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報》海外版!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通州發佈(bjtzfb)

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絕對是各大媒體報道的焦點!

繼通州多次登上《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後,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也用大篇幅報道了副中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到底說了啥?

快跟著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佈:bjtzfb)

一起來看看吧↓↓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11月26日 第12版)

這裡是“新北京”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記者 何欣禹

位於長安街東延長線與大運河交匯處,規劃面積155平方公里的這塊土地,是地處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這座曾經的遠郊區縣、衛星城、新城,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用當地人的話來說——“變得不認識了”。

從通州約906平方公里的地圖上看,這個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宛如一顆新星升起,熠熠生輝。

補齊公共服務短↓↓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11月16日,通州區後北營村的村民們穿著厚厚的棉服,陸續領到了新家的鑰匙。

天氣雖冷,站在小區門口的村民,卻興奮地與久別重逢的老鄰居話著家常。

三年前,他們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搬離了生活多年的村莊。

如今,副中心首批迴遷安置房建成,他們搬進新樓,告別老煤爐、舊平房,生活也掀開了新的一頁。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根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總體規劃,北京市“四套班子”要搬至通州區潞城鎮,並帶動相關部門搬移。過去,這一帶是農村、平房與泥地,因此,棚戶區改造成為擺在潞城鎮面前的首要工作。

17個村、9300戶居民、2.5萬人……兩期棚改項目分別於2015年6月、2016年7月啟動。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說實話,故土難離,很多村民在搬走後,都會回到以前村子在的那片地看看。儘管如此,老百姓們都非常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通州區潞城鎮鎮長吳孔安說。

新建成的後北營家園小區,北望運潮減河,南臨地鐵6號線潞城站,區位條件十分便利。這裡配套設施齊全,設有幼兒園、養老院,能充分滿足百姓需求。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是通州建設城市副中心的重點之一。

“我小時候去國貿、王府井逛街,都會說是‘上北京’,感覺像是去外地。到2011年底,整個通州區只有一家電影院。”生於1989年,自小生活在通州的李瑱對記者說。

這並非是當地人的自嘲。早在2006年,時任北京社會科學院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的趙弘就指出,除了提供住房,通州沒有與北京城區相媲美的公共服務:沒有三甲醫院,重點中小學太少,找不到像樣的劇院甚至電影院,更別說誘人的工作機會。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此次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彌補通州在公共服務上的短板,被重點提上議程。

155平方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土地上,“種”下了多所學校和醫院。

未來,這座城市副中心將迎來更多公共服務資源,更加方便、宜居。

讓“睡城”活起

↓↓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通州曾被調侃是一座“睡城”,每天早晚高峰上下班的人流方向,印證了這一點。職住不平衡,制約著通州的發展與活力。

2012年以前還沒有地鐵6號線,我每天到海淀區實習,要先騎3公里自行車,坐八通線到四惠站轉1號線,最後再轉10號線,單程得花一個半小時。我當時想,要是能在通州上班就好了。

李瑱說,如今,他在通州的一家建築公司工作,利用專業所學投身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中。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從地鐵6號線通州北關站走出,4棟極具現代感的高層建築錯落有致,引人注目。自樓頂向下俯瞰,大運河悠悠流過,燃燈佛舍利塔遙遙相望。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這片位於五河交匯處的運河商務區,毗鄰通燕高速、六環路,在規劃中,它將疏解北京中心城區的商務功能。

如今,北京銀行城市副中心分行已正式在此揭牌開業,上海銀行、渤海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已簽署入駐協議。

金融、互聯網等“高精尖”企業入駐,不僅帶動了通州區的產業升級,也吸引了投資和人才。

讓更多的人來通州就業,是實現通州職住平衡的第一步。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距運河商務區9公里、地鐵6號線東夏園站附近,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大樓已經落成。放眼望去,樸素的灰色外牆、坡屋頂,仿四合院式的樓群,合圍成一個“品”字形,透出沉穩莊重的中國風。

在這裡,北京市“四套班子”將陸續進駐,長遠將帶動約40萬人來到通州。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為了承接陸續增加的人口,

城市副中心的交通網絡也未雨綢繆

百年老站通州火車站,開通了副中心動車組列車。從北京站到通州站,只需25分鐘。

在6號線、八通線、7號線東延的基礎上,新的副中心地鐵線路正在規劃。

全長約13.5公里的東六環通州段,已經著手擴寬改造,局部段落將改為地下隧道,以減輕過境交通的干擾……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如發達的毛細血管,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告別“城市病”↓↓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參差錯落的喬灌木組團,平坦的草地,蜿蜒的步道,雖已步入冬季,這裡仍然煥發出生機。

