化器入驻加速项目230个,累计孵化毕业项目118个。三是引导企业建设专业园区,承接双创成果产业化。引导北洋集团、华田集团等骨干企业建设40万平方米的专业双创园区,为实现产业化的双创项目提供“拎包入住”服务,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华田智能装备园刚刚成立一年,入驻项目3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打造两个市场化主导的特色园区

今年9月28日,山东省儒商大会2018威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产业推介会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捷普电子(威海)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惠普产业链大家庭又添重磅级新成员。

捷普电子(威海)制造基地及其供应链项目,注册资本1亿美元, 占地面积500亩,将建设超过3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等。该项目由惠普公司直接推动落地威海火炬高新区,是威海打造惠普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的标志性突破,将承载惠普公司新机型量产产能,一期12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厂房将于今年11月15日交付使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量产各类激光打印机整机1000万台。

去年11月1日,世界500强、全球打印机领军企业美国惠普公司投资10.5亿美元正式入驻威海火炬高新区。此外,威海火炬高新区在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配套引进了香港亿和精密、香港茂森等总投资12亿美元的5个过亿美元大项目。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推动威海成为全球打印机“产能第一、技术水平第一”的新高地。

走进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来到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办公大楼25楼,这里可俯瞰整个产业园:北侧香港亿和精密OA项目正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南侧台湾正崴、香港大振OA产业化项目厂房拔地而起,东侧惠普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好一派火热建设场景。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沿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向西,是另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

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医疗器械)。眼下,重点建设区一期22万平方米厂房投入使用,入驻率达95%。二期9栋厂房全部封顶,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已经入驻办公。

按照“园区共建、设施共享、平台共用”的思路,威海火炬高新区建设了18平方公里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10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同步配置“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各类双创资源集聚的“4.0新型园区”,到2020年两大园区将集聚双创项目500个以上,园区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一是园区共建。政府主导成立国有运营公司,以打造整体上市的新型科技园为目标,面向海内外双创项目提供“厂房定制、租售灵活”的便利化服务。目前,已建成专业立体厂房62万平方米、在建50万平方米,入驻双创项目40多个,总投资超过120亿元,比企业自建厂房时间至少缩短2年、容积率提高80%以上。二是设施共享。园区集中配套研发中心、动力中心、灭菌中心、人才公寓等生产生活配套,低成本为双创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园区内已建成5万平方米的公共实验室、会议室,3万平方米的公共餐厅、人才公寓,1万平方米灭菌中心、动力中心,为入驻项目节约成本30%以上。三是平台共用。政府主导建设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及智能装备发展研究院、山东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入驻园区,企业以联合创建和“创新券”等方式共用创新创业平台,有效破解了双创企业缺少高端创新资源的瓶颈。经过持续创新发展,两大专业园区形成了有牌子、有资金、有项目、有平台、有载体的“五有”发展格局。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整合三类全球化链接的支撑平台

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威海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等重大部署,为威海火炬高新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威海火炬高新区乘势而上,大力搭建平台、创新服务,为区域创新创业提供强大保障。在各类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上,威海高新区正在全面发力。

今年7月5日,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组建注册投入运营,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迈出坚实的一步。位于双岛湾科技城中心岛西侧的区域创新中心大楼也在快速建设中。大楼工地上正在进行临建工程,以及基坑护坡、基坑底部清理工程。据现场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前将施工到10层,争取除两栋超高层外,其余全部主体封顶。

以打造“立足半岛、面向日韩,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为总体目标,威海火炬高新区积极整合研发创新、公共服务、产学研合作三类平台,形成全面向双创项目开放的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多元交汇的平台支撑。目前,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已经成立运营公司,投资44亿元的36万平方米研发综合体正在建设,“1+3+N”的平台体系已经形成。一是积极整合研发创新平台。威海火炬高新区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88家,其中国家级11家,威高集团牵头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迪尚牵头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创业平台以及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等行业共性平台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二是主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主导建设一批普惠性、服务型平台,目前园区已经建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中物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等10多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以及30多个省级以上平台,发挥了立足威海、辐射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作用。三是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驻区高校建有各类科技创新机构135个,引进成果转移机构21家,依托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机构,已落地双创项目30多个。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完善四位一体多元化的双创生态

今年9月29日,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威海市科技局和高新区管委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北洋之星”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圆满落幕。大赛期间,共征集参赛项目124个,涉及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软件、大数据、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工业设计等领域。

自2015年起,该项赛事已成功举办四届。四届大赛共吸引参赛项目507个,其中来自北美、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项目100多个,先后有近20个优秀项目落地威海火炬高新区北洋孵化器。经过全面的孵化服务和资金扶持,在孵企业中涌现出一批佼佼者,4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中心挂牌。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近年来,威海火炬高新区积极整合政策、资本、人才、文化等保障要素,统筹推动服务链、资金链、人才链、文化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体系。一是完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进一步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主动承接“2号公章”、差异化考核、自主设岗、推行清单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二是发展科技金融。启动“融资超市计划”,成立了山东省首家科技支行、山东省首批天使基金、山东省首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各类基金总量超过30亿元,直接为双创企业提供融资16亿元,推动18家双创企业登录“新三板”,占威海市的41%。三是实施“英才计划”。推行柔性引人,给予人才创新支持、创业扶持和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园区集聚“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重点人才50多人,省市首席技师、高级技师等高层次、高技能人才1000多人,人才总量超过6万人。四是营造双创文化。实施“领航计划”,充分发挥园区内高校和科技型企业集聚的优势,举办各类双创活动。政府主办、企业承办的“威高杯”“北洋杯”“迪尚杯”等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已经上升为国家级赛事,征集海内外双创项目1900多个,100多个双创项目实现了“全球孵化、跨境转移”,创新创业已成为澎湃的时代潮流,为威海高新区的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的新动能。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威海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1234”双创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