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新编京剧,怎样看待不喜欢新编京剧的人?

布喜娅玛拉3


新编京剧也分新编历史剧和新编现代剧。几十年来,新编京剧一方面很受重视,一方面,绝大多数作品又不受观众欢迎。主要原因集中在“创新”,有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



戏迷们不喜欢新编京剧,很多是因为没有了熟悉的“套路”,这里的套路其实指的是“原板”“流水”“导板”“摇板”等这些大家熟悉的行腔板式,腔不顺了,自然就不顺耳。

此外,还少了有韵律的身段和念白,唱腔、念白和身段都失去了使其协调统一的“韵律”! 韵律与京剧的唱念做打,技巧和程式都是相关联的,所以当固有的顾虑和技术被打破之后就难以得到一以贯之的协调与韵律。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戏迷不喜欢新编京剧的原因。


但是,京剧要发展就得创新,所以即便不成熟有瑕疵,包括院团、文艺界、专家、基金等都会给新编戏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财力方面的支持。由于创作团队册参差不齐,由于硬性任务的压力,很多新编戏在搬上舞台的时候并没有打磨成熟,甚至还有很多硬伤。 创新促发展的想法都成了经验教训的研究样本。
新编京剧也有好的,且不说八个yangban戏,在我看过的里面也有不错的,比如已经成为样本的《曹操与杨修》,在近些年新创的作品里比如《下鲁城》《风雨同仁堂》等。总体来说,新编京剧还是要鼓励,但是要严肃严谨严格。


不止看戏



云南省京剧院青年文武老生范奚文

新编京剧,本身就是京剧发展的必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才导致流派粉呈。新编京剧的最高水平应是样板剧,它在宣传,普及提高等方面可谓登峰造极。很多以前在广大农村,小城市没接触过京剧的人,特别是六零后,喜欢上京剧大多受这些样板剧的影响。其实现在的一些新编京剧,走的路子也是样板戏的路。也就是从主演中心制过渡到了导演中心制,说白了不是由主演来主导舞台,而是由导演综合考慮设计整个戏的进程。传统戏多是为唱而唱,耐听。 而新编戏与现代戏是唱为剧情服务,只强调唱,无法全面的塑造人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和剧情的冲突性。不易将情境推向高潮。所以新编戏不但要耐听,还要耐看,比传统戏还有更高的要求!在云南我对新编京剧是一定要看的。如云南京剧院的"天道行","闻一多","白洁圣妃","梦断碑寒","巾帼小将",,,,,和期待中的"甘宁"等。而且受样板戏的影响,新编京剧乐京

队也不再是传统三大件,而是一个有管弦乐性质的规模乐队。就算在演唱传统唱段时,也会至少加入倍低音提琴来加强演奏效果!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京剧是一门集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恰好样板戏与新编戏能全面的展示这些特质,甚至还利用置景,音响,灯光和与观众的交流来进行二次创作。

孙毓敏先生评现在不太重视武戏

作为一个五零后,看了六十多年京剧的戏迷,我喜欢传统戏,更爱看新编戏,因为它给我的是全方位的享受!在公园,票房与比我年长的老戏迷交流时,我时常会受到他们的讥笑。它们坚持懂戏的人过听,向我这样的外行才看。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狭隘观点,恰好断送了京剧!因为只是滿足听的话,只要一把京胡和几个人或是一个三五十元的收音机就行了,难怪三五十元多一点的戏票他们都不轻易出手!这些人口头上说京剧如何博大精深,是多么了不起的全方位综合艺术。原来只不过是唱两段消磨时光而以。因为过听,只不过是接受了唱,最多再加点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他们是怎样全方位感受的就另说了。所以我说只听戏的人断送了京剧,因为他们不看,年轻人还没学会看,而又被其他娱乐形式拉走,京剧前境当然不乐观。所以要保护这一份宝贵的遗产,京剧只能按事业编制,走公益演出这一条路。目前按国家的实力,这样做,不是难事!


武戏的打出手亮相


干杯安德烈


新编京剧看的不多,没有太多的发言权。简单谈一点个人看法。

新编京剧总体来讲,无论艺术性、文学性、音乐等各方面来讲,相比传统剧目,如《失空斩》、《大探二》、《群借华》等相差甚远,绝对点说根本没有可比性。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唱词文学性很差。要写出好的唱词,需要很高的文学修养,精通国学,你让舞台上一个历史人物满口现代词汇显然不行,但创编者都是学院派出来的,设计剧情尚可,真正遣词造句并不在行。为了不显直白,用了很多生僻字词,如孟广禄唱过一出戏,忘了叫什么剧名了,好像扮演的曹操,有这么一句:“我抚膺自问”,看字幕估计是“扪心自问”之意,但假如没有字幕,有几个观众能听懂唱词?反正我听了四十多年的戏,这句肯定听不明白。还是觉得“尊声老丈听分明”之类的官中水词更具京剧特色。

