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暖心又便捷:浙江金华出台“分档统筹法”全民医保政策

百姓暖心又便捷:浙江金华出台“分档统筹法”全民医保政策

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浙江金华电 医保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让百姓暖心又便捷”是浙江省金华市医保政策的着力点。11月28日,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召开“分档统筹法”全民医保政策新闻发布会,公布即将实施的“分档统筹法”全民医保政策。

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吕贤通报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及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制度主要内容,他说,近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已经印发了《金华市基本医疗保险办法》(金政发〔2018〕45号),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2018年1月全市统一实施大病保险制度后,全市医保领域又一重大改革项目落地,标志着金华医保从此进入“全民医保”时代。

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周燕祥就“分档统筹法”全民医保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过去,金华各县市间医疗保障水平有差异,部分县市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如果到金华的大医院看病,报销比例低于在当地就医。这就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县(市)的老百姓带来了困扰。而现在,这一烦恼将成为过去式。

吕贤介绍道,新政概括起来有五大特点:全域统一、城乡统筹、档次可选、公平可及、服务便捷。将实现“全域一体化”,不再区分城镇和农村居民,本地户籍人员和外来人员,全体参保人员的住院和门诊报销待遇通过选档缴费实现城乡一体,让全市群众公平共享都市区改革发展成果。同时也打破了跨县(市)区域就医限制,全市范围内就医报销同城同待,实现医保公共服务全域公平共享,推动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百姓暖心又便捷:浙江金华出台“分档统筹法”全民医保政策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解读这份《金华市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可以发现诸多亮点。

全市无异地,城乡归一体

打破跨县(市)区域就医限制,全市范围内就医报销同城同待,实现医保公共服务全域公平共享,推动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参保人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惠及全民,特别是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县(市)参保人受益更大。同时,打破群体,不再区分城镇和农村居民,本地户籍人员和外来人员,全体参保人员的住院和门诊报销待遇通过选档缴费可实现城乡一体,让全市群众公平共享都市区改革发展成果。

报销一卡刷,跨省不垫付

打破各县(市)医保信息孤岛,2018年12月底前建设完成全市统一的医保信息结算系统,全面实现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报销“一站式”实时结算。

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已实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为全市医保参保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报销服务。

同时,深化人力社保“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全市全域一体化进程,全市医保经办服务将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不分区域、全城同质共享,推动全市一网通办、一卡通办、一站通办、全域通办,提升全市参保人员就医保障获得感和满意度。

转外仅备案,两定可互通

参保人员需转杭州、上海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可以直接到市中心医院、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广福医院办理转院备案。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可采取医院办、电话办、传真办多种备案方式,目前全市跨省就医备案已达8939人次。全市共有127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互通,参保人员凭社会保障卡直接就医、购药。2018年全市直接结算报销金额达138054.55万元。

分档缴费法,提档可提待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分一档、二档、三档三个档次。参保人员参加不同档次,按照权利义务相适原则,缴纳不同标准的参保费用,享受相应标准的医保待遇。

其中,基本医疗保险一档、二档参保人,与原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待遇相当,即在本市内基层卫生院、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在职参保人分别报销95%、88%、85%,退休人员分别报销95%、92%、90%。一档与二档参保人的医保待遇仅是否建立个人账户区别,即一档建立个账,二档不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三档参保人,在本市内基层卫生院、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分别报销90%、80%、75%。

除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参保一档外,劳动年龄段人员可自主选择一档、二档、三档缴费,其他人员(学生、非劳动年龄段城乡居民和领取本市居住证的外来人员)可自主选择二档、三档缴费。鼓励全市参保人提高档次缴费(即原缴三档的,可选择一档或二档)。

门诊增限额,住院提封顶

普通门诊:在市内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就医的,由统筹基金按50%比例报销,市内其他定点医疗机构按20%比例报销。一档或二档参保人年最高报销限额由原1000元提高到3000元,三档参保人年最高报销限额由原750元提高到1500元。

慢性病种门诊:在本市内就医的,一档或二档参保人由统筹基金按80%比例报销,年最高报销限额由原2400元提高为5000元。三档参保人按60%比例报销,年最高报销限额由1200元提高到2000元。住院年最高报销限额一档或二档参保人由原16万元左右提高到30万元,三档参保人由原12万元左右提高到20万元。

