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專業醫學名稱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

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女性高於男性)、受教育程度、腦外傷,遺傳、甲狀腺功能減退、接觸重金屬、有毒化學物質和有機溶劑等有關,其他如腦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期,抑鬱症等危險因素。

我們家屬和照料者是最先發現老年痴呆症的人,要關心老年人,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變化,從中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的發展。生活中出現哪些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1、愛藏東西,也就是行為異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表現為喜歡把東西藏到角落裡;收集外面撿的瓶子;開的藥不按時服用,藏起來備用;把油瓶或肉放到櫃子裡;這種情況叫做置物異常,把東西放在不該放的地方,或是把認為過去重要的東西藏起來。

2、愛看醫生,也叫行為刻板,較為典型的表現為反覆看醫生,身體沒有不舒服的地方,或不知道哪裡不舒服,到醫院後見到什麼科大夫,就掛什麼科,恨不得天天去看病;還有規定中午12點吃飯,必須到點後才能吃飯,或早或晚都不可以。出現行為過度刻板,需要警惕。

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3、反覆做一件事情,也叫病理性重複行為,如反覆打掃衛生,桌子不髒也要抹好幾遍,早上買袋鹽,下午又買袋鹽;反覆的做著在正常認知範圍內的事情。

4、突然愛吃甜食,就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如老人以前不愛吃甜食,突然特別喜歡吃甜食,或是偷偷的吃、見到甜食用手摸,變成過分喜歡,但是又剋制不住自己。在沒有特殊疾病及要求時,以前特別喜歡吃辣的突然不能吃辣了,或以前特別喜歡吃肉現在變為吃素。

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5、脾氣暴躁,就是性格改變,原本脾氣很好、溫文爾雅的人突然變得脾氣暴躁,為一點小事情就發很大的脾氣,經常背後說別人壞話,但是在人面前又表現的很好;也有原來脾氣暴躁的人突然變得溫文爾雅。就是發生較大的性格改變,和以前明顯不一樣。

如出現以上行為、性格的改變需要就醫,而當出現我們常見的記憶力減退、迷路、不認識親人等,已經發病時間較長。

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一般發現較晚,發現後其實以發病好長時間瞭如:

1、輕度痴呆期(1~3年)。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複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複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2、中度痴呆期(2~10年)。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老人出現這幾種小變化,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3、重度痴呆期(8~10年)。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徵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併發症。

所以要早發現、早干預。專業醫生對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行為和精神症狀,進行專業的評估,確診是否為老年痴呆症。儘早到預防、治療,阻止老年痴呆的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