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引言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Know your status”,知道你的感染状况)。

艾滋病知识知晓是感染者正确看待和预防感染的前提,本篇为你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流行现况,病症、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HIV与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攻击免疫系统,削弱人体对感染、癌症的监视和防御系统。随着该病毒破坏和损害免疫细胞功能,感染者免疫系统逐渐出现缺陷。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指HIV感染的最后阶段,视感染者个人情况可在受到感染后发病,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临床症状。

HIV感染者多长时间会发展成艾滋病患者?

由HIV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患者的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如果没有获得相应的治疗,大部分HIV感染者在感染后5-10年内出现艾滋病病毒相关疾病的体征。

但是,从HIV感染者到诊断为艾滋病的时间也可以是10-15年,甚至更长。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1)性传播

HIV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HIV可通过与感染者发生未保护的性交(阴道交或肛交)和口交。

(2)血液传播

输入被HIV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介入性医疗操作。

(3)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孕妇,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传播给婴儿。

(4)其他

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由于HIV在离体的状态下抵抗力很弱,经食物、水、昆虫或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亲吻、拥抱、握手或者互用个人物品、共同用餐或饮用水等一般性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HIV。

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的症状取决于感染阶段。

①在最初感染的前几周,可能毫无症状,或出现发热、头痛、皮疹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②随着病毒逐渐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其它体征和症状。

如: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和咳嗽等。

③若不加治疗,可能会发生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和癌症(如淋巴瘤和卡波西肉瘤)等严重疾病。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但是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如果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IV体内水平,减缓其疾病进展过程。可以使感染者保持劳动能力,可以延长生命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一)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①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避免多个性伴侣;

②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注意,避孕套的保护作用并非100%;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二)预防经血液传播

①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②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三)预防母婴传播

①孕前及产前检查。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近年来,通过检测并诊断报告的感染者中,每100个就有90个以上是经性途径感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感染者因没有接受检测并不知晓自己感染状况。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通过检测可以尽早发现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早发现才可以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早检测早发现,才可以更好采取措施,如使用安全套和开展抗病毒治疗,即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进一步侵害,也保护性伴侣,避免艾滋病进一步传播。

有关艾滋病检测的更多知识,将在下一期微信作详细介绍。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1.世界卫生组织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4.《卫生检疫学》

5.《传染病学》第八版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供稿: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 深圳海关

抗击艾滋 共享健康——知艾防艾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