签约选点好,基层报销多

家庭医生签约或选定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至60%,慢性病种门诊提高5个百分点,一档、二档参保人达到85%,三档参保人达到65%。

家庭医生签约或选定山区基层卫生院就医的,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至65%,慢性病种门诊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一档、二档参保人达到90%,三档参保人达到70%。

签约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就医的,起付标准由500元下降200元至300元。在基层卫生院住院就医的,一档、二档参保人的报销比例达到95%,三档参保人的报销比例达到90%。

多方共筹资,统分互担责

一档参保人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参保人按规定缴纳。具体缴纳标准由市医疗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二档参保人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年度筹集,以上年度本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缴费基数,按3.6%的比例缴纳,财政补贴按省规定标准确定。2019年个人年缴纳标准1480元(含大病保险基本保费个人缴纳部分)。

三档参保人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年度筹集,由参保人个人缴费和政府财政补贴组成。参保人个人缴费以上年度本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缴费基数,按1.2%的比例按年缴纳。全市个人缴纳标准由市医疗保险行政部门每年公布,2019年全市个人年缴纳标准500元(含大病保险基本保费个人缴纳部分)。

一档(职工)筹资由单位和个人缴费组成,二档和三档筹资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组成,采取多方筹资机制,有效提高医保筹资水平,保障医保基金可持续运行。同时,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全市基金统一预算,统一调剂,统一考核;市、县(市)分级征收,分级核算,分级平衡,分级负责。

企业可减负,个账全部建

全市执行统一的用人单位医保缴费比例,原县(市、区)用人单位医保缴费比例高于全市统一缴费比例的,全部降为全市统一医保缴费比例;原县(市、区)企业单位医保缴费比例低于全市统一医保缴费比例的,仍按原县(市、区)企业单位医保缴费比例执行至2019年12月31日。同时,全部按统一标准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有效提升职工医保获得感和满意度。

个人账户不再区分机关事业、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所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一档的参保人全部按规定建立个人账户;基本医疗保险二档、三档参保人不建立个人账户。

一档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按以下规定按月划入:35周岁(含)以下的,按本人缴费基数划入3%;35周岁以上至45周岁(含)划入3.5%;45周岁以上的划入4%;退休人员按本人基本养老金的5%划入。逐步推进个人账户按缴费年限划入。

有条件的县(市),个人账户可按以下规定按月划入:在职人员缴费年限不满20年的,按本人缴费基数3%划入,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缴费基数3.5%划入,满30年及以上的,按本人缴费基数4%划入;退休人员按本人基本养老金的5%划入。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医疗费用,预防性免疫疫苗费用;用于支付参保人配偶、子女和父母(下称近亲属)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用于支付参保人本人、近亲属缴纳大病保险费用,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外来可参保,困难政府兜

在全市范围内就业的外来人员,由用人单位依法为其参加职工(一档)基本医疗保险,其他领取居住证的外来人员可选择二档、三档参保缴费,享受本市户籍人员同城医保待遇。

本市户籍的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困难学生和市、县(市、区)政府确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政府全额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困难人员住院和门诊报销待遇提升至原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应待遇,实现精准扶贫。

金华保障好,全民参医保

金华市2018年1月全市统一实施“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得到了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金华做法,可供各地借鉴学习”,受到了全市人民的广泛欢迎,实现了大病保障待遇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8年参加基本医保的500.13万人均缴纳了50元基本保费,基本保费缴纳率达100%,选缴保费人数372.2万,选缴人数比例达74%。全市大病保险保费征缴总额12.16亿元,人均筹资243元,是省标准的6倍,全市每年预计将为13万以上大病患者减轻负担达11亿元以上,享受人数、享受金额同比增幅分别达600%、800%,城乡居民实际报销水平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平均提高30个百分点,为2016年全国平均提高13.16个百分点的2.28倍。据统计,全市20万元以上医疗费用的重特大疾病患者人均报销金额达到30万元。

2019年1月全市统一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都市区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全域同城同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水平从原40%至45%提升至55%以上,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水平提升至65%以上,同时,通过“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职工大病医疗综合保障水平最高可从70%提高到95%以上,城乡居民最高可从60%提高到90%以上。

在全市医疗保障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该市加大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力度,实现医保全民应保尽保。2018年全市医保新增参保人数8.848万人,参保人数突破500万人,参保率达99.30%,位列全省第一。(本稿图片由钟路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