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操作步骤

授权转载:事业单位培训管家 (sydwgg)

「干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操作步骤

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国有企业改革之后一次大的体制性改革,这次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事关重大,涉及到单位的发展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人员分流安置、社会保障、资产管理、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是转企事业单位改革支持性政策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进行行业改革和试点省市分类改革的具体实践中,相关的支持性政策具体还涉及到人员身份转化,建立劳动关系薪酬福利制度转化,建立企业薪酬福利分配制度;绩效考评机制转化,建立企业绩效量化考评机制、融资投资、资源业务等诸多方面。

下面请随小编一起看看事业单位转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如何操作!

如您在转制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我们留言咨询。

事业单位改革有助于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

计划经济下,所有的社会职能都归于政府,出现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难以克服的问题。后期的国企改革,初步完成了政企分离,但是政府职能仍不清晰。此次事业单位改革将社会公益事业职能从政府中分离出来,实现政事分开,无疑将使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三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各就其位,使政府职能集中在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树立起政府工作的新形象,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事业单位改革有助于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

计划经济下的政事不分,使事业单位在很多方面对政府有了依赖感,丧失了自我发展的欲望和能力。实现事业单位改革,可以打破事业单位员工的“铁饭碗”一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经受市场上的优胜劣汰法则的选择,有效地增强事业单位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活力,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事业单位改革有助于形成一批具有责任心的领导者

以往事业单位的领导往往捧惯“铁饭碗”,重权利,轻能力;重传统,轻创新;重管理,轻责任,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这次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者变身为岗位管理者,使其贡献与薪资收入直接挂钩,会大大提高领导者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从而形成具有职业性的事业单位管理者,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事转企操作步骤


1组建转制工作组、拟定改制方案

1、组建转制工作组、拟定改制方案

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组建转制工作组,统筹领导转制单位的转制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协调解决转制工作中的问题,确保转制单位转制工作按时顺利完成。

工作组一般包括:主管部门领导、转制单位领导、中介机构负责人、律师、会计师、咨询师等。

在组建工作组过程中,转制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根据预算和权限聘请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共同参与转企改制。

转制工作组应进驻到转制单位,听取主管部门、工会、中介机构、财政部门、国资委、编办等机构的意见,并向职工进行宣讲,获得职工理解,为改制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2、拟定改制方案

改制方案一般由转制单位在中介机构协助下拟定。

改制方案应包括:转制单位的基本情况;转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转制的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转制方式;参与改制其他投资方的基本情况;转制单位的管理体制,法人治理结构;资产处置方案(包括债权债务、土地使用权、专利、非专利技术以及商标等);职工安置方案(含社会保障和劳动人事关系的处理、离休人员及费用管理方案);转制后企业章程(含已核准名称、组织形式、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转制后的业务规划;

国有产权与出资人界定等。


2尽职调查

1、尽职调查

法律尽职调查,即《转企改制专项法律服务合同》签订后,律师在转制单位的授权下,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律师依据转制单位改制方案、资产处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需要,通过对转制单位相关资料、文件、信息以及其他事实情况的收集,从法律或规范性政策文件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判断。

一般尽职调查涉及:转制单位的设立沿革和变更情况、基本运营结构、开办资金、有形资产情况、重大合同情况、重大债权债务、对外投资情况、重大法律纠纷行政处罚等情况、人员基本情况等。

在完成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协助转制单位完成改制方案的起草,当中包括职工安置方案、资产处置方案。

2、编制《改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如转制单位改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各种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和不稳定风险客观存在,维护社会稳定,可建议主管部门、转制单位编制《改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3拟定职工安置方案

需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制定职工安置方案,转制单位转制中涉及的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接续,基本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做好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方案,方案应合法合规、分类处理、整体接收、自愿解除、民主公开、公正公平、自主自愿,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整体接收、自愿解除

转制单位应妥善安置职工,无论是事业编制职工,还是劳动合同制职工,一般以整体接收为原则,尊重职工主观意愿,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除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对于事业编制职工,不能安置受聘人员到相应单位就业而解除聘用合同的,对于协商解聘的职工,依法给予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以被解聘人员在该聘用单位每工作1年,支付其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为标准。

2、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由转制后企业接收的职工,转制后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自转制后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与全部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在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转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

3、社保关系接续

转制前已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计发办法发放离退休费的人员,转制后原国家及本市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属于统筹基金支付项目的,由统筹基金支付;超出统筹基金支付项目的部分,由转制单位按照原渠道继续支付,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办法执行。

转制前在职编制内人员(不含国家用工制度改革后招收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对转制时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在与本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按原来条件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


4拟定资产处置方案

1、明确出资人

在确定转制后转制单位的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明确出资人。一般有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代表政府为出资人。如原为国有企业管理的经营类事业单位,仍可由原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2、资产清查、审计、评估,核定国家资本金、国有产权转让和登记

根据经营类事业单位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分别按照各级财政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3、土地

涉及土地资产管理的,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厅字〔2016〕38号)的规定执行。即经营类事业单位涉及的原划拨土地,转制为企业后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依法实行有偿使用。

4、车辆

在车辆确权基础上,转制单位可持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转企改制的相关文件、转企后营业执照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车辆转移登记。限牌地区,一般均可正常过户,不占用小客车指标的限制。

5资产清查

包含:资产清查、审计、评估,核定国家资本金、国有产权转让和登记

1、资产清查

转制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由主管部门或转制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转制单位应将全部资产纳入转企改制范围,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包括经营类事业单位本级及其下属各级企业(不含参股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类资产,对参股企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和股权关系等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提出资产清查结果处理建议。涉及资产损失核销、资产盘盈和资金挂账的,应该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报批。

2、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应由主管部门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结果在转制单位内部公示,经主管部门审核,再报财政部门批复。

3、核定国家资本金

完成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后,经主管部门审批,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净资产为国资本金。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4、国有产权登记

5、国有资产划转和转让

6、债权债务承接

转制单位的债权债务原则上是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接。


6报批备案

1、《改制方案》报批

2、《职工安置方案》报批

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转制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审核意见。


7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改制方案

1、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改制方案》

2、职工(代表)大会的公证


8工商注册登记

1、 登记管辖

2、名称

3、出资形式

4、提交工商登记材料


9核销编制、注销事业法人、党工团关系变更

1、核销事业编制

2、注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3、党工团关系变更


专家转制建议:

在为多家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发现事业单位改制国有资产管理、劳动人事、公司法、物权法等多方面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政府及委办局的政策、规章、规定、办法等;

改制时间跨度长,审批部门多,不稳定因素多,利益诉求复杂;

建议主管部门或改制单位聘请咨询机构提供全程咨询服务,保证各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合法合规,降低法律风险和合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