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縣“通村村” 貴州“農村版滴滴”破解最後一公里出行物流難

11月28日,多彩貴州網記者從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有“農村版滴滴”之稱的“通村村”平臺,物流、出行等服務已經覆蓋貴州全省88個縣(市、區)。

县县“通村村” 贵州“农村版滴滴”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物流难

新聞通氣會現場

“通村村”農村出行服務平臺是一款由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自主研發、在雷山縣試點建設,利用交通大數據開發的農村智慧交通調度系統,是一項集打車、包車、小件物流、汽車購票、公交查詢、定製班車等群眾出行服務功能的大數據智能服務平臺。

該平臺由智能指揮平臺、手機APP移動端和公交車、班線車、出租車、客運站等服務實體構成,群眾可根據自身出行需求,通過手機APP進行點擊預約,獲取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務。

與部分城市“網約車”企業大量接入非法營運車輛不同,“通村村”平臺接入的車輛均為正規客運企業的合規合法營運客車,有效杜絕了社會“黑車”的介入,在規範客運市場的同時,農村群眾出行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同時,通過深化運輸服務質量提升,目前平臺每日可為農村群眾提供近百萬次實時出行與物流信息。以雷山縣為例,該縣農村群眾出行的候車平均時間由原來的2個小時降低到30分鐘,全縣農村地區客運車輛實載率從上線前的56%上升到80%以上;藉助平臺通過農村客運車輛行李空間捎帶小件快遞,全縣所有村組已實現物流全覆蓋,配送時間由原來3至5天縮短到1天,配送成本由原來的5-10元降低至2元每件,真正做到足不出戶,服務上門。

截至10月下旬,全省88個縣(市、區)建設完成“通村村”調度中心,系統部署上線,已建成村服務站1500餘個。平臺累計註冊用戶251800人,註冊客運公司757家,客運車輛47388輛,貨運車輛3076輛,駕駛員61436人,運營調度人員447人,全省累計產生出行訂單近3萬單,累計服務近30萬人次。

從遠期願景看,“通村村”將構建“322531”體系。

——解決農村“三難”,即村民出行難、學生上學返家難、農村貨運難;

——整合“兩端”,實現運力和需求兩端需求實時匹配;

——搭建兩張網,實現覆蓋全國鄉村的出行網和物流網,便捷農村百姓出行、服務農村生活、激活農村經濟發展;

——實現“五通”,在實現“通村行”、“通村運”的基礎上,更好地服務於“通村買”、“通村賣”、“通村遊”;

——促進農村“三變”,促進農產品向商品、農村資源向資產、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的轉變;

——打造“一個平臺”,最終建成以“交通運輸+農村生活”為特色的新農村綜合生活服務開放性生態平臺。

據介紹,“通村村”項目已被納入交通部《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2017-2020年)》中關於農村客運開展農村客運智能化應用的示範項目,明確要求2020年在全國農村客運示範縣和大部分縣(市)普遍應用。目前,已有廣西、四川、雲南、湖南、浙江、山東、西藏等省市,主動前來對接“通村村”項目推廣落地相關事宜。(李遠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