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上將近兩萬人評分,高達9.5分?

愛--雨天


電視連續劇《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對海瑞說到:“所謂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實指江山,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諺雲:“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這是嘉靖海瑞著名的江山論,在劇中最後一集,可以說是對本劇的一個總結,《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從服裝道具、臺詞、演員表演、鏡頭、剪切等各方面都做的非常精緻,說他是古裝劇的標杆一點也不過分,不僅如此,劇中所表現的大尺度的政治權謀更是深入人心。反觀現在出的古裝劇,服裝道具不專業就不說了,劇情拖拖塔塔,演技扭扭捏捏,這麼多年還真沒出過高質量的片子。但是觀眾卻看的津津有味,楊冪、趙麗穎憑藉《三生三世》《花千骨》等劇都被捧成了花,像她們那麼努力那麼勤奮,一年可以拍十幾部戲,把一眾觀眾感動的劇哭死,這讓那些一年拍不了一部戲,甚至好幾年打磨一個角色的演員怎麼比,根本比不了,你演的再好你不性感,你不帥有什麼用,你拍的再好,再精緻,劇情再有深度有什麼用,誰看?什麼古裝劇歷史劇,沒有卿卿我我、兒女情長,沒有美女鮮肉,根本沒有市場,所以全部套上青春偶像劇的裡子才是正道。

大明王朝1566之所以收視率低下,就在於生不逢時,拍出來時,湖南衛視立馬拍下版權獨家播出,可是沒算對風向,《一起來看流星雨》等青春偶像劇風靡大江南北,這個時候談古裝歷史政治權謀那就是土的掉渣。時至今日,隨著觀眾審美乏味,觀影水平提高,以前被埋沒的不少經典都被扒拉出來,甚至幾十年的三國演義都被輪了一遍又一遍,沒辦法,想看好劇國內現在這環境造不出來,總不能光看國外的吧。《大明王朝1566》的崛起就順其自然了,張藝謀的《英雄》不也才平反嗎!話說英雄真是經典!

下面我羅列一些《大明王朝1566》裡面的經典臺詞,臺詞是一部劇的靈魂,愚以為這部劇光靠臺詞就可以封神。在這部劇中,你可以窺視人心,洞察人性,瞭解封建王朝腐敗的裡子,甚至可以窺探中國上下古今。

這個世上,真靠得住的就兩種人,一種是笨人,一種是直人。笨人沒有心眼,直人不使心眼。

——嘉靖帝《大明王朝1566》

任何人答應你的事都不算數,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數。

——嘉靖帝《大明王朝1566》

裕王:大明朝誰是賢臣?嘉靖:沒有誰是真正的賢臣,賢時用之,不賢黜之。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查查,其民缺缺,人執迷也,其日故久’,是寬亦誤,嚴亦誤,豈百姓迷哉,朕亦迷也,爾等不迷乎?”

——嘉靖帝《大明王朝1566》

都說人不如舊衣不如新,可在朕看來,衣服和人都是老的好,衣服舊了貼身,人舊了貼心啊。

——嘉靖帝《大明王朝1566》

三思就是思危 、思退和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是“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是思變。

——呂芳《大明王朝1566》

文官的衣服上繡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繡的是獸。披上了這身皮,我們哪一個不是衣冠禽獸。

——鄭泌昌《大明王朝1566》

有些事不上秤沒四兩重,上了秤一千斤打不住。

——楊金水《大明王朝1566》

這大明朝能呼風喚雨的只有一個人,就是皇帝。能遮風擋雨的也只有一個人,就是我。

——嚴嵩《大明王朝1566》

這人啊,熬一天不累,熬十天就累了;小心一年不難,小心一輩子就難了

——嚴嵩《大明王朝1566》

聖人的書是用來讀的,用來辦事百無一用。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

做事情,不問能不能做成,要問應不應該做。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裡。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死一萬人是個數字,死十萬人百萬人也都只是個數字,你和我都擋不住啊。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劇中此話說於嚴黨決堤淹田那段

世間萬事萬物都只有一個理,各人站的位置不同,看法不同而已。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歸邙山,我之後,君復傷,一曲《廣陵散》,再奏待芸娘!

