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贾诩,字文和,他是东汉末年以至三国初年著名的谋士,同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正是这样一位在《三国演义》中名不见经传的谋士,在历史上四易其主,却在易中天老师口中,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他是有何种表现,才会被今人如此高看?同时投靠了曹操的贾诩可是曾涉嫌谋害了曹操的子侄,为何最后却是可以寿终正寝呢?浓浓迷雾,就让笔者今日为大家一层层地拨开。

贾诩此人早年并无任何名气,但却有一位名士观其行为、面相,晓其不凡,称其有西汉开国功臣张良、陈平等人的智慧。从此后他的一生事迹来看,那位名士的确是独具慧眼啊!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第一位主公

早在董卓乱政,朝纲崩坏之迹,贾诩此人就已经在董卓女婿牛辅手下做事了。当时他在董卓阵营中立下的功劳便是和李傕,郭汜大破孙坚的队伍,可是此时,贾诩却是名气不显,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校尉,因此演义中并没有对其有描述。但这是贾诩的第一份工作,董卓也是贾诩的第一个主公。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第二位主公

可是不久后,王允和吕布设计杀了董卓,作为董卓亲信,牛辅也被杀了。而贾诩作为牛辅的手下,必然也会被清算的。作为一个谋士,他的心中似乎早有打算,当看到李傕、郭汜两人想要着急跑路之时,他拦下了他俩,说道:"现如今朝中正商量着如何将董公剩余人马斩草除根,若尔等此时丢下众人出逃,随便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将你等抓住。而若汝等整合剩余人马,还可东山再起,帮董公复仇。"此计一出,便被李郭二人采纳了。

而后,李郭二人起事,带领着董卓的军队,进攻长安,掀起一阵腥风血雨。王允等人纷纷被擒杀,吕布也兵败而逃。李傕,郭汜见此,对于贾诩更加敬佩,同时内心也更加忌惮了。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在李傕等人掌控了京城局势后,因贾诩有功,欲拜其为侯。贾诩一听,连连拒绝,认为自己献的不过是保命之计,不可承受此高位。于是最后李傕就退而求其次,封其为尚书。而后李傕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拜贾诩为宣义将军,请其助自己帮助汉献帝出逃。最后贾诩在此事中也是多次出力,立下大功。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但是由李傕、郭汜等人构建的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这个领导班子很快就出现了互相猜忌,争权夺势。贾诩对此看得很清,并没有插手参与,而是作为和事佬的身份,协调他们的关系。知晓这个团体濒临破碎后,贾诩知晓自己已是发挥不出力量了,于是便选择了默默离开。

这是贾诩的第二份工作,李郭二人是他的第二任主公了。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第三位主公

贾诩已经有了第三个选择了,他投靠了与自己相识的段煨。贾诩虽然不被后人所知,但是在当时却也是名声在外了。段煨知其智谋,表面上欢迎贾诩,但是内心中却也是处处提防。贾诩知晓自己在此处也是呆不长久。很快他就离开了他的第三个主公——段煨。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第四位主公

贾诩紧接着投靠到了南阳张绣帐下,在这里他终于得到了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张绣很是相信贾诩,再则经过一件事之后,对于贾诩更是言听计从了。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在建安二年,曹操开始对张绣动手了,而且很快就将张绣给打败,并夺得了城池。曹操似乎有些得意了,不仅强娶了张绣婶婶,还经常和张绣的属下搞好关系,这让张绣又怎能受得了呢!贾诩早已洞察了张绣内心的活动,就给张绣献上一计,让其反叛。而曹操也是放松了警惕,第二天,一队士兵打着运送物资的名义从曹操门前经过,却突然都拿起手中武器朝曹孟德砍过来。最后曹操命大,逃过了此劫,但是曹操的子侄以及爱将典韦都死在了这场动乱之中。

为了以防曹操卷土重来,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开始和刘表合作,但是如此也是阻挡不了曹操的攻伐。但就在曹操起兵后,袁绍,刘表纷纷在后方捣乱,曹孟德见之,立即撤退。张绣、刘表也不约而同赶上去追击,但哪里料到曹操却是出奇兵,直接给了张刘二人一个教训。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曹操获胜后,就要接着撤退。张绣准备接着追上前去,这时贾诩却是表示不可追击,"追必败"。但是张绣不听,很快就真的大败而归了。回来后,贾诩却又对张绣说到:"将军如今追击,必胜。"果不其然,张绣最后击败了曹操的部队。

