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的指數,是不是跟買個股一個道理?

生活的談


股票指數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是一組股票根據其不同的權重比例累加起來的價格,是全體股票,我們通常稱之為綜合指數。我是用條件篩選出來的,一隻股票,我們通常稱之為成分指數。

正常來說,股票指數是不能買賣的。很多人所說的指數買賣,實際上是購買的etf指數基金。我們已經50ETF指數基金為例,上證50指數挑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組成樣本股,以便綜合反映護士最具影響力的一批大盤企業的整體狀況。50ETF基金就是採用完全複製法,完全按照50指數的成分股組成及其權重構建基金股票,投資組合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其權重的變動而進行相應調整。50ETF的目標就是緊密跟蹤標的指數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最小化。

在實際,50ETF基金的運行中確實與50指數偏離度和誤差非常小,因此,我們通常都近似地認為購買50etf基金,就等於購買50指數。同意,還有300etf基金,500tf基金,1000etf基金等等。購買,諾基金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了類似個股的巨幅波動,雖然賺不到超額收益,但是規避了巨大的風險。尤其隨著國內退市制度越來越嚴格,退市股票的數量將猛增,投資者一旦踩雷還有可能損失慘重,甚至資產歸零。而指數基金則很好的規避了這個問題,而且從長期來看,股市都是震盪向上的,etf指數基金也保證了長週期內相當穩定的收益率,etf基金更容易受到傾向於長期投資的大資金的關注。普通投資者也可以配置一部分etf指數基金,來保證一定的長期收益率。

目前etf指數基金的購買也非常方便,在行情軟件中同購買股票一樣,操作簡單,有配置需求的投資者可以多加關注。


翩翩逐晚風3168


我是博旭投資123,專業證券投資近十年,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股市裡的指數和個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單純的指數是不能買賣的。指數是一攬子股票的加權平均價格走勢,由於納入股票標的的不同,各類指數所代表的價格走勢有很大的區別。


個股的價格受各類大盤指數走勢的影響,但有些時候又與指數走勢不相同,所以指數走勢只能提供一定的參考。具體的操作需要根據個股的走勢來分析,根據自身的買賣點來指導操作。

雖然指數不能買賣,但是有各類指數型基金可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如果投資者看好某類股票的走勢,可以購買相應的指數基金,充分享受該類股票的上漲帶來的收益。這種方法適合那些沒有時間來看盤的投資者,即省心又可以分享市場上漲帶來的收益。如果你是職業投資者,就可以參考大盤指數的走勢,根據相應級別的買賣點放心操作個股。


博旭投資123


題主提出的問題,其實很有實際意義。

一、指數可以“買賣”

在股市裡,想要超過同期大盤指數收益,還是很困難的。巴菲特就很多次告誡投資者,最好購買指數型基金。

嚴格來說,指數收不能夠買賣的,但有ETF或者指數基金可以供投資者選擇。這些ETF或者指數基金的走勢,基本和相應指數一模一樣。

在二級市場,用股票賬戶購買相應指數的ETF。

二、指數“買賣”好處

買指數的好處,可以少印花稅,關鍵的是比較省心,可以迴避掉個股的停牌和爆雷風險。在交易的時候,買賣過程和普通股票在體驗沒有啥差別,下單和賣出完全一樣。需要注意的是,ETF買賣資金一般T+2才可以轉出,比一般股票晚一天。

三、哪些指數可以

現在可供交易的ETF很多,有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等等大盤指數ETF,也有消費、金融等ETF等行業指數ETF,還有納斯達克ETF、道瓊斯指數ETF、恆生指數ETF、德國30等ETF,間接實現投資境外國外股票指數。

ETF可以看成是一個大股票,它的本質就是若干個股票的組合。比如買入上證50ETF,就相當於一次性買去了上證50指數中的50只成分股。

目前,可供選著的ETF很多。這對選股能力弱,但對大盤指數或者行業前景有前瞻眼光的人來說,是較好的選擇。各大交易軟件裡面,對ETF都有集中到顯示,如下圖就是部分ETF

謝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我後私聊,方便加入我的頭條股友群交流探討。


投資悟道


指數不能直接交易,可以通過買賣股指期貨或指數型基金進行間接交易。股指期貨目前有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三個為標的物品種。至於指數型基金分為大盤指數基金、行業指數基金和題材指數基金等。跟普通基金不同在於指數型基金是被動型交易,是基金公司按照指數對應的樣本公司和權重進行建倉,因此,其走勢和指數高度一致,收益高低被動取決於指數走勢,跟基金經理的能力無關。投資者對於選擇指數型基金對於時機要素非常重要,至於選擇什麼基金經理意義不大。

要交易指數,必須對指數的趨勢進行分析,跟不同股票交易不同,交易指數最大優勢是:個股容易被主力操縱,而操縱指數非常困難。換句話說,技術分析工具對於指數分析更加有效,因為指數人為操縱的成分少,更符合自然波動規律。指數是根據個股樣本編制的,有個誤區是:以為分析指數可以脫離分析個股。實際上大盤指數受全十大權重股影響很大,要判斷上證指數走勢,脫離對石油,銀行,保險等大藍籌股走勢分析,是無法得出客觀準確的判斷的。對中小板的判斷離開對海康威視,洋河股份,蘇寧易購等權重股分析也是沒有說服力的。指數和個股的關係像森林和樹木的關係,像水和魚的關係,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相對於個股而眼,指數型交易更加適合沒有專業水平的普通投資者,股神巴菲特對於普通投資者最多的投資建議是:購買指數型基金。因為成本低,也不需要太多個股分析的能力。而且在沒有把握打敗指數的情況下,擁抱指數本身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潛龍交易


