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都是父母的責任嗎?

90斤剛剛好呢


還真是!

央視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鏡子》,片中的主人公被父母認定為問題孩子,但抽絲剝繭,問題最終的根源還在於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孩子出了問題,一定是父母首先出現了問題。

建議父母都抽空看看,會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接觸到家庭教育之後,我深知,家庭教育的根本在於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孩子,而不是給孩子灌輸各種大道理。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受家庭的影響,我們會發現,愛看書的家長往往也會有一個愛看書的孩子,有禮貌的家長孩子也自然懂禮貌。父母以身作則,希望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這就是教育。

網上還有一句話很扎心: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爸爸愛媽媽!

可見,家庭是否和諧,對孩子也有很大的影響,在一個爭吵不斷的家庭中長大,孩子又怎麼能養成樂觀、自信的好品質!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父母以身作則,相親相愛,孩子一定差不了!


瑞媽談家庭教育


個人覺得,父母的責任是比較大的。孩子的第一位導師就是自己的父母,一開始沒有引導好,後面就會越來越麻煩。怎麼說,比如孩子第一次用手指著你大叫,這個時候那你只是輕輕地說了一下這樣不行甚至啥都沒說,不予理睬,那麼孩子就會覺得這麼做沒有什麼,下次就會變本加厲,因為他覺得反正爸爸媽媽都不會打他,怕什麼?



還有一點,只要當過老師或者身邊有好朋友是老師的人,就能感覺到,其實大部分時候,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的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學校是個乖孩子、三好學生、模範代表,回家可能完全就變了樣,變成小霸王、隨意撒潑。有些孩子在學校給老師的印象非常安靜甚至靦腆,結果老師家訪才發現,在家時學生是個敢抽菸敢打架的人。所以,不能說學校沒責任,老師很多時候都不能做到完全瞭解孩子,怎麼知道他行為舉止哪裡有問題?

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一定要從小就嚴格,不能太過放縱。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


茯苓呀


不要一遇到問題,就甩鍋給父母,這樣挺不好的。

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不是父母的責任,這個還是要分年齡階段和分人的。

不是什麼事都是父母的責任。

低齡兒童,比方說,7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很多問題,一般都是父母的原因。

而大齡兒童、青少年,他們的很多問題,除了跟家庭有關,還跟他們所在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長期的一線教育和社會調研中,我們發現低齡的孩子他們的生活習慣、口頭語、對事情懵懵懂懂的看法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跟他們朝夕相處的照顧者。

這個照顧者如果是父母,他們的言行就跟父母的言行很像;

如果父母在外打工,照顧他們的是爺爺奶奶,他們的言行就跟爺爺奶奶很像。

低齡兒童主要是從父母等親人身上,去模仿去學習的。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個幾歲的熊孩子,那不用懷疑,他家一般都有個熊家長。

孩子很多時候就是父母的鏡子。

所以,家長們一定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在孩子面前肆無忌憚地做不好的事情。

比方說,有些家長喜歡在超市趁人不注意偷拿東西的,如果是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件事,孩子是會學你的!

當孩子大了以後,他們的生活裡除了父母以外,還有同學、朋友。

同學、朋友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跟著狐朋狗友混,那肯定受到的都是不好的影響。

比方說,有些孩子的父母倒是很不錯,但是,孩子卻結交了狐朋狗友,反而覺得父母的正常教育是讓人心煩的。那這種孩子出了問題,就不能只怪父母了。

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把責任甩給父母的。

如果已經成年了,還把自己當個孩子,出了問題還把責任甩鍋給父母,那就不對了。這是巨嬰的典型表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熱點知識推送給優秀的您。

有什麼問題可以發私信給我,願意為您答疑解惑。

謝謝您點贊支持。您的每次點贊和轉發,都是在幫助他人


柳柳很忙


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不能盲目的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完全背鍋。

1、情緒問題要分清指向

某中學一次晚自習意外停電,引發了學生集體燒書、扔書、撕書,學生說這是把心裡很久的怨恨發洩出來。事後,當地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他們其實早就想這樣做了,停電不過是情緒發洩的導火索。因為當地許多學校都存在補課現象,
該校只有週日上午放半天假,那半天時間只好用來睡覺。學生的心裡早就產生了不滿,停電只是給了他們一個發洩情緒的機會。之後呢?當然還是繼續回到教室,上那似乎永遠也上不完的晚自習。