——沈一石《大明王朝1566》

我大明擁有四海,倘使朝廷節用以愛人,使民以時,各級官員清廉自守,開絲綢、瓷器、茶葉通商之路,僅此三項即可富甲天下,何至於今日之國庫虧空!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

——沈一石《大明王朝1566》

小閣老,你知道奸字怎麼寫嗎?是一個女字加一個幹字!就在昨天,你都已經娶了第九房姨太太了!"

——高拱《大明王朝1566》

我感覺這是一個笑點哈哈

浮過夏水之頭而西行兮

回首不見故都之門牆

懷伊人難訴我心之哀傷兮

路漫漫不知歸於何方

借風波送我與江水之間兮

水茫茫天地一流殤

《大明王朝1566》

有時候啊,最親的不是父子是師徒。兒子將父母之恩視為當然,弟子將師傅之恩,視為報答。(士為知己者死。)

《大明王朝1566》

二十年來他不再上朝,也不再集體召見甚至是內閣的閣員,每日更多的時間都在練道修玄,美其名曰“無為而治”。有幾人知道,他已經悟到了太極政治的真諦——政不由己出,都交給下面的人去辦、去爭。做對了,他便認可;做錯了,責任永遠是下面的。萬允萬當,不如一默。任何一句話,你不說出來便是那句話的主人,你說了出來,便是那句話的奴隸。讓內閣說去,讓司禮監說去,讓他們揣摩著自己的聖意去說。因此,像這樣的年度財務會議,自己必須清楚,每一條決定最後還得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施行。虧他能想,也不出面,只在隔壁用敲磬聲來默認哪一項能夠批紅,哪一項不能批紅——過後即使錯了,也是內閣的錯,司禮監的錯。

——劉和平《大明王朝1566》

劉和平這段話,可以說是對嘉靖很好的詮釋了。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劇,沒有之一。其中嘉靖與海瑞那段江山論是真的經典,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汗毛都起來了。劇裡面人物的表演都是無可挑剔的,我最喜歡的就是胡忠憲和嘉靖還有沈一石,沈一石是真的印象深刻。





漢南先生


因為實至名歸。

雖然在我眼裡,這部歷史劇仍然屈居於《走向共和》之後,但與《北平無戰事》一同構成了關於古代歷史劇”貪腐與權力“問題的極佳佐證,堪稱雙壁。這兩部戲最好是合起來看,合起來看就是一部戲。

與這個問題下其他答友關注這部戲的演員演技、臺詞、服裝設計、舞美等不同,我看歷史劇,就是看政治。

我說的政治,並不是時下流行的那種官場厚黑學成功學一類,不是那種所謂的怎麼做人之類的庸俗的政治。而是政治的哲學,政治的本質。

政治的本質是什麼?施密特說,政治就是劃分敵友。毛主席說,政治就是把自己這邊多的人搞得越來越多,把敵人那邊的人搞得越來越少。兩個意思是一樣的。

但在中國歷史上,貪腐和反貪腐,卻似乎一直是政治最重要、最核心的表現形式。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普通老百姓,一談古論今,總是會談到清官和貪官。似乎只要解決了清官和貪官的問題,政治就清明瞭,社會就安定了,人民就幸福了。

表面上看,無論是《大明王朝1566》,還是《北平無戰事》,都在談論貪腐的問題。在大明王朝中,海瑞代表的清官體系,與嚴嵩代表的貪官體系進行了驚心動魄的鬥爭,很多人覺得這部戲好看,就是因為這個鬥爭被演繹的十分精彩。

但正如劉和平曾說過:為什麼拍歷史劇一定要拍盛世呢?我就是要拍衰世,拍嘉靖,拍萬曆。

他是要表現衰世的貪腐與反貪腐嗎?非也!非也!

