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試,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成長

自從開始決定換工作,已將近一個月,至今已經投了近100份簡歷,主戰場還是選擇拉勾網和獵聘網。但很遺憾,接到面試機會的只有3次,可能與我簡歷書寫有關,也可能技能太弱,也可能工作經歷太單薄,也可能面試不會表現,也可能都有原因。今天結束了第三次面試,回來收拾下狼狽的心,然後想總結下階段的心得吧。本文先回顧下三次面試,最後再自我總結下吧。

多面試,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成長

都市越繁華 人越不開心

第一次,是鯨魚智能,在徐彙區,9號線宜山路,面試時間定在6:30 pm。這是一家營銷機器人公司,用數據挖掘用戶,進行用戶分級。要求:瞭解統計學,瞭解機器學習理論和各種算法,幾乎不用excel(數據量太大沒法用),SQL是最基礎的,日常要求使用python,R,C/C++。我談了一下我的工作經歷,面試官提問:如果你知道這些很重要而又不會、準備學,那為什麼之前沒有學?我只能啞然失笑,顯然,任何回答,就像是失敗者為自己找藉口。可以看得出,數據分析的從業者,更理性和直接,不需要花裡胡哨的個性和愛好,首先是你代碼程序的基本功。

第二家,是螞蟻HR。地點在徐彙區,中山西路永升大廈。面試時間還是下午6:30。我6點35才趕到,到的時候,面試官很抱歉的和我笑笑:他們6點下班,人資部門等了一會,剛剛走了,面我的主管也不在了,現在只有她了。和她聊得非常輕鬆愉快,她似乎並不十分專業,對我說的內容一直點頭,並在她拿的簡歷上記錄了很多。總之是一次愉快的面試,但我表達了我現在公司頻繁加班,面試時間只能是下班後,且不是每天都可以。回來之後,也再沒有了消息。我看了網上其他面試者的留言,他們正常都是當場直接一面+二面甚至三面的,我猜想,除了個人簡歷不過硬之外,時間安排描述不合理是一大痛點。當然,歸根到底還是個人素質不過硬,不足以彌補時間安排的不足。

第三家,是聯眾金融。地點在浦東新區-梅園,地鐵9號線商城路。時間是上午10:00。之所以是這個時間,也是我和HR溝通的妥協:我正常工作日只能下班後(下午6點下班)面試,除外就只這天白天有時間。我在1號線閔行末站,從這裡到浦東,百度地圖顯示1個半小時,實際上也用了1小時30分。位置稍微有點遠:1號線7站+9號線7站。但這比我印象中的浦東要近多了。上午主管領導臨時有會來不了了,就另外來了一男一女倆人:spss的技術流。問的很細,excel中,你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函數和技巧,列舉一下;SQL中,是否用到join,是否嵌套,group by,重點詢問了case when的用法舉例;VBA掌握到什麼水平,如果給你一個任務,你能否獨立用VBA編寫完成;python掌握的程度,我目前只是瞭解基本概念;Tableau是什麼水平,日常的圖表製作沒問題吧,你提到了地圖功能具體是什麼意思。對於簡歷中提到的內容,補充詢問:你自媒體中的文章,主要是偏感受類,還是技術類;你所謂的喜歡敲代碼,是指什麼(貌似你會的技能中,沒有敲代碼的呢)?你認為,什麼樣的PPT能稱得上簡約乾淨,如果一面PPT,要放的數據特別多,無法簡約,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呈現?凡此種種,問的非常細。最後,詢問你對本公司瞭解多少,是否考慮再上海長期發展。一番拷問下來,內心一地雞毛。

經歷了這幾次失敗的面試。除了灰心之餘,也有些感想。不得不說,在數據分析師領域我的瞭解明顯不足,雖然自己是轉行,但這已然不應該成為長時間的擋箭牌。現在我的理解是:數據分析師,最底層的是excel和PPT,強是理所應當,弱則是一票否決。之上就是SQL,其實也是基礎,強不是優勢,弱則端不起飯碗。之後,python,R,SPSS,應該都瞭解,且精於其中一個。如果都沒接觸過或者都不瞭解,就很成問題了。Tableau和VBA只是補充,就像插件,並不是一個產品的主體。

有點灰心,當務之急是要掌握和打造自己的核心硬技能了,而先不能管那些用來錦上添花的枝枝蔓蔓了。感謝身邊人溫和而持續的鼓勵,不得不說,有個穩定的後方,讓人心底堅實,扭正心態。把他送我的話也送給隔著屏幕的你:多面試,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成長。不妄自菲薄,更不要盲目自信,淹沒在看似平靜的瑣碎中。

多面試,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成長

看著這麼近 又像辣麼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