像這種有指向的情緒問題,責任當然在學校教育。

小A讀四年級,每次心情不好都會拒絕上學。班主任多次與小A溝通,他依然我行我素。後來,學校請來了社工,在社工與小A建立了良好的輔導關係後才得知,小A覺得不上學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據瞭解,小A爸爸在家經常大聲說話,也會發脾氣。孩子覺得這樣很酷,所以開始模仿父親,鬧情緒後不上學。

這種情緒問題,表面看可能是學校的,實際是家庭教育問題。

關於情緒,不能盲目歸因。

2、品行問題社會教育有責任。

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古有孟母三遷,今有題主談到的“各種行為問題,不符合社會的品德問題”,社會也是脫不了干係的。社會教育滲透力強,獲取容易,善惡不明顯。

你可能會說,孩子小我保護得也好,怎麼可能受到來路不明的“社會教育”?

  • 打開電視,裡面出現的每一幀畫面,都是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價值觀。

  • 帶孩子逛街,人與人之間的禮讓、叫罵,衛生問題,排隊現象、行人舉止都是社會教給孩子的社會規則。


  • 當你忙得腳不沾地,孩子吵著鬧著要你陪著玩的時候,你塞給他一部手機,這時候社會教育就上線了。

  • 帶孩子在遊樂場玩耍時,兒童間的交流,家長之間的差異展現……

每一分每一秒,社會教育都滲透進了孩子的教育過程。

當你得意的感嘆:

孩子怎麼這麼聰明!還沒有教他的新事物,他居然已經學會的時候,你所不知道的是,他除了會這個,還在你不知道的時候還學會了很多你不想接受的東西……

無論孩子的負面表現來自於何方 ,正確歸因、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關注優育說,關注兒童學習力,探討學習方法。


優育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一說孩子各個階段的發展。7歲以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經過充分的發育,學習能力顯得特別的強。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情況。直接上圖舉例說明:

這個階段孩子已經開始模仿別人的動作和行為。孩子是最先接觸的人是家長。他第一個要學習的人也是家長,所以有這麼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如果家長不講衛生,孩子也會不講衛生;如果家長愛罵人,孩子也愛罵人;如果家長愛讀書看報,孩子也愛學習;如果家長客客氣氣和人說話,孩子也會非常有禮貌;家長愛抱怨,愛指責別人,孩子也會愛抱怨指責著別人。

孩子的情緒問題,首先就是來自於家長的傳導。一些行為多半也是在家長的影響下,都已經被粘上了某種色彩。



可以這樣說,孩子在七歲以前都在家庭中長大,別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微小。如果這個時候就已經形成了一些不良行為的話,以後就是進了學校,影響也是非常小的。因為我們中國的學校的導向是教學成績而不是學生的品德培養。雖然學校設有德育處,實際上,只是負責處理糾紛的地方,並不負責對孩子品德的培養。

孩子在學校受到的影響實際上微乎其微。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有時候甚至比不過他的同伴,更比不過他的家庭。

因為我們中國對老師的約束實在是太大了。沒有哪個老師敢離開那個方方正正的教室對學生進行什麼樣的教育,而在教室裡面,空間有限,所見有限。雖然我們可以藉助於多媒體,但是體驗式的課程卻進行得非常的少。我們需要知道,語言的力量有時候真的是非常微弱的。當語言被作為最主要傳到知識的工具的時候,它的有限力應該要被認識到。

學生最有感受的都是在社會生活中學來的。沒有什麼比鮮活的生活更能夠吸引人。


教育之象


我覺得這個大部分是父母的責任,如何都是推脫不了的。不是有句話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嗎,父母要教孩子的就是這些,不是說言傳身教嗎,傳的就是這些。不是說三歲看大嗎,“三歲”階段就開始抓這些。


各種行為跟品德問題,都是一路上累積出來的,所以平常不要隨意放過,原則性的問題,底線問題一定不要隨意放過,孩子的童年,父母儘量陪在身邊,多關注孩子,瞭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幫助孩子解決困惑,讓孩子心無陰霾一路晴天,如果父母都做不到關注自己的孩子,那麼不要指望任何人,賺在多的錢,有可能換來一場悲劇。

這個社會風氣的確很不好,這是我們所不能改變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們的孩子教好教強,讓我們的孩子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很強的生活生存能力,可以很好的適應社會,即使遇到困難,也能積極去面對,即使傷心難過,也能很快振作。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是一位寶爸寫的,我覺得說的很好,說:孩子小的時候,根本沒有放鬆的機會。真的很有道理,不過很多人不以為然,很多人覺得小孩子,最好敷衍了,一些小細節,根本不在意,他們卻沒有意識到,等孩子長大了,不,不用很大,童年時期過完,孩子的自主思想就非常的明顯,父母想管都管不了了,沒機會了。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媽媽,但在這一方面,我卻很強烈,我孩子一個兩歲一個九歲,我覺得孩子童年階段,就是我無煙的戰場,我將全力以赴,奮戰到底,不僅僅是吃飽穿暖,重要的是教育,教育,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學習,給他們最好的言傳身教。等到孩子大了,那才是我放鬆的時候。