衰世的困境在於,即使解決了貪官,暫時消除了貪腐,政治仍然會衰敗下去。因為,剛才我已經說過了,政治的本質並不是貪腐與反貪腐,而是劃分敵友,也就是政治要走何種路線,國家走什麼道路。

《大明王朝1566》的真正主角,是嘉靖與海瑞,而不是嚴嵩與海瑞。嚴嵩與海瑞的矛盾是貪官與清官的矛盾,這只是表象;只有嘉靖與海瑞的矛盾才是核心的矛盾,即政治的矛盾,即,大明朝往何處去?的矛盾。

海瑞要解決的,難道只是一個小小的貪腐問題?不,是嘉靖朝的改革問題。

因此,片尾嘉靖對太子,也就是後來只當了幾年皇帝的隆慶說:海瑞是賜給你的一把利劍。

因此,隆慶皇帝后來開啟了著名的張居正改革。可惜,《大明王朝》的下部,也就是萬曆和張居正的改革,因為缺乏資金已經沒法拍了。我們估計是看不到了。

看歷史劇,最下等的就是那些戲說,愛情戲;中等的,是陰謀詭計,歷史故事;上等的,是政治和哲學。


danyboy


《大明王朝1566》非常不錯,雖然2007年拍的,但我是今年看的。點評兩個人:

一、嘉靖

明朝嘉靖帝是皇帝中的奇葩,數十年不上朝,但皇權並未旁落,牢牢地攥在嘉靖帝的手裡,嘉靖是個心術特強的人,治大國如烹小鮮。

嘉靖皇帝愛道教愛處女愛煉丹,歷史上的中國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很大,包括道教房中術的影響,古人篤信採陰補陽一說,明史記載,嘉靖年間,嘉靖皇帝留戀美好的皇帝生活,還有那麼多豐乳肥臀的宮女等待朕的垂青,根本不想死,所以,後宮養了一幫道士,用宮女的月經煉製長生不老的丹丸,最後宮女被逼急了,差點用繩勒死嘉靖,這次事件史稱“壬寅宮變”。丹丸其實是毒物,但古人不知,嘉靖也不知,其實歷史上多少皇帝中了丹丸中的汞毒砷而早死,簡單的化學變化,幾種劇毒物質在受熱的情況下,出現不同的形態和顏色,皇帝和道士就認為是大補,甚至可以長生不死,其實銀白色的是單質汞,紅色的是氧化汞,黑色的是硫化汞,全部是毒藥,但至高無上的皇帝吃了幾千年,皇帝短命除了交尾次數太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吃丹丸,明朝著名的紅丸案,所謂紅丸,是“紅鉛金丹”,泰昌帝吃了仙丸而死,後被群臣議論紛紛,懷疑是鄭貴妃投毒。


二、海瑞

帝國是皇帝的,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滿朝大臣皆是貪官,千里做官只為貪,唯有皇帝一個清官。在明朝,除了皇帝而外,還有一個清官,他就是大罵嘉靖皇帝的文臣海瑞,成語“沽名賣直”“賣直取忠”大概來自此人,海瑞這個名字在中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如雷貫耳,有姚批海瑞的文章,被廣泛討論。

海瑞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另類”的清官,海瑞罵皇帝,儘管難堪,但他維護的卻依然是封建體制下的江山社稷。他拼搏一生,卻能最後善終,也讓許多史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道理很簡單,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朱家王朝, 海瑞確實罵得痛快淋漓,直接說嘉靖皇帝“薄於父子”“薄於君臣”“薄於夫婦”,有刺激性的是這一句:“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看不起)

之所以嘉靖能容忍海瑞的謾罵,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海瑞是真正的清官,如果海瑞屁股上有屎,嘉靖早殺了他了。當年,海瑞死後,同鄉蘇民懷檢點其遺物,發現只有竹籠一隻,內有奉銀八兩,舊衣數件。士大夫不忍,湊錢為其買棺下葬。謂曰:

