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世子之争,曹植为何斗不过曹丕?

眼镜超人


曹丕相对政治成熟,对施政有一套纲领,为人稳重。其支持者尤其贾诩,老谋深算,深得明哲保身精义,这使曹丕方在争位中所运用的手段,多能站在大义一方。

曹植则较为佻脱,律己不严。主要支持者杨修聪明尽有,智慧不足,所以行事不免莽撞,争位的目的性太强。


路边石家国心


魏国的立嗣之争,曹植存在三大疏忽而最终败于哥哥曹丕继而失去继承权!

(1)相比于曹丕而言,曹植的文彩虽然远胜于其兄曹丕,但是他缺少心计与谋略,例如:当初满心宠爱曹植的曹操让他随军出征,曹丕怕父亲有废长立幼之心,怕曹植征战胜利后会大得父亲的欣赏继承父亲的爵位故而假借为弟弟出战送行为名,在出征前夜把曹植灌的酩酊大醉以导致第二天出征时曹植贻误了军机,这么大的阴谋而曹植就没有发现哥哥的用心险恶反而盛情难却!

(2)比起长年在外征战的曹丕,曹植根本就没有什么军事经验,更谈不上拥有许多军事上的谋臣良将和亲信,总之缺少心腹之人!

(3)曹植虽有才华但是其常常嗜酒放纵,为人多于华表,让魏国不少重臣敬而远之,但是曹丕相比于曹植事事都表现的很恭谨,时时都很谨慎,温良而厚道,这就大大的提升了曹丕在魏国朝野的威望和知名度!

曹植有三败而曹丕有三胜,难怪曹植在立嗣之争上斗不过哥哥曹丕!


太白山上的雪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三国演义》和各种文学作品都把曹植塑造成了一个只会写诗作赋的书生,实际不然,曹植是一个强有力的世子竞争者,曹操是何等人,要是曹植光会写两首诗他怎么会数次打算立曹植为世子。


曹植的文学水平非常高,这里就不多说。

曹植15岁就跟着曹操东征,16岁跟着曹操北征。大家估计想不到,惨烈的赤壁大战曹植也是经历者。

曹植从少年开始,多次随父征战,年仅二十就被封侯。在曹植的诗赋里,多次表达自己打算建功立业的雄心。

曹丕和曹植世子之争相当激烈,其实本来没他俩事。没想到曹操长子曹昂战死,幼子曹冲早夭。两个曹操最喜欢的孩子死了,也就只能在他们俩里面选。

曹植和曹丕各有优劣。曹丕也是文采斐然的那种,不过曹丕没有文人特有的高傲和放荡,相反他非常深沉,内秀,而且坚韧不拔,曹植曾多次在世子之争上胜过曹丕,但是曹丕每次都能东山再起。这也是曹操最欣赏曹丕的一点。而曹植在性格方面就差点,曹植虽然也是文韬武略,但是其行为放浪,傲气十足。甚至醉酒驾车闯司马门。司马门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城门,一般只有皇帝才能走,曹植如此肆意妄为。终为曹操不悦。遂立曹丕为世子。

但是不要以为立储之争就完了,守仁君认为曹操此举,一来要磨砺曹植性格,二来是要试一下曹植经受打击后能否抗得住,毕竟曹操能有这么大家业也不是顺风顺水。没想到曹植从此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消愁。后来曹仁被关羽所围,曹操命曹植带兵解救曹仁。没想到曹植居然因为醉酒而误了出兵,曹操对曹植彻底失望。


而且曹丕的支持者大多是朝中老臣,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河内司马家,颖川陈氏,都是曹丕的坚定支持者。

而曹植身边虽然也有名门,但是更多的是富有才学的年轻士子。这就有点势单力薄了。


守仁看剧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争霸天下。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自然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他的天地仅仅局限于长江流域以北,西南有自称皇叔的刘备玄德公,南方鱼米之乡有独占一隅的孙权孙仲谋。

曹操的梦想与其他王朝的统治者一样,他也想施展抱负,一统天下。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他出生在群雄争霸的时代,注定了他无法实现心中雄伟壮观的蓝图!

他作为统治者,也为自己曹魏的江山社稷继承人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摇摆不定!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到底选择谁做自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直没有确定,因为真正的长子曹昂在一次血战中,为了掩护曹操而英年早逝,死于乱军之中。接下来排序的次子曹丕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长子,更难能可贵的是曹丕沉稳干练,极其有谋略。可三子曹植文采飞扬,武艺超群,因此,曹操一度想打破“立长不立幼”的老规矩的念头,想将其王位交给这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曹植。因此对曹植特别宠爱!可是最后为什么曹植没有争过曹丕,而让曹丕上位了呢?笔者看来无外乎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自古以来,都有立长不立幼之说,一旦更换,必有缘故!因此,在道义上曹植就先输一局。而且当时的人循规蹈矩,什么都得尊崇古训,所以,大多数人是反对曹操立幼的。

其二:曹丕矫情自饰,工于心计。那时大王出征,一般长子监国,曹丕处理事情来快刀斩乱麻,非常得体,而且处理好事情后第一时间报于父王,做得滴水不漏。让曹操感觉曹丕政治上成熟,可委以重任。而曹植思想单纯,整天就喜欢与一班文人吟诗作赋,对酒当歌!对储位的争夺似乎不太上心,而且曹操派他领兵出征,这本来是绝佳的机会,可以掌管军队,掌握军权,而在出兵前夜,曹植居然酩酊大醉,昏睡不醒,这多少让曹操比较反感。

其三:杨修是三国时候有名的才子,但是恃才放旷,一生傲骨,可偏偏曹植与杨修走得特别近,而且是幕府谋士。殊不知曹操妒忌贤能,骨子里恨死了杨修。以致后来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修之死。这应该也是曹操猜忌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曹丕的谋士是有名的贾诩为其出谋划策,而贾诩深得曹操厚爱!因此曹操死后,曹丕顺利接位,但是对曹植欲除之而后快,命其七步之类作诗,曹植毕竟是曹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因此才有流传千古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救命诗。

所以:曹植虽然文武全才,文采飞扬,但只是书生意气,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而曹丕政治敏感性强,处理事情果断!又有一班谋士在左右辅佐,外有军队掌控!在治国安民领兵出征,开疆拓土这方面非曹植所能比耶!


晓双侃历史


关键在于曹植没有一个人辅佐,这人就是贾诩,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贾诩是为数不多的曹魏时期善始善终的一位,所以,贾诩是个识时务,善明哲保身的人,更何况才智谋略过人,早就看出曹丕有夺位之心,反观曹植,充其量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吟诗作赋可以,政治上不行啊。


阳阳有宝藏


百无一用是书生,再有才华,没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手段,都是白扯。文人墨客的脑袋,非得生在帝王家,你不死谁死?还不如无才活的时间长一点。


大老陈叭叭谈


子健太放荡了,政治智商太低。。。


SoMeoThErpLacE


曹植是诗人,不是一个政治家;肯定斗不过即是诗人又是政治家的曹丕了。


醉卧饮流觞


为王者,诗词歌赋怎能服人。曹丕外忠内奸,大智若愚,深藏不露,有乃父之风。曹操自然要传位于有谋略的曹丕,而不是沉醉诗!酒!的曹植。


海阔天空210501932


大势决定!如果三国鼎立已成,曹又暮年,一定是曹植的!曹植的放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