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足球人口的背後是一場戰爭 足球vs傳統觀念

在昨晚的亞足聯年度頒獎典禮上,中國足球收穫頗豐。中國足協獲得亞足聯草根足協激勵獎;前亞足聯副主席張吉龍獲得亞洲足球終身成就獎——“亞洲之鑽”獎;中國女足主力前鋒王霜更是一舉斬獲亞洲足球小姐大獎。

增加足球人口的背後是一場戰爭 足球vs傳統觀念

草根足協激勵獎是對中國足協一年來大力發展草根足球、積極增加中國足球人口的表彰,中國足協連續兩年拿到這個獎項實屬不易。中國足球已經16年沒有打進世界盃了,足球在中國儼然成為大眾的談資和笑柄。不錯,現在的中國足球水平確實低下,但這背後最大的原因竟然是教育而非足球本身。中國足球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是人才匱乏,足球人口少得可憐,中國有13億人口,但中國足球人口又有多少?

增加足球人口的背後是一場戰爭 足球vs傳統觀念

中國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投入是全世界最大的,為了孩子能考上好學校,父母會給孩子安排不間斷的各種課外班,有些父母甚至辭掉工作陪孩子讀書。由於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讀書考學幾乎成為每個青少年唯一的選擇。相反在東歐國家克羅地亞,家長們認為足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這個只有400萬人口的國家因為在世界盃中獲得亞軍而名聲大噪,克羅地亞駐華大使奈博伊沙·科哈羅維奇是這麼說的:”第一,可能中國社會普遍認為在足球或其他運動上花時間不利於實現其他教育目標,但我們不這樣想。我們認為運動和教育的其他領域是互補的,共同促進年輕人的發展。克羅地亞所有家長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衡好一天的學習和體育鍛煉。一個太沉迷於書本的孩子可能會被他的同齡人嘲笑,而每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都會希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運動是培養年輕人的重要環節,家庭、學校和體育院校都提倡多運動。”

增加足球人口的背後是一場戰爭 足球vs傳統觀念

“第二,運動和足球是重要的社交話題。這些話題主導了媒體報道,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在克羅地亞,人們常說有三種話題在男人們的聊天中被視作禮貌得體的:政治,女人,當然還有足球。有一個老笑話說,人世間只有三件要緊事:疾病、戰爭、足球。與中國相比,克羅地亞對體育運動的關注程度更高,這從教育和社會關注度上就可以體現出來。足球給克羅地亞帶來了30年前獨立時不曾想象過的東西。足球已經成為了我們最鮮明的國家特色之一,紅白格子球衣成了我們國家的重要標識。國家足球隊取得的一連串勝利,已使他們成為最傑出的克羅地亞文化使者。他們的影響力之大,讓足球成為旅遊業之外的又一大國家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