蕭條棺外無餘物,

冷落靈前有草根。


黑法師


2018年9月4日最新的豆瓣數據,《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上已經有5萬多人評分,高達9.7分了。

豆瓣上《大明王朝1566》下面有一句點贊量很多的短評,“中國電視劇不行,缺的不是好演員,缺的是好編劇和導演。”

其實,中國影視劇最缺的是好觀眾。

《大明王朝1566》從收視率撲街到萬眾好評。它驗證了一句話,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這部劇原本是為央視而拍攝的電視劇,但是最終被湖南衛視買下來了。湖南衛視對《大明王朝1566》是給予厚望的,2007年的開年大戲便是《大明王朝1566》。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它的收視率不到0.5。這直接導致了《大明王朝1566》的續集沒人願意花錢拍攝了。

不光《大明王朝1566》,還有一部明朝的電影《大明劫》。《大明劫》絕對是一部中等偏上的電影,豆瓣有4.6萬人評分,平均7.9分。可是這個電影票房極為慘淡,總共452萬。

為什麼現在爛片多,因為能賺錢呀!

扯遠了,現在來說一下《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評分那麼高。(後面多圖,流量預警)

1.首先看演員,這是最直接的。《大明王朝1566》中的演員大多數演技很好,人物形象非常有代入感。

82歲的嚴嵩是47歲的倪大紅飾演的,而演他兒子嚴世蕃的則是張志堅所飾演。那個時候張志堅比倪大紅還大五歲。

嚴嵩:

嚴世蕃:

嚴嵩和嚴世蕃兩個人站在一起毫無違和感。

這是海瑞:

這是胡宗憲:

2.《大明王朝1566》中臺詞寫得非常好,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八集嘉靖親自出來做和事佬,極力的拉攏嚴嵩和徐階,勸說徐階和嚴嵩二人罷手。可是徐階還是想趁著這個機會打倒嚴嵩。這個時候,嘉靖說了這樣話:

“老鼠年年打,年年打不盡。貪官朝朝殺,朝朝有貪官。”“徐閣老,朕交給你一把快刀,你也殺不了許多。”

大明王朝1566 中的沈一石骨子裡是個文藝青年,只是無奈做了商人。即使是當時的江浙首富又如何,說到底,沈一石不過是織造局和嚴黨斂財的工具罷了。正如嚴嵩所說的那樣:

“歷來造反的都是種田的人,沒聽說商人能鬧翻了天。”

呂芳本來是一個太監。從生理上來講,太監本來不是一個正常的人,但是呂芳卻盡力去一個正常人該做的事情,履行自己的職責,儘量去呵護他手底下那些子子孫孫。正如他對馮保說的那六個字:

“思危、思退、思變。”

《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憲對海瑞所說:

“沒有好官,就沒有好百姓。”“你救了一縣的百姓,可自己的老母親七十大壽,卻只能買兩斤牛肉給母親作壽。”“我大明朝府州縣衙,十成有一成是你這樣的好官。我大明的風氣就正了。”

3.故事情節非常緊湊,非常複雜。這部劇不是一次就能看懂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報告題主,現在的評分是9.7,總共50307人評價,其中85.9%的人打了五星,不過,也有0.2%的人打了一星。這個評分目前是豆瓣電視劇類別中的最高分,堪稱國產劇的劇王。

這部劇導演張黎、編劇劉和平,二人的巔峰合作,張黎前有《走向共和》,劉和平前有《雍正王朝》,但是《走向共和》因為碰觸底線處於曖昧不清的禁播狀態,《雍正王朝》因為一屁股坐在帝王一邊飽受知識界詬病。

兩顆恆星交匯於2006年,誕生了《大明王朝一五六六》這部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神作。