指數是有大部分個股的權重比例共同影響而造成的,權重越高的個股漲跌,越能左右指數的變化!不過買指數和買個股完全是兩種投資風格,更是兩個不同的道理,在我看來,指數漲大家一起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已經進入了格局分化,走勢分化的行情之中!

其實我們可以從歷史的經驗裡找到一些細微的變化:

像2001-2005年的那波熊市,跌幅達到了55%,時間長達4年,但是之後的漲幅達到了505%,個股和指數都出現了大面積的暴漲行情!

而2009年-2013年的那一撥熊市行情裡,雖然指數也跌了47%,時間跌了4年,但是指數漲幅只有163%,可是個股漲幅卻有3-5倍,甚至5-10倍!


那麼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2010年創業板的加入,以及現在的A股已經不是10多年前那個體量了!所以場內外資金已經不足以支撐起整個走勢的大漲!所以就像2012年那樣,未來的行情很有可能是一個指數行情和個股行情分化的走勢!如果說2015-2018年是漲了指數跌了個股,那麼未來的1-2年內很有可能就是張個股,補跌指數的格局!

所以現在的A股裡買指數和買個股已經不能化為同一個道理,和同一種操作方式了!看完記得點個贊支持下哦,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從宏觀看大盤和個股都會遵循牛熊週期運作!然個股在大盤運作中不可能全部按大盤的運作模式而運作!因個股有自身規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個股先於大盤進入牛態或熊市,很正常!哈,主要是錢!然大盤卻在大部份時間是有指導意義的!輕大盤指數是不可取的,最佳方式是結合大盤指數耒判斷個股的行為!當然咱們是玩個股的,而個股的牛熊週期往往比大盤長!.甚至是長牛!如貴州茅臺用十年時間從二十多元升到八百多元!升了近二十倍!當然散戶是做不到的,有誰能守一隻股十年呢,更何況其間有洗盤,甚至超大洗盤!散戶要有知足心態,放棄短線思維,千萬別一年玩到頭!懂得空倉,利用空倉才能立足於不敗!當然說說容易,做時難,哈,本人入市二十餘年,可持股時間才五年!十多年時間就看看,至多買幾手玩玩!我嚴記:當局者糊,旁觀者清的古訓!


手機用戶6651497671


首先,機構是指一個部門單位,注意的有社保基金、企業部門、保險公司等等。

其次,在股市中,莊家一般是指遊資,用作股票炒作。雖然資金量小於機構。但是,比散戶的資金要多的多,它們可以不用作炒股,有可能是投資.。一般莊家操盤分為:選股,吸貨,洗籌,振倉,拉昇,出貨這幾個階段。

選股是莊家的第一步,莊家選什麼股,主要是靠經驗和基本面上分析出來的數據,跟隨熱點來跟進炒作。

更多選股思路,更多選股方法,更多選股文章



對於指數有綜合指數、有成分指數也有板塊概念指數,其實指數是根據其包含的個股按照加權平均進行計算的。是個股走勢的綜合反映,尤其是權重佔比比較大的個股對指數的影響比權重佔比小的個股對指數的影響大。

買指數相對來說容易一些比買個股,因為指數是宏觀層面的東西,是反映全體個股的表現,那麼在進行研究的時候多研究一下宏觀政策就好了,在配上一定的技術分析操作基本上沒什麼問題。按照宏觀pest四個維度,分別重點研究宏觀政策、宏觀經濟、社會和人文以及技術發展就可以,相對比較簡單。那麼指數的表現也基本上符合經濟的表現,在成熟市場中股市的年化收益和經濟的成長性是正相關的。

對於個股研究要多兩個層面,就是中觀行業和微觀財務,因為在指數走多的時候也有下跌的個股,這些逆勢下跌的個股或許是中觀行業不景氣受到的影響,也或者是公司在行業中競爭力較低,盈利能力較差,所以個股的操作要比指數的操作要難。


熹微財經


技術分析原理一樣,只是供投資參考。




好心態機會多


買指數和買個股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簡單的說都是買點買,賣點賣,其實說起來比個股更簡單一些。因為買指數也就是買各種ETF,ETF一般來講和大盤的走勢還是一致的,相比較個股少了很多風險,譬如停牌帶來的風險,停牌這東西在牛市中人人歡喜,因為一個利好停牌後復牌基本就是幾個漲停板,在熊市中就慘了,復牌也是幾個板,只不過是跌停板。ETF就沒有這個問題,因此如果能夠準確的判斷大盤走勢買ETF還是不錯的選擇,所以問題的關鍵回到如何準確判斷大盤的走勢上來了,這對一般散戶來說確實有難度,如果你對通過ETF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緣於纏,我想我還是能幫到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