第二:在唱词上,京剧传统的基本格式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按2-2-3和3-3-4的断句规律设计唱腔。新编剧目虽多以十字句为主,但绝大多数句式为3-4-3断句,类似“他那里~惩恶扬善~显神威”,从唱词到唱腔,重点都在中间四个字,没有了传统京剧上下句基本的对仗,唱了十几句,给人的感觉就是唱的十几句,彼此缺乏关联,唱的是一句接一句,而不是一整段。

第三:唱词上多抒情,少叙述。唱了半天,干瘪空洞,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如同现在出不来“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那样的演员一样,现在也没有了翁偶虹那样的剧作家了。

原因值得深思。

第四:唱腔设计上明显缺乏京剧特色,由于唱词句式多为3-4-3,拖腔重点都在中间,最后三个字几乎都设计为对中间四个字的补充上,致使原有固定旋律的过门,无论慢板还是原板,根本无法衔接,必须重新设计过门。影响了对京剧固有的欣赏习惯。

第五:人物设计上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如果人物过多,则难分主次,没有了突出的角。人物太少,主角突出了,则缺乏绿叶陪衬,而目前又没有单凭一个人就能保证票房的真正大角。左右为难。

第六:现在的新编剧目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汇报演出、集中调演过后基本束之高阁。国营院团更关注年终总结在创新剧目上有无业绩,至于是否叫好,能否叫座,似乎并不是考虑重点,重点是“有创新剧目”,能否流传下来,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基本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总体来讲,新编剧目艺术水平有所欠缺。相比于历经几代艺术家雕琢的传统剧目,相比于集举国精英之力创编的样板戏,各方面都差的太多了。

不喜欢新编京剧的人,基本都是资深戏迷,懂戏。

觉得新编剧目离心目中的京剧越听越看越不像。

我就是这么看待不喜欢新编京剧的人的。

同意观点请加关注😁


明扬51


创新其实一直是京剧界引起是非的字眼,一旦有人改变了一些唱腔,或者将老戏新唱,就会有一大帮子的人跳出来指责,说这人玷污了京剧,玷污了流派。

而这个年代不继承流派还不行,比如于魁智,就因为他不宗一些流派,很多人就黑他这个不像那个不像。在我看来,唱京剧未必要宗谁的流派,如果一味的继承而没有创新的话,那么四大名旦也就都是王派了。

老戏新唱在今日,由于有很多争议,所以在创新里也占不了多少位置了,京剧想要创新又想少些麻烦,最好的还是新编剧目。

新编京剧是非常重要的,在京剧的创新里占据主流,我认为,一个剧种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就要看这个剧种一年出多少新剧,如果连创作新剧的水平和精力都没了,那也就谈不上发展了。

在我看来,不喜欢新编京剧的人,完全就是阻碍京剧的前进!因为在京剧历史的任何时候,京剧一直都是曲折前进着的,它从来没有间断创新过。



不过是同光十三绝时代,还是四大名旦时代,亦或是样板戏的时代,唱的最好的、最受欢迎的剧目就是新编京剧,而不是所谓的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唱的好,只能让观众觉得这个演员还不错,因为唱传统剧目有的是行家。但是如果唱新编剧目那就不一样了,比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程砚秋的《锁麟囊》,前人没有唱过,他们唱的又富有特色,就一下被人给记住了。


所以京剧想要前进,就必须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新编剧目,一味地守旧肯定不行,就像《空城计》,当代老生唱的再好,也不敢说超过马连良了吧?因为这样一说,绝对会被戏迷给喷死。

新编京剧是京剧想要发展,必须要走的路,当然老戏也不能丢,毕竟有些老戏真的是达到了巅峰,两者齐头并进吧,多编点新剧目,说不定就多了几个名家了呢!


魏青衣


本人自幼酷爱京剧,无论传统或是八个“样板戏”都喜爱有加。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新编剧目都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毫无生命力可言呢?什么《瘦马御使》什么《曹操与杨修》等等、等等!在各个票房、京剧活动场所,戏迷票友们演唱的传统唱段和样板戏,连比较生疏的《箭杆河边》都有传唱,可没有一个说我唱《曹操与杨修》的!就连《江姐》也就有一段“绣红旗”偶有人唱。这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就是剧本粗糙、唱词俗套、唱腔设计平淡,所以不能抓住人不能打动人不能感染人。前些天央视戏曲频道播了一出新编的传统戏,戏名没记住,可能是张建国的诸葛亮,所谓的“强强联合”!场面之大、演员之多、服装之艳、灯光之絃令人咋舌!可一听唱,却大跌眼竞令人作呕!花那么多钱请那么多角儿,如今后要有人传唱算我瞎说!再看看那几出样板戏及传统戏传唱至今,其生命力可见一斑!这不过是我个人的一管之见,不对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一抹殘陽餘暉


首先謝謝您的邀請!倍感榮幸!