從2006年首播,到現在,十一年了,我先後看過五遍,每次看都覺得像是從頭看起一樣,每次都會在細節上有一些新感受。在我看來這部劇最大的作用是細緻入微地揭示了傳統社會的運轉邏輯,這裡麵包括最高權力與官僚階層、最高權力內部、官僚階層內部、官僚與百姓、皇帝與百姓,彼此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借用豆瓣上點贊最多的短評說“據說《冰與火之歌》中的權力鬥爭在《大明王朝1566》中活不過三集”,在我看來,《冰與火之歌》加上《權力的遊戲》可能都難以企及這部劇。

演義的是,權欲、物慾誘惑之下,展開的種種爭鬥。讓大家看到

在絕對權力的高壓下,無論身處何位,所有的事情都成為保命要緊與摟錢第一的結果,即使貴為皇帝,也是如此。根子上不對的話,制度建設的再完備也是沒用的,我們還是得呼喚一種基於自由民**主的制度才合適。劇的開頭不就是圍繞國庫虧空,怎麼弄錢給嘉靖修宮殿開始的廟堂之爭嘛。

但是這部劇評分雖高,打分人數卻不是那麼多,比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116378人評價、《仙劍奇俠傳》的78392人評價、《甄嬛傳》的161084人評價,還是差一些,要是打分人數能對換一下,這個社會可能會更好。


何殊我


大明王朝這個得分是應得的,雖然是高分劇,但我還是認為它可惜了。

《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1月8日在湖南衛視首播,可以看出這算是湖南衛視的開年大戲了,對其重視程度不言而喻。但是這個劇的收視是如何呢,當年湖南衛視收視率不到0.5,可謂是慘敗。如此優秀的電視劇創造了這種收視率該怪誰呢?

許多人都覺得正因為《大明王朝1566》的收視率不理想才使湖南衛視走上了雷劇的道路。那些所謂的雷劇上映後網上無論吐槽的有多慘,收視率依然堅挺,裡面的流量小生小花依然有粉絲捧著。《大明王朝》這種好劇現在好多人知道很多都是因為高分劇推薦或者朋友推薦什麼的,這種流傳度還是比不過雷劇,這也是我說他可惜之地。


樂活鹽城


對豆瓣評分一直還是比較尊敬和信服的,高分推薦的中外影視作品的確佳品多多,頗具參考價值。

但是,對於『大明王朝一五六六』如此高分,我非常不解,整片晦暗,壓抑,全片幾無『亮點』,揪住一個『土地兼併』的主題,反反覆覆來來回回磨磨唧唧地折騰,劇情太單薄,無力,人物太蒼白,固化。『大明王朝』一劇,導演和演員陣容在國內數一數二,表演一流,輸在劇本,立意和層次上……

『走向共和』,『懸崖』,『雍正王朝』,國產劇前三甲,當之無愧,『大明王朝一五六六』與之一比的話,差得太遠。


蕭十一瀾


在我的眼裡談得上是精裝歷史劇只有兩部,一部是《大明王朝1566》,一部是《走向共和》,導演張黎憑藉這兩部正式封神,普通觀眾靠著這兩部瞭解到了不一樣的歷史,而《大明王朝1566》在歷史劇中的地位就大概和《萬曆十五年》在研究歷史中的地位差不多。不好意思扯遠了,下面就拋開豆瓣來說說《大明王朝》為什麼能有這麼高的評分。

將歷史和政治結合在一起

《大明王朝》開啟了歷史劇一種新的表達模式,就是將歷史和政治完美的契合到了一起。第一遍就說看懂的觀眾不是天才就是不懂裝懂,因為《大明王朝》裡面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動作後面都有著很深的政治意義,一集的內容深度可能比別的歷史劇一部的深度還深。

我舉個例子,開篇第一集是以杖殺欽天監官員周雲逸開頭,緊接著就是內閣和司禮監在西苑就一年的國庫開支談論起來。就這麼簡單的一集如果非要談論起來大概需要三千字朝上,因為那裡面每個人說的話其實都有著許多含義,篇幅所限我只能截圖列出來,感興趣的可以看看,看完一定會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說《大明王朝》看幾十遍都不一定懂。


