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綠色


飽和、濃豔,不偏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綠色是翡翠中最有價值的顏色,這一點為很多收藏者所認識。但是如果完全沒有種分,即使是滿綠,翡翠的價值仍然不高。例如像緬甸公盤的一塊滿綠的“鐵龍生”原料,底價才8萬元,但仍無人問津。要明白,即使是綠色,也要細膩、通透,才有靈性,才會美。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幹青鐵龍生翡翠,雖然有綠色,但價值卻不高。

關於翡翠的綠色,說法很多,像蔥心綠、秧苗綠、菠菜綠等等,其實這些說法並不重要。看綠色,要看其中有沒有帶有灰色和黑色的色調,如果帶了灰色的色調,綠色就會“顯髒”,如果帶了黑色的色調,顏色就會變暗,灰、黑色調的進入會使得綠色翡翠色偏、色“邪”。還有就是綠色中帶有白色調,其結果就是使得翡翠的綠色被沖淡,顏色變淺,飽和度降低了,這樣就比不帶白色調的綠色翡翠,價值低了不少。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還有兩種情況,那就是綠色偏黃或者偏藍。偏黃就是俗稱的黃楊綠之類,偏藍則是俗稱祖母綠一類,兩者之間的顏色就是純正的翠綠色。一般來說,綠色中略有一些偏藍或者偏黃是可以接受的,不太影響價值。綠色的價值體現在顏色的飽和度和濃豔程度上。

紫色


要細膩,要濃豔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紫色又稱“紫羅蘭”,或稱為“春”。既有綠色,又有紫色的翡翠稱之為“春帶彩”。有黃、綠、紫、白四色的翡翠,又稱之為福祿壽喜。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嚴格來說,紫色翡翠的出產量並不算特別少,比紅翡要多,其塊體更大,種份以藕粉地居多,通常結晶顆粒較粗,透明度較低。紫羅蘭中真正名貴的還是其中的優質品種。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目前紫色的翡翠兩極分化得很厲害,種份很細膩、同時色彩濃豔的紫色翡翠價格上升得很厲害,和一般的顏色淺、暗、質地不細膩的紫色翡翠形成鮮明的對照,而且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原來好的紫羅蘭手鐲不過幾萬元的樣子,現在已經漲到了40到50萬元,而一個滿色的紫羅蘭手鐲,由於顏色較淺,也不過1到2萬元。


紅色


要通透,不要燒紅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翡翠中的紅色要比黃色的價值更高,其產出數量也遠遠少於黃色。從感官看,紅色比黃色更為濃豔,更漂亮,但也不是所有的紅色都有很高的價值。

只有那些種好通透的紅色翡翠比較難得,價值較高,這些紅翡做成紅的戒面、花件、平安扣等等,都是難得的好東西,也具有較好的升值空間。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不過,紅翡的收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市場上經常可以見到一種“燒紅”的翡翠,這樣的紅翡不值得收藏。紅翡的珍貴在於稀有、天然,而“燒紅”的紅翡不僅不稀有,還與天然翡翠有區別,沒有升值的潛力和收藏價值。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燒紅”處理的紅翡,顏色呆板。

“燒紅”的紅翡外表常形成均勻的一層紅色,不美,也缺乏靈氣,商家也往往不承認是“燒紅”的,但行家很容易看出來。

黃色


要通透濃豔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黃色表現在翡翠上有時候是優點,有時候是缺點,需要不同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只有在種分通透、質地細膩、黃色很濃豔、漂亮的情況下,黃色才會成為翡翠的優點。這些黃色常常被利用進行巧雕,為翡翠增色不少。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而顏色暗淡、水頭不好的黃色則往往是翡翠的缺點,用行裡面的話說就是“顯髒”。例如,像一隻翡翠手鐲,如果出現黃點、黃斑,那麼對於手鐲的價值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另一方面,這種現象對於鑑定卻有幫助——收藏者可以憑藉黃點與黃斑的特徵,斷定翡翠為A貨。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而如果一個手鐲同時帶有綠、黃、紫等三種顏色,又被稱為“福祿壽”,這要比只有綠色的翡翠要更有價值。在2011年的拍賣會上,一件其中一件市場價格在30萬人民幣的冰種三彩翡翠手鐲經過激烈的輪番叫價。

最終以16.5萬的價格成交,現場的翠友紛紛對這件拍品的得主投去羨慕的眼神,無疑他淘到了很棒的“寶貝”。其實,翡翠不是價越高越好,而是要去尋找那些不貴又有收藏價值的翡翠。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黑色


自然光下越黑越好,打光後越綠越好


黑色的翡翠就是現在市面上的墨翠。墨翠以前不被主流認可,但是,隨著臺灣地區對於墨翠的喜愛,它的市場價值被髮掘出來。在墨翠愛好者看來,墨翠顏色深沉,有驅邪避兇的寓意,但是,墨翠目前暫時不是市場主流品種,隨著接受的人越來越多,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白色


純正白淨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玻璃種要夠白,夠純正在舊有的翡翠體系當中,白色本身是沒有價值的顏色,但是近年來,隨著玻璃種翡翠的興起,白色玻璃種翡翠的價值獲得了新的認可。

對於白色的玻璃種而言,衡量其顏色價值的標準就是夠不夠純正,夠不夠白——越純正、越白就越有價值,大家經常見到的偏黃色調的,或者偏藍色調的白色玻璃種翡翠,價值都不如純白的玻璃種。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如果白色玻璃種當中包含有陽綠色,那麼其價值就高於純白玻璃種。不過,一般來說,好的玻璃種帶陽綠通常顏色不會太濃。

實踐當中對這一點存在一些認識誤區,例如,很多人會把白色冰種或者白色玻璃種當中的“飄藍花”誤認為是綠色——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這些飄著的顏色是墨綠色,有些商家會把這種情況說成是玻璃種帶綠色,實際上是屬於“飄藍花”。“飄藍花”的玻璃種翡翠其價值要低於乾淨的純白玻璃種翡翠。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藍色


藍、透、種老、細膩、水頭好


藍水以前是油青的一個分支,後來喜歡的人多了,逐漸被臺灣那邊作為獨立的一個概念分了出來。所以油青經常和藍水混淆。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藍水翡翠具有均勻的,淡淡的藍色。但藍水並不單純指代顏色,同時也要種地尚老、細膩、水頭好透度高,再配上顏色,才可以有這樣的稱呼。


“晶瑩剔透”的翡翠,難怪人見人愛!

總而言之,對於翡翠所有的顏色來說,越鮮豔、越均勻,其價值就越高,這也是符合大眾基本審美心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