11月初,位於大運河西岸的“城市綠心”,已經完成先行啟動區300畝的綠化建設。不曾想,半年前,這兒還是荒蕪一片。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按照規劃,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構建起“一帶、一心、多廊、多園”的綠色空間格局,“一心”便是“城市綠心”。

據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集團”)介紹:

“城市綠心”從今年五六月開始徵集方案,11月正式種樹,一上來就是“衝刺”狀態。

它並不只是單純的城市公園,龐大的綠心之內,將配建劇院、圖書館、博物等豐富的公共文化設施,使其成為市民活動中心和城市地標。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今的“城市綠心”所在地,是當年輝煌的東方化工廠。將工業廢棄地變為綠地森林,通州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努力“留白增綠”。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綠地多了,水也藍了,

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帶初現雛形。

驅車行駛在通惠河畔,在通州生活了30年的市民彭華敏不禁感慨:

“通惠河真的變清了,現在有許多人去河裡釣魚。”過去,通惠河邊垃圾成堆,散發惡臭,河道護坡十分殘破。

如今,漫步河邊,再也沒有人掩鼻而走。近些年,通州區加大治水力度,使水清岸綠成為現實。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綠樹碧水,副中心的規劃師和建設者們也“看不到的地方”發力。

在運河商務區,與拔地而起的高樓相對應的,是一個“地下王國”。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據北投集團介紹:

位於運河商務區地下的北環環隧,是

北京首個集道路交通與市政功能於一體的地下三層環廊。

四通八達的交通環隧,使運河商務區一帶的汽車可以在地下行駛,地面的道路將留給市民和非機動車輛,形成0.5平方公里的“無車區”。

地下智能停車系統無需人工尋找車庫,大大縮短了停車時間,現已投入使用。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水、電、熱力等城市管道和線路,在環隧中都有了自己的空間——綜合管廊層,檢修人員、車輛能直接在管廊裡檢測和維修。

這意味著在運河商務區,再也不會出現反覆開挖的“馬路拉鍊”頑疾,更不會有密集的架空線將藍天切割得支離破碎。

設於地下的氣力垃圾管道也是國內首條真空垃圾回收艙,對周邊樓宇每天產生的垃圾實現自動化回收。從垃圾收集、運輸到處理完全封閉,運河商務區將“告別”垃圾箱。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這場現代化的“地道戰”,

為城市副中心預防“城市病”,打下了健康的基礎。

擦亮歷史名↓↓

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通州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201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區潞城鎮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工作。

經過逾半年的勘探,1146座墓葬和一座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呈現於世。這一發現,將通州城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通州區文化委介紹說:

有“一支塔影認通州”之美稱的燃燈塔已在2017年完成大修,“三廟一塔”古建築群也重新在同年對外開放。

“三廟一塔”周邊分佈著西海子公園、寶通銀號、靜安寺等文物古蹟。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為漕運重鎮的張家灣古城,已於2018年啟動古鎮規劃編制,並開展古城牆、通運橋、晾鷹臺的修繕保護。

此前被髮掘的路縣故城遺址將原址整體保護,並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恢復路縣故城的護城河等原貌。

除了對傳統文物的發掘與保護,

通州在副中心的現代化建設中

也注重文化傳承。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為了讓通州的地名留住歷史文脈,運河商務區地名規劃方案聽取了當地百姓的意見,還開展了方案徵集、專家論證、地名查重等一系列工作。

45條規劃道路有了新名字,其中不少都與通州的歷史有關。比如因明清時期存放官鹽而得名的“鹽灘路”,因存放修建故宮的木材而得名的“北皇木廠北街”……

如今,彭華敏在通州宋莊藝術工廠區經營著自己的工作室,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展開,他也密切關注著宋莊的發展。

作為規劃中重點提到的對象,宋莊正著力打造中國宋莊藝術小鎮,建設中國最大的國家級藝術品交易中心。彙集藝術人才的宋莊,將進一步突出特色,全面提升藝術區建設管理水平。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傍晚,大運河畔,燃燈佛舍利塔在夕陽的映照下閃爍光輝。

這座千年古塔見證了通州的千年滄桑,也將繼續見證通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美好未來。

內容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

北京通州發佈(ID:bjtzfb)

北京通州發佈

通州官方權威信息發佈

長按二維碼關注

这里是“新北京”!副中心亮相《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