實力派演員的傾情貢獻

如果一部電視劇僅僅靠內容堆肯定是堆不起來的,更重要的還是還要靠演員的演繹,這部戲裡面的許多演員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因為他們演的實在是太好了。

陳寶國老師的嘉靖帝

黃志忠老師的海瑞


倪大紅老師的嚴嵩

王慶祥老師的胡宗憲


王勁松老師的楊金水

趙立新老師的沈三石


這些人將角色真的是演成真的了,他們簡直就是戲中人,和他們相比那時候的育良書記顯得都太弱了,可以說張黎導演的眼光的確還是可以的,他選的這些人撐起了這部內容優良的《大明王朝》。

除此以外如果具體考慮到豆瓣,可能真的和許多朋友說的那樣豆瓣上許多評分的人其實都是跟風評論的,但其實在我看來只要看過再去評論那麼9.5分這個高分《大明王朝》的確是當的起的,至於為什麼不給它十分,那是因為怕它驕傲,各位如果對明史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歷史十二郎


作為一部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5分的神劇,不克不及不說本劇的成功在於,演員們高深的演技和劇情的超卓。

1565年,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此時距離這位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去世只要一年了。這一年國庫還是空虛,官員俸祿也繼續被欠發很多年。即便在這類內憂內鬨(北有蒙古、南有倭寇)的狀況下,嘉靖帝仍然懇求內閣從抄沒嚴世藩、羅龍文等嚴黨家產所得的三萬兩黃金、六百萬兩白銀中,撥出三百多萬兩用於建築本身心心念之的萬壽宮和仁壽宮。“《治安疏》事宜”的產生,不是一個突兀的存在,這與一貫深植於海瑞心中的“以平易近為本”思惟極有關係。與嘉靖帝與群臣們的“以平易近為本”不合,海瑞呼籲“以平易近為本”,與自朱元璋末尾封建王朝愈來愈嚴重的“皇帝獨裁”不合,海瑞呼籲的是“君臣共治”。被海瑞批的這麼慘,嘉靖是如何評價海瑞的呢?八個字“無父無君、棄國棄家”。但縱使多麼,嘉靖生前也沒有判處海瑞去世刑,並經過過程遺詔讓本身的兒子把海瑞從錦衣衛的詔獄中放出來。嘉靖想的是“你海瑞相當比干,可我卻不是紂王,殺了你、反而是黑了我成全了你”。看汗青劇,最劣等的就是那些戲說、愛情戲;中等的,是詭計詭計、汗青故事;上等的,是政治和哲學。


回憶記憶中的歷史


中國第一生猛公務員:海瑞!

斷斷續續十來天,終於第一次把46集的歷史正劇《大明王朝1566》看完了。作為一部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6的神劇,不得不說本劇很對我胃口,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和劇情的精彩讓我茶飯不思,尤其是剛開始看的8月19號和20號,搞得我的微信運動記錄都分別只有0步和19步。

看本劇之前,我只知道海瑞跟北宋的包拯一樣以清廉公正著稱,一個叫海青天一個叫包青天,此外,當時的大明百姓還稱海瑞為“包公在世”。

看完本劇之後,對比之下,我感覺海瑞遠比包拯生猛多了。海瑞不應被評價為包公在世,海瑞不是包拯清廉公正的簡單重現,而至少是包拯迭代升級後的2.0。因為包拯只是懲處欺壓百姓、驕橫跋扈的官僚與權貴,而海瑞可是直接奔皇上這個麻煩的根源去了。當然,同樣作為皇帝,宋仁宗的形象遠比嘉靖帝好多了,所以,包拯與宋仁宗的君臣關係也遠比海瑞與嘉靖的君臣關係和諧。

