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在這個拼爹、拼媽的時代,養孩子到底有多難?

就拿幼升小來說,有些家長拼上血本購買學區房,有些家長選擇私立學校或者報考有名的公立小學,各人盡其所能,拼資源、拼資本、拼人脈,為了孩子的美好未來,不惜一切代價……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其實,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真正的拼爹拼媽,是比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的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比拼在孩子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什麼才是父母迫切要提供給孩子的。

對於4~12歲的孩子來說,培養這2點能力至關重要。

學齡前

培養孩子的感統能力

讓大腦和身體協調發展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所有家長的心願,可是起跑線在哪?

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是基礎,其實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應包括感覺統合能力。

感覺統合就像是交通指揮者,只有在它的指揮下,各種信息有條不紊地在大腦的“高速公路”上飛馳,大腦才能協調身體對外界刺激的各種感受做出適當的反應。

沒有它們,交通將亂成一團,“事故”不斷。

通俗地說,感覺統合就是信息輸入、處理、輸出循環協調統一的過程,是認識世界的根本。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在《育兒大師》親子節目中,有一期主角是個四歲半的孩子,每天就一直處於秒哭、愛哭的狀態。

籠子裡的蟈蟈腿斷了,覺得它太可憐,就會不由自主地哭起來。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媽媽跟他玩遊戲,扮演了下大灰狼,又嚎啕大哭了。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外婆在外面掐了根小草,也能秒哭起來。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愛哭到這種程度,說得上誇張了。

的確,在後來的專家診斷中,這個寶寶的問題正是感覺統合中的觸覺失調。

這就造成孩子的性格過於敏感,當看到外婆掐小草的時候,他的敏感和脆弱兩種情緒會一起出來,把小草的痛感放大,就會忍不住用大哭來釋放情緒。

接下來,我們來列舉一下感覺統合訓練的幾種方式,以及這幾種訓練方式針對性改善的感統失調問題。

01

前庭覺訓練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信息,並做過濾及辨識再傳入大腦。

這樣會使大腦不至於太忙碌,注意力集中。特別是孩子長大以後的視、聽性質學習,前庭覺的影響很大。

前庭覺訓練可以改善:

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聽而不見,久轉不暈;平衡能力差,走路磕磕碰碰;眼睛易疲勞,討厭閱讀;坐無坐相,站無站相;無法安靜,喜歡爬高;笨手笨腳,不聽指揮;心煩氣燥,語言發育遲緩等。

02

本體覺訓練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本體覺好像是身體一個地圖,例如,我們想抬起左手做事的時候不用想左手在哪裡,大腦就自動知道左手的位置了。

本體覺訓練可以改善:

1. 動作協調不良,身體平衡困難,走路容易摔倒。動作記憶差、學技術困難,如穿衣服、扣扣子、繫鞋帶、拿筷子等。體育運動技能差,如不會翻滾、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2. 過分怕黑,在暗處經常不知所措而哭鬧。方向感不強,經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3. 發胖(虛胖)、散漫,站姿、坐姿和看書姿勢不正常(托腮),易駝背和近視;

4. 學習能力低,常有語言、閱讀、聽寫和書寫上的障礙,思維遲滯、記憶不良,音樂課發音不準,與人交談或上課發言時口吃;

5. 挫折感多,缺乏自信,消極退縮,自我形象差。情緒控制能力差,愛發脾氣,較多服從而沒有創造力。

03觸覺訓練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觸覺是指分佈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

通過觸覺,我們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這個世界上的東西。觸覺幫助我們建立自己和他人的邊界。

觸覺訓練可以改善:

偏食、挑食、不愛吃菜,愛吃手或咬指甲蓋,情緒不穩定固執,愛發小脾氣,陌生環境膽小怕黑,粘人愛哭,性情孤僻,緊張、退縮、不敢表現,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者不會和別人玩,愛招惹人,看似聰明卻膽小不敢表現,怕別人觸碰自己,容易吵架,自言自語無法與人溝通,小動作多,坐不住。

學齡期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激發優秀的全腦能力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孩子認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推動力。

大腦的認知活動主要經歷四大階段: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1)注意覺醒階段:信息選擇自動化;

(2)信息接收處理階段:充分統合感覺、符號知覺、記憶、理解等對信息進行加工;

(3)決策階段:大腦反覆思考判斷作出計劃輸出;

(4)執行階段:根據大腦的決策作出說、寫、做等反應。

在認知活動的四個階段中,其中任何一環出錯,都將最終導致信息輸出錯誤。

延伸到孩子學習生活方面,具體表現為:

聽課效率低、閱讀能力弱、記憶力差、寫作業慢、考試粗心、上課不專心聽講、小動作多、做事常常丟三落四、理解能力差、混淆相似字等狀況。

因此,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是培養孩子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提升注意力的訓練主要包括視知覺訓練及聽知覺訓練。

01

視知覺訓練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視知覺能力指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加工能力,它直接影響一個孩子的閱讀、書寫、計算等能力的發展。

因此視知覺能力的好壞可以說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學習效果。

入學後,孩子在學習中80%左右的信息需要通過視覺能力獲得。小學低年段孩子15~30%有潛在的視知覺不足問題。

  • 訓練視覺廣度

視覺廣度是指視覺注意的範圍。訓練視覺廣度可以改善閱讀慢、整體或局部的觀察力不足、找東西慢、視而不見、丟三落四等。

  • 訓練視覺分辨


視覺分辨是指閱讀時眼球能按照一定順序逐字逐行平順移動,並準確辨認字符的能力。訓練視覺分辨可以改善跳行、漏行、跳字、漏字、加字、減少字、認錯字等。

  • 訓練視覺記憶


視覺記憶是視覺再認的能力,此能力是孩子識字寫字的基礎。訓練視覺記憶,可以改善孩子認字慢、寫字錯別字多、丟筆少劃等。

02

聽知覺訓練

聽知覺能力的好壞是孩子上課能否有效聽講的基礎。

有研究表明,聽知覺能力的落後是孩子語文學習障礙的主要原因。曾經有專家做過統計,學生上課時間的 50% 是在聽老師講課,所以孩子在聽知覺能力上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聽課效果。

  • 訓練聽覺廣度


聽覺廣度為聽覺注意力的基礎,聽覺廣度在學習中表現為孩子利用聽覺收集信息的長度。訓練聽覺廣度,可以改善孩子聽不全、聽不清、聽不明白、聽錯、上課接收能力弱等。

  • 訓練聽覺穩定性


聽覺穩定性體現為孩子聽覺注意力的持久性。該能力好的孩子,聽覺抗干擾能力強。在聽取信息時不易分心。訓練聽覺穩定性,可以改善孩子易受干擾、好動不安等。

  • 訓練聽覺記憶


聽覺記憶是孩子對聽覺信息進行編碼保存並回憶的能力。訓練聽覺記憶,可以改善孩子聽課效率不高、背誦能力弱、空間排序弱、心算能力弱等。

結 語

現代的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一個孩子的成長軌跡就是一個家庭的縮影。社會的上升通道也許是越來越窄,普通家庭與富豪之間的鴻溝也許越來越大。

即便如此,這不是自暴自棄,麻木生活,順便推卸責任的藉口。

對4~12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教育究竟要拼什麼?


如果真正希望子女走得更遠、過得更好,就要著眼長遠,重視教育——當然,不是那種純粹為了會考試、得高分的教育。

而是,充分理解孩子的身心發育規律,幫助孩子提升身體動作能力、認知能力、意志能力等,讓孩子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畢竟,這才是孩子未來賴以生存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