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80、90年代,香港歌星很多成名曲都是翻唱的日本歌曲,对此你怎么看?

ad神之手


80年代未90年代时,香港乐坛竞争是最激烈的时代,那时香港乐坛会谱曲的人才比较少,填词大师反而很多,如林夕、黄霑、小美、郑国江等等。

80年代90年代为什么香港乐坛引进了那么多的日本歌曲回来重填词呢?用四个字就能说明「快多好省」。

作曲的人都知道谱曲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就算填词厉害,没好的曲来配词也是白搭。那年代一个歌手不能经常推出新歌来支撑的话在当时那么激烈的竞争年代很容易跌落神坛被歌迷遗忘。

在那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歌手及唱片公司为了多出唱片快出唱片出好唱片也为了省时,纷纷将目光瞄向了日本,当时的日本流行音乐发展的已经很成熟,谱曲的人才非常多,谱的曲也非常好,如中岛美雪创作500余首原创歌曲,谷村新司创作了超过700多首的作品,玉置浩二创作了200多首作品。

日本乐坛出的歌曲曲风比较贴近香港乐坛甚至整个华人大众,相比欧美的摇滚太烈,爵士太难,日本在引进西方音乐的道路上先走了一步,爵士乐的推进为其他类型的流行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这时香港乐坛的音乐人为了快出歌曲就将日本的歌曲拿了过来重新填词,一推出后也是非常的火,这样一而二而三变得整个香港乐坛甚至台湾乐坛都跟风,如张国荣《风继续吹》、陈慧娴《千千阙歌》、邓丽君《漫步人生路》、张学友《李香兰》等等。

中岛美雪、谷村新司、玉置浩二,三位创作大师的作品养活了香港甚至华语乐坛整整30年。不得不说80年代90年代甚至00年代日本音乐对亚洲流行乐甚至全球音乐生态圈的贡献是非常卓越的,出了很多非常经典的歌曲,也出了好多创作大师级人物。

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个关注给个赞鼓励下吧😄





风云人物还看今朝


我相信王杰,毒坏王杰嗓子是谭咏麟和张国荣提出来的,许冠杰及林子祥叶倩文夫妇表示同意,周华健齐秦张信哲任贤齐共同建立了行动委员会,由四大天王来策划具体实施方案,最后由陈奕迅去美国买回毒药,谢霆锋把药倒进饮料中,最后由时任特首曾荫权签署行动命令,杨受成逼着王杰喝下去的。这样行了吗王大哥,全宇宙都欠您的。


放开那个女孩24649681


正常,编曲记得写上人家名字。词曲分离,同词不同曲,同曲不同词,使用任何一样记得给相关作者版权费用。


邻居说A轻点


觉得和那个年代与创作环境有关吧。毕竟古往今来我们的音乐家历史书上一个也没写,古代玩音乐的就没什么地位,不能苛求一下子就暴涨啊


啾唧木目


事实胜于雄辩!


大法只有sony


那是他们的努力吧


明天35411


事实就是这样啊


东京热hh


音乐不分国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