1565年,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此時距離這位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去世只有一年了。這一年,國庫依舊空虛,官員俸祿也連續被欠發很多年。即使在這種內憂外患(北邊蒙古俺答、南邊倭寇)的情況下,嘉靖帝依然要求內閣從抄沒嚴世藩羅龍文等嚴黨家產所得的三萬兩黃金六百萬兩白銀中,撥出三百多萬兩用於修建自己心心念之的萬壽宮和仁壽宮。

年底,萬壽宮仁壽宮終於修建完畢,為博嘉靖帝歡心,內閣要求所有京官給皇上上賀表。在群臣都上賀表的情況下,海瑞竟一反眾態地上了個“衰表”。猛人海瑞,便是憑著自己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在中國兩千年的漫漫封建王朝史上閃耀出耀眼的光芒。

海瑞的生猛,不僅在於他竟敢獨樹一幟地不給皇帝喬遷新居喝彩,更在於他直接在奏疏裡開罵嘉靖帝。

其一,當時,由於民生凋敝,嘉靖帝雖還沒死,民間就已有“嘉靖嘉靖家家都窮得很乾淨”的說法。惡搞皇帝年號在古代是個重罪,民間自己私底下說說也就算了,而這個海瑞,竟然敢把這個寫進直呈嘉靖帝的奏疏裡。

要知道,這可是在牌位順序是“天地君親師”的封建王朝,而非執政口號是“為人民服務”的當代。即使是在450多年後的現在,你敢想象在北京的一個正處級公務員在寫給直呈黨中央的內參裡曲解國家領導人的名字麼?肯定不敢吧?所以說,海瑞的這個奏疏不僅是摸了老虎屁股,還狠狠地抽了幾下。

其二,直接開罵嘉靖帝做得爛,不僅皇帝當得爛,父親丈夫等其他角色也當得爛

我把海瑞在《治安疏》裡的原話粘貼一下,不用翻譯,大家應該都看得懂。

“(陛下)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馳矣。數行推廣事例,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於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自陛下登極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

怎麼樣?在這種描述之下,嘉靖帝是不是以一副夏桀第二、紂王第三的形象呼呼躍然筆上。

其三,海瑞不僅說不光是我海瑞一人看你嘉靖不爽,還說天下所有人都看你嘉靖不爽很久了,大臣們都知道這事,只要你嘉靖知道這一點,就還算是不笨。

原文如下: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謂愚。”

如果把古代諍臣批評皇帝的奏疏排個名,海瑞的《治安疏》可以當之無愧的名列榜首。《治安疏》裡更多生猛的批評我就不摘抄了,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去網上搜一下“治安疏”找來看看。

“《治安疏》事件”的發生,不是一個突兀的存在,這與一直深植於海瑞心中的“以民為本”思想極有關係。與嘉靖帝與群臣們的“以君為本”不同,海瑞呼籲“以民為本”;與自朱元璋開始封建王朝越來越嚴重的“皇帝獨裁”不同,海瑞呼籲的是“君臣共治”。

當然,猛人海瑞不是一下子就蹦出來的。在之前的南平教諭、浙江淳安知縣和江西興國知縣任上,海瑞就早已表現出不與官場濁流同流合汙、屢屢以下抗上的猛人姿態。海瑞到哪裡任職,哪裡的官員系統就頭痛到哪裡。

被這位猛人批得這麼慘,嘉靖是怎麼評價海瑞的呢?八個字,“無父無君,棄國棄家”,也是犟嘴的厲害。但縱使這樣,嘉靖生前也沒有判處海瑞死刑,並通過遺詔讓自己的兒子把海瑞從錦衣衛的詔獄中放出來。嘉靖想的是,“你海瑞想當比干,可我嘉靖卻不是紂王,殺了你,反而是黑了我成全了你”。

所以,即使有著二十多年不上朝、讓奸臣嚴嵩把持朝政二十年和“皇帝不當當道士”的諸多黑歷史,嘉靖在史書上的形象也沒有惡化成隋煬帝、宋徽宗那樣,沒殺大不敬的海瑞應該是個加分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