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為何要開5個門?

位於北京的天安門,是每一箇中國人都熟知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個景點,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但天安門最開始的名字不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他所蘊含著豐富的寓意,意為接受上天的安排,開啟世運,天安門這個名字是在清朝後改的,他的寓意也很豐富,皇帝為天子,順應天命實行皇權,天安門佔地面積廣闊,城樓也有具體的大小,它的長度為66米,寬為37米,高為34.7米,整體給人的感覺也是非常壯觀,但是不少人有個問題就是天安門城樓為何要開5個門?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天安門城樓為何要開5個門?


天安門城樓呈中心對稱,整體以紅色為主,在中國紅色代表莊嚴,莊重,給人以飽滿的熱情,城樓下共有5個門洞,就是類似於窯洞的屋頂那樣,在城樓的正中間掛著的是偉大領袖主席的畫像,在莊嚴之外又給人以一種親切的感覺,因為看到主席我們就知道我們回家了!城樓的兩邊是巨大的標語,代表了中國人民最樸實的願望,和對祖國的一種崇高的敬佩之情。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卻代表了我們心底最美好的敬佩之情,5個門洞的大小也是不同的,中間的最大,整體高有8.82米,寬為5.25米,這個門洞在古代時不是為平民老百姓走的,這是隻有皇上才能走的,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代表了一種身份的象徵,我們知道還有另外4個門洞,那麼他們又是誰可以走的呢?原來這4個也是有特別規定的,在皇帝兩側的這兩個門洞是皇室親戚走的,最兩側的兩個門洞是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員的通道,普通老百姓是不能走的,這是一種制度的規定。


天安門城樓為何要開5個門?


在古代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天子五門”,這個說法在宋代提出並設立,直到清代仍有這種說法,其實這也是體現皇權至上的一種手段,體現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人的地位決定一切,地位的高低決定人身份地位的不同,因為制度嚴格,所以就有了這種說法吧,其實也不奇怪,因為古代到處都體現著地位的重要性,這更不用說。


天安門城樓為何要開5個門?


天安門不僅僅只有上述那些作用,到明清時期,這裡就已經成為皇上發佈詔令的地方,我們都知道發佈的詔令都是關於國家大事的,所以也能看出天安門的重要性,在只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才會開啟這裡的城門,他並不是隨意開放的,所以說不僅在現在還是以前,我們的天門安就已經是政治要地,掌握著國家的命脈,也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很多外國人瞭解中國都是第一個就脫口而出天安門,正是因為他一直以來的影響力,所以時至今日,仍然是中國的一個標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他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覷。


天安門城樓為何要開5個門?


我們都知道,在1949年10月1日,是歷史上中國的一次重大的轉折,這一天人們集聚在天安門前,見證這一偉大時刻的誕生,那麼為什麼要選在這裡舉辦開國大典呢?相信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天安門見證了中國太多太多的偉大日子,也是在這個祥瑞之地完成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創新與改變,它不僅是中國史上的傳奇,更是整個世界史上的一大傳奇!作為一箇中國人,這是我們值得驕傲一輩子的事。聽了小編的講解,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天安門城樓為何要開5個門了吧,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