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命名的由來和新釋!

敘永縣境原名為“永寧” ,這個稱謂的由來,鮮有知其究竟,在舊志亦未見有註釋。因此,在西南雲、川、貴的"永寧" (名郡州縣者四,名鄉區者一 ——清嘉慶時慶符縣四鄉中有永寧) ,發生的歷史事件,每每糾葛不清,甚至有的張冠李戴,發生謬誤。為了探索川南的"永寧"命名的由來,經查閱有關資料及方國瑜撰寫的古彝族史稿,略有所悟,對其命名的由來作如下探討。

永寧命名的由來和新釋!

川南的永寧,並不見於唐、宋時期,直至元初至元十六年(公元一二七九年) "僉書西川行樞密院咎順招降都掌 蠻夷及其屬百一十人內附"及“以不花行西川樞密院事總兵入川”在"高州、筠連州騰川縣新附戶於敘州等處治道設驛"以後,至元二十五年(公元一二八八年〉將西南番總管府改置"永寧路",領筠連州,州領縣一(騰川)。川南之有永寧。應從此始。

永寧命名的由來和新釋!

永寧命名的由來,雖不見於《元史》但根據上述史實可以斷言,元初在瀘南設路,不命以他名,而以"永寧"二字名其地,實系按當日阿永控制的寧州部分〈北部〉地區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並以阿永和寧州縮寫為永寧,作為路名,以區別於烏蒙、芒部等。這種命名的方式, 正如明代在川南設廳時,以敘州府和永寧宣撫司各取一字名廳的用意相似。

王肖巖

資料來自敘永文史資料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