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血糖之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愚民也


其实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每次查血脂之前是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的。可能有些情况下,大家并没有注意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而最后影响了化验的具体数值。今天张大夫就来说一说,检查血脂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注意事项。

①血脂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周内保持一般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

②测定前24小时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③如血脂检测异常,应在两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重复测定,但至少要相隔一周;

④检测甘油三酯前需至少禁食12小时后采血;

⑤除卧床不起者外,采血时一般取坐位,采血前受试者至少应坐位休息5分钟;

⑥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绑扎不应超过1分钟。

⑦血清或血浆标本均适用于血脂、脂蛋白测定,但由于抗凝剂可对一些检验技术(特别是涉及免疫反应)产生干扰,因此建议应用血清测定甘油三酯。

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项,有些是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了解后希望大家下次检查血脂的时候能够自己做到。


张之瀛大夫


正常人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所以血糖测定一般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测定。血糖测定可用于糖尿病诊断及内分泌功能的检查。

人体血糖升高,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升高两种。

一、生理性升高常见于:

1.餐后一到两个小时内;2.摄入高糖食物后;3.剧烈运动或情绪紧张,导致肾上腺分泌增加时。

二、病理性升高常见于:

1.原发性糖尿病;2.内分泌疾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功能亢进等);3.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胰腺炎、胰腺肿瘤);4.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颅脑外伤);5.严重脱水。

所以我们在查血糖前,需要注意的最重要的是空腹,空腹5—8个小时最为适宜;此外控制饮食量(高脂肪、高蛋白、高淀粉最好不吃),停用如烟酸、阿司匹林、利尿剂、磺胺类等药物,禁止摄入高糖食物、禁用烟、酒、茶、咖啡也尤为重要;同时也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紧张,主张静坐半个小时后再检测。



健康易加医


检查血糖前的注意事项

空腹血糖是指在早晨6~7时空腹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它是反映血糖是否正常的最有效数值,是目前临床上诊断Ⅱ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个检测项目。 血糖水平主要是检测是

否患有糖尿病的,一般空腹血糖大于7.0就诊断为糖尿病。

有人问检测血糖前要注意什么,检测血糖前三天要注意以下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几个因素:不要吃太油腻及含糖量高的食物;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渡劳累、剧烈运动;前一天晚餐后至次日清晨检查血糖时要禁食,不要喝酒,保持空腹8~12小时,血糖检测的时间最好在清晨6~7时,超过10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血糖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口服降糖药或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若是为了解平常血糖的控制情况、需要接受检查餐后血糖观察用药效果,在检测空腹血糖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药平时一样正常服用,早上的药可在抽血后再服用。注意避免前一天进食过多,以及前面提到的测空腹血糖前情绪要保持平稳、避免剧烈的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睡眠不足等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

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时请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进食,并按往常医嘱在餐前服降糖药,抽血时间从在用餐后吃第一口饭算起2个小时。有相当多的人在检测前停止服用降糖药,

有一部分人计算检查的时间不对,以致于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血糖升高的人都患了糖尿病,要先排除是否糖尿病以外其他因素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例如有些内分泌性疾病和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患者,在某些应激状态下,饥饿时和慢性疾病患者,服用了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阿司

匹林等都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降糖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正在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病友,每周应检查两次空腹及餐后血糖、睡前血糖。若病情

稳定后可减少为一周检测一次,或者根据病情延长监测血糖的时间。

以上谈到检查血糖前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白


首先要注意休息好,要不然查着是不准确的,空腹也是需要保持的,饭后或者喝水都会影响身体的各项指标,而导致查的不准确,再一点就是保持身体的平稳也就是说的呼吸正常自然,不得大量运动后来查血糖,情绪要调整好,不能紧张,查血糖前一天最好不要喝酒,不熬夜。


你好我好12656246


血糖检查,是为了看血糖的具体数值,用于判断是否有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升高或是否有低血糖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情况,需要看化验血糖的用途,如果是空腹血糖,早上不能吃东西,而且要保证空腹10小时以上,如果是餐后血糖,需要结合进餐后的时间,分别在餐后半小时,1小时或2小时进行化验。


豆豆小混牛


最好空腹查,因为进食后,食物笑话过程中胰岛素会参与,食物中的糖分会影响血糖水平,若血糖偏高,也不一定是糖尿病,可以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最近3个月的血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