囉嗦育兒


孩子的自身修養的培養以及生活技能的培育,都需要有家長的參與指導。隨著人們對心理學知識的深入瞭解,發現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方式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是持久性的,會延續到孩子成年後。

很多父母學習到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以後,都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改變自身存在的問題

然而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都是因為父母的錯誤導致的嗎?尤其是對情緒的控制問題?



進行過心理諮詢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孩子的身份來諮詢和父母相關的事,雖然他們有的已經成年工作或者已經為人父母,但是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個孩子。其中可以看出,父母和孩子的依賴關係是非常強烈的。

同時又讓人沉思,一定是父母做的一切才讓他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嗎?

比如說,諮詢者中有一位到適婚年齡的人,在談及父母時,會習慣性運用年幼時的思維方式來描述對父母的情感,並且從意識層表現出對父母的依賴。



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一、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事情都是由父母包辦的,這種無微不至的幫助,讓孩子產生了依賴性。即使是已經成年,卻還是極度依賴於父母。

二、長大後有了自主的能力、可以在生活中獨當一面的時候,仍然選擇依賴於父母,拒絕精神上的成長。



所以一個人情緒或者道德上產生的問題,並不都是父母的錯。作為孩子可以依賴於父母,埋怨父母的不周到,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主動的去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也許會有人產生疑問,一個被父母過度控制、從不知獨立為何物的人,該如何做到對自己負責呢?這個過程並非容易,需要有專業的心理醫生的幫助,對自己和父母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當一個人瞭解了自己的家庭關係,以及自己是如何變成現如今的狀態的,就可以慢慢走向成長

《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理奶爸


不是什麼事都是父母的責任,但父母要負絕大部分責任。當然排除那種先天基因帶過來的問題,比如自閉症。不可否認社會環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決定孩子行為品格、道德情商、情緒管理的形成取決於家庭。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在孩子還不具備辨識能力的時候,靠的就是模仿父母和身邊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就是家庭,而這個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思想品格直接影響孩子的三觀及未來走向。低齡兒童,比方說,7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很多問題,一般都是父母的原因。孩子是最先接觸的人是家長。他第一個要學習的人也是家長,所以有這麼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低齡兒童主要是從父母等親人身上,去模仿去學習的。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個幾歲的熊孩子,那不用懷疑,他家一般都有個熊家長。 孩子很多時候就是父母的鏡子。

而大齡兒童、青少年,他們的很多問題,除了跟家庭有關,還跟他們所在的社會環境有關係。當孩子大了以後,他們的生活裡除了父母以外,還有同學、朋友。 同學、朋友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跟著狐朋狗友混,那肯定受到的都是不好的影響。

有一個分析是這樣分配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比例,分別是60%、25%和15%。 也許這個比例不一定適用每個人,但是家庭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為人父母者,如果想孩子成人、成材,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教育。


積極家庭教育


肯定不全是父母的問題,一個人存在的問題,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都有關係。都說環境塑造人,孩子所處的環境,從上學開始,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孩子的行為也會受看到聽到的社會現象的影響,當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很重要。

一個孩子的性格和行為,遺傳和基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後天教育也可以降低遺傳的影響。家長的言傳身教當然會對孩子起到示範作用,但家庭所處的整體,包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可能改變孩子。

孩子的情緒,父母一是要做好引導,二是要注意自身的情緒,做好示範。對孩子在外面受到的影響,要注意觀察,並適當引導。

總之,一個人的情緒和行為,有較為複雜的成因,父母有影響,有責任,但不能左右。


嘟嘟寶貝


①孩子(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存在的問題與發展的任務。問題的解決和任務的順利完成會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性格特徵,反之會在以後出現相應的問題。

而這個過程中良好的家庭氛圍與成長環境至關重要,能否給孩子發展提供相適應的環境,取決於家庭氛圍!

②當然個體先天會有差異性,但所有先天的差異在後天的表現還得看後天的成長條件,能不能表現出來!


③道德屬於社會規範的內容,屬於“習得”範疇,看其周圍的學習對象,除了家庭,還有周圍的朋友,社區、學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