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場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的戰役。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1. 盟軍內部爭奪攻佔優先權,蘇軍勢在必得。

柏林,兩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策源地,戰爭狂人XTL曾經的福地,如今在復仇的怒火中漸漸淪為一座孤島,盟軍的戰略轟炸使這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積澱的中歐名城幾乎成為一片瓦礫場。XTL和他的黨羽們不得不躲進幽暗的地下指揮部籌劃著。戰爭末期的XTL已經徹底喪失了理智,面對無可挽回的覆滅命運,他狂熱地部署著防禦戰,要在這裡完成帝國的復興。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而對於此時的盟軍來說,攻佔德國首都則是一枚巨大的勳章,不管哪個國家完成了這個使命,都會從中獲取巨大的政治利益。在由誰擔任進攻的問題上,同盟國內部也是暗流洶湧,蘇聯方面自然是志在必得。蘇聯在對德作戰中付出的代價是最慘重的,無數士兵的鮮血使蘇聯很自然地把這場戰役,當作是一場復仇之戰,他們不能容許其他的國家來染指這一榮譽。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而在英美方面,一向敵視共產主義的丘吉爾堅持由英美聯軍攻佔,不願把最後的英雄勳章讓給蘇聯。而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則另有打算,這個有著高度政治眼光的美國職業軍人,更關心的是遠征歐洲大陸的美國士兵的生命和美國在戰爭中的投入所獲得的回報。他不願意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再去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跟作困獸之鬥的德國較勁,爭奪這個榮譽,很可能導致與蘇聯關係的破裂,這是美國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儘管有丘吉爾一再勸說,手下巴頓這樣的“好戰分子”也摩拳擦掌,艾森豪威爾還是決定不去跟蘇聯人搶奪攻佔權。如克勞塞維茨所言:“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更高的政治利益面前,計算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XTL應該不清楚同盟國之間在進攻柏林的優先權上的爭論,對他來說,柏林是承載他迷夢的最後堡壘,他的一生都活在這個狂妄的夢中,失去了柏林也就意味著他本人不再有任何活著的意義了。他堅信德國軍隊在絕境中的爆發力可以扭轉乾坤。一切可以動員的人力物力都被髮動起來了。從花甲老人到十來歲的少年都被整編進兵營接受嚴格的訓練,到處修建起地堡、街壘。把德國首都變成血肉磨坊,是狂人XTL對世界的最後挑釁。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2. 德軍傾其所有,力求把蘇軍擋在門外。

1945年是重大意義的一年,按照英美與蘇聯達成的默契,英美聯軍只開到易北河附近,隔著100多千米的距離遙望陌生的柏林。在外圍作戰的德軍主力其實也並不弱,察覺到盟軍的意圖後,更是將火力集中向蘇聯,通過他們的戰略部署就可以看出來,214個精銳師部署在抵禦蘇軍攻擊的方向上。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而對英美聯軍,只用了60個戰鬥力較弱的師前去抵擋。為了防守最後的巢穴,XTL用超過100萬的兵力和十幾個坦克師,形成了密集的縱深防禦體系。一線有奧德河、尼斯河三道縱深30千米的防禦帶,再深入一點的科特布斯方向更是牢固異常,不僅建築了強大的防禦工事,更是集中了德軍最為精銳的王牌部隊。用一句話來說,德軍是傾其所有,力求把蘇軍擋在門外。照理說這個時候受到阻攔較少的盟國可以趁機先攻進柏林,不少前線將領都在打這個主意,不過他們作為職業軍人,不得不服從政治家們的決策,讓蘇聯去啃這塊最後的硬骨頭。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儘管德軍看起來有模有樣,一道厚厚防線看起來沒有穿越的可能,但是不要忘記蘇聯可是玩人海戰術的高手。這一次參加戰役的蘇軍有162個步兵騎兵師和21個裝甲機械化軍隊,海陸空算起來250萬人,火炮不計其數,坦克等近萬輛,能使用的作戰飛機7500架,從人員看,從軍備看,都數倍於德軍。至於怎麼打,蘇聯人大多來自冰天雪地的環境,就喜歡一個猛烈勁兒,直接衝著寬大的正面狂轟濫炸,合圍柏林,到時候分割圍殲這種事就不用說了!蘇聯人發話了,這回我們要的就是快!12到15天,最長不能超過這個期限!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3.澤洛夫高地,遲滯蘇聯軍隊的進攻。

4月16日凌晨五時,隨著朱可夫下達攻擊命令,蘇軍的火炮跟放煙花似的炸得滿天空都是紅色光點,轟炸機也高高飛起,壓著火炮射程投放炸彈,頓時天崩地裂、摧枯拉朽,無數噸的鋼鐵冰雹一般狠狠地砸在德軍陣地上,地面被轟擊出無數大坑,整個城市都在巨大的轟鳴聲中顫抖。沒多久,德軍第一道防線就這樣被輕易的撕開了。朱可夫帶著軍隊往前趕去,還沒到中午就已經抵達了第二道防禦線。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但是這個時候的德軍已經回過神來了,第二道防禦地點的澤洛夫高地,成了他們面對的第一個堅固要塞,這個高地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佔據著幾條道路的交會之處,無論蘇軍怎麼迂迴想要通過,都遭受到德軍火力的猛烈打擊。知道自己形勢不利的德軍一點都不會心慈手軟,每一條戰壕每一個散兵坑都成了他們搏命的地方。蘇軍進攻幾次,大量的士兵倒在了衝鋒的過程中,還是沒辦法拿下高地,朱可夫甚至派來了坦克集團軍,但是德軍的反坦克炮彈也很厲害,使蘇軍攻勢屢屢受挫,一時間蘇軍的攻擊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到了4月17日的早上,朱可夫把方面軍所有炮火都集中起來,一字排開,成千輛坦克就跟移動鋼壁似的,緩緩前移,前面的坦克冒煙了,後面的立刻撥開它頂上。蘇軍士兵滿腔熱血高呼口號,拼命向前衝,再滿腔熱血地倒下後被後面的戰友頂替。面對居高臨下、以逸待勞的德軍,唯有用一次次的衝鋒來換取勝利,年輕士兵的屍體鋪滿了戰場。在蘇軍一輪又一輪的密集衝鋒下,德軍的陣地終於鬆動了,疲倦不堪,同樣傷亡巨大的德軍,最終不得不放棄了澤洛夫高地,向柏林逃去。對柏林的防禦形勢來說,這一要地的丟失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柏林戰役:歐洲最後一場戰役,蘇聯獲得攻佔優先權,政治意義大

到了這一步,蘇軍完成了對柏林的鐵壁合圍。在蘇軍的迅猛攻勢面前,狂人XTL終於破滅了最後的幻想,結束了自己罪惡的生命。歐洲戰場的戰事就此宣告結束,歷史的一頁在柏林翻了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