事后张绣对于贾诩的算无遗策感到很是惊奇,问其原因。贾诩回答到:"将军带兵比不过曹操,所以当曹操第一次撤退,必然是自己断后,若将军前去追击,必败;而在曹操获胜后,却着急撤退,此时定是后方出事了,因此必然是让其它将领断后,此时将军去追,必胜。"正是由于此事,张绣对于贾诩是真正的言听计从了。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第五位主公

但是在不久的官渡之战前夕,贾诩却是给张绣提了个建议——投降曹操。在贾诩说了一番利弊后,张绣答应了。

而贾诩也是迎来了自己的第五任老板——曹操。曹操得到贾诩帮助后,好比是"如虎添翼"。而贾诩的这次选择也是将其带到了人生巅峰,终于得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而后在曹操的继承人一事上,贾诩的为人处事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曹昂去世后,曹丕就成为了长子,但是三子曹植也非常人,深受曹操喜爱。可是当时都是以嫡长子来继承父业的,曹操对此有烦恼,也曾向贾诩请教过。贾诩听之,一直未能作声,直到曹操再次问到,才回答:"臣想起了刘表、袁绍啊!"曹操听后,大笑,之后便是立曹丕为自己的继承人。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之后曹丕继位,为了报答贾诩,拜其为太尉。很多年后,贾诩去世,其与王朗、曹真一齐被供奉在了魏文帝庙中。

对于贾诩的这一生,笔者也讲完了。我们再综合以上,来分析一下贾诩此人。

青梅煮酒论“贾诩”

贾诩没有诸葛亮那般光芒万丈,一呼百应。他虽有智慧与才识,可是却没有雄厚的背景和殷实的家业。他真正被大家注意到的时候已是年近5旬了,此时比他小8岁的曹操、孙坚皆成为了政治舞台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而比他小34岁的诸葛亮也是被后世敬仰、铭记。但是贾诩此人却就是在三国人均寿命低的情况下,熬死了几代人,换过了4个主公,最后还被曹魏敬仰、供奉。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纵观贾诩的一生,我们会发现此人是将谋略当作了一种艺术。贾诩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一个谋略家,诸葛亮还要担任丞相的职责,需要治国安民,周瑜需要调兵遣将,但是贾诩只需要达到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效果就行了。

贾诩的智慧在董卓手下还是不显的,直到帮了李郭二人献出一计"整合董公剩余兵将",才让我们看出其智慧一角。但随后李傕要拜其为"尚书仆射"时,他却监绝推辞了,这又是表现出了其自知之明。毕竟李傕、郭汜造反成功,他们两位才是当事人,而贾诩只是旁观者,在旁边指点了一下。从此处便可看出贾诩是一个知进退之人。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其实说起来,对于贾诩这样一个经常以"汉氏忠臣"自居的人,他是看不起张绣和刘表等人的,而后投靠的段煨也只是表面尊敬自己,但是内心却是忌惮自己。贾诩其实并不在意自己的千秋名声,只是希望自己的学识智谋能够得到应用,他愿意做一个幕后运筹帷幄之人。

李郭二人的目光短浅,段煨对他的忌惮都让他离开了。他为何最后会投靠张绣,还是因为张绣能够听自己的建议。而后就连投靠曹操,也是他计算好了的。当初他在张绣麾下时,袁绍和曹操都是伸出了橄榄枝,但是结果他们还是选择了曹,就是因为曹操志向远大,不拘小节,能够容人。因此最后贾诩也是得以善终。

贾诩四易其主,又害死了曹操的子侄,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作为一个谋士,贾诩真正的做到了追求完美,他随着时代的发展,审时度势,经权达变,选择明主,从而在乱世中游刃有余。他不在乎千秋之名,只在乎自己谋略的应用。也正是贾诩摆脱了道德的束缚,他最后才得以有了精神的自由,成为三国第一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