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养龙司镇高硐村:老邬种的刺梨挂果啦

今年,他家15亩刺梨初挂果,摘得鲜果2000多斤,毛收入5000多元。尝到甜头的邬忠仁很快就做出决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将剩余5亩地全部种上刺梨,并购买了2头肥猪、3头猪崽,主动向村里申请退出贫困户队伍。

息烽养龙司镇高硐村:老邬种的刺梨挂果啦

2012年,因老伴患腰椎骨结核病,邬忠仁曾四处筹钱,携老伴到贵阳、遵义、息烽等地求医治病,花去医疗费20余万元,欠下债务10多万元,一家人陷入贫困。

邬忠仁家里有20亩地,种的都是玉米、辣椒、蔬菜等传统农作物,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最终剩不下几个钱,再加上老伴每月200多元的药费,更加重了家庭负担。

2016年,养龙司镇引进了贵州引力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高硐村种植刺梨3000亩。

在该公司带领下,邬忠仁毫不犹豫,将自家的大部分土地种上了刺梨树。

“跟着公司干,不用自己掏钱,更不用担心市场问题,大家都很乐意。”邬忠仁乐在心里。

为带动更多百姓参与刺梨种植,养龙司镇党委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远程教育、板凳会等形式,与群众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好处,分组逐户动员,再整合推进。算清刺梨种植增收账,打消群众顾虑。

息烽养龙司镇高硐村:老邬种的刺梨挂果啦

公司总经理洪玉波对刺梨管护进行技术指导

“群众最关心的还是利益联结机制。”贵州引力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玉波介绍说。

为了形成企业、村集体、农户抱团发展、利益共享的发展布局,该村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群众用土地入股,并负责按标准统一栽种,占收益的70%;公司免费提供种苗、肥料,负责技术把关、田间管护、市场销售,占收益的20%;村集体负责发动群众、协调矛盾纠纷,占收益的10%。

邬忠仁算了一笔账,他家20亩刺梨在2020年全部达到盛果期,平均每亩地种植刺梨90株,每株产果30斤,按照每斤2.3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年产值将超过12万元。“同时,我还担任贵州引力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护员,每年有7200元工资,刺梨全部投产后,一年就可以把债务还清。”

今年,邬忠仁将电话资费从以前的无保底消费换成每月98元的无限流量套餐,每天在网上学习刺梨种植、管护、市场营销等知识,随时将所学所想微信朋友圈,与其他农户和公司管理人员一起学习。

息烽养龙司镇高硐村:老邬种的刺梨挂果啦

高硐村种植的刺梨

“刺梨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D、氧化物岐化酶等多种营养成分,鲜果可制成刺梨精粉、浓缩汁、原料药、刺梨酒、护肤类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好。”谈到刺梨,邬忠仁俨然成了半个专家。

如今,像邬忠仁一样,在高硐村积极参与刺梨种植的农户达358户1392人,共计入股土地2975余亩,实现11个村民组产业全覆盖。

“初步估算,到2020年,高硐村刺梨全部挂果后,刺梨年产量预计达400多万斤,年产值800万元以上。”养龙司镇党委书记韩远勤介绍说。

养龙司镇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总体要求,今年引进12家经营主体,在全镇17个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63万亩,带动1490余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其中低收入户172户,实现全镇所有村产业全覆盖。

息烽养龙司镇高硐村:老邬种的刺梨挂果啦

刺梨

今年以来,息烽按照“3+N”产业发展模式,以葡萄、吊瓜、刺梨为主导产业,茶叶、柿子、李、柑橘等为特色扶贫产业。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2.91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1%。

主办:息烽县新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