我是濮陽市範縣人,家住農村,喜歡京劇,愛京劇。對於新編京劇,先重新認識,之後了解,然後慢慢接收丶欣賞!任何事物都有開始!新編京劇不能用傳統京劇衡量她的劇情、道具丶唱腔丶服裝丶舞美等等!一切事物都在發展,都有時代的烙印丶歷史的局限!如果不俱時俱盡,只是停滯不前,那麽它就會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至到被拋棄,至到減亡!京劇也是如此!

至於對新編京劇的"感冒"的觀眾,只能包容!不能用自已的觀點以標尺去衡量別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毛主席的話說的多好啊!

以上是我絮絮叨叨的胡說了幾句!望大家海涵!











亞聖七十四代孫孟凡思


新编京剧是京剧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从老艺术家的实践看。提起京剧人们首先会想到梅兰芳,而梅兰芳是京剧发展的大功臣,其主要建树之一是新编京剧。梅先生与齐如山先生合作的二十多年中,创排了不少新编京剧,有些剧目至今已成为梅派经典。后起的艺术家如张君秋有《望江亭》,李少春有《野猪林》,杜近芳有《谢瑶环》,赵燕侠有《碧波仙子》等,这些名剧都是新编京剧,为京剧的繁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二从京剧现代样板戏看。京剧样板戏是新编京剧无疑,它凝聚了许多老艺术家的心血,从创排到扮演,从题材选择到艺术处理,完全树立了古为今用的创作范例,堪称样板,使旧剧开了新生面。三从京剧当红艺人的艺术探索看。许多当红艺人将京剧的传承发展视为己任,亲身作出了有益探索。如国家京剧院新编京剧《赤壁》《文成公主》《江姐》等,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巴黎圣母院》《狸猫换太子》,天津京剧院的《华子良》,湖北京剧院的《徐九经升官记》等等,都是当红艺人率先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将新编京剧打造成精品,丰富了京剧百花园,受到广大戏曲爱好者的欢迎。仅举以上三点,就证明离开新编京剧,京剧之路会越走越窄。

至于有些人对新编京剧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有些意见也是建设性的,新生事物总是要汲取各种养分才能壮大起来,那时一些有意见不习惯的同志也会习惯起来。


霜叶初红54287318568


新编京剧市场不大。因为,戏曲在现代的社会,正处在没落的境地,大多数观众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不多。京剧作为戏曲中一个重要的剧种,也面临江河日下的境地,演出少,收入少,地方京剧团体更是雪上加霜,朝不保夕。怎样找到一条振兴戏曲的道路,这个课题就摆在了戏曲界人士的面前,于是新编京剧就诞生了。

但是,从演出效果来看,不是很好。因为,新编的京剧腔调脱离了“原版”,虽是一种“创新”,但“戏味”变了,成了“戏歌”,加入了很多现代舞蹈的元素 ,于是戏曲就成了“戏剧歌舞”,吸引人的已不再是唱腔,而是灯光舞蹈了。这些改变,诚然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但在某种角度来讲,背离了戏曲的初衷。

唱戏,唱戏,要以唱为主。老的唱腔让人回味无穷。比如程派,在表达“情”的方面独树一帜,唱腔曲折婉转,幽咽,咬字清晰,“腔调时续时断“错落有致”,按照人物情感调门忽高忽低,把人物的“情”表达的如泣如诉,淋漓尽致。又如梅派,圆润甜脆,大气,平静,从容,悦耳动听,清丽舒畅等是其最大的特色。

京剧,作为一种主要的戏曲门类,门派特色,是其传承不衰的“秘密”。这如同饺子,好吃也不能天天吃,通俗的比较,就如同饺子,包子,馅饼的区别,虽包裹的都是“馅”,但做法不同,口味则不同。

扯远了,话归正题。新编京剧诚然是想吸引年轻观众,但不可脱离戏曲正轨。舞蹈元素及灯光舞美可以加入,但不能因迎合年轻观众而舍“本末”,除非你设计的腔调能超越老的“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京剧是经过百年的研究练习,精心提炼而成的,已成为精华(现代的演员,有几个能真正坐下来研究的),改变唱腔是“伤筋动骨”,不可取。

京剧在今天的社会,存在实属不易。商业化的大潮如洪水猛兽,对人的价值观形成了极大冲击,传统精华的东西正在被侵蚀,“向钱看”的思潮是针对所有人的,是当今社会的趋势,是难以改变的。但如何保留保护传统文化,是政府及社会有识之士需共同面对的课题。个人认为,戏曲,京剧要适当离开大都市,放下身段,经常到农村去拓宽市场,扩大观众面,这也许是一种思路,也是一种保护(逝去的京剧大师们曾经也是这样做的)。

时间关系,对问题未做过多思考,不对之处请指正,和大家共同探讨。本人不喜欢喷子,不与喷子对话。


诗书棋酒


我个人认为,创作新的剧目是应该的。现在舞台上演出的许多剧目,都是清末民初的角儿们新编的。尤其是京剧,在章法上并没有昆曲那么严格,许多名剧里与地方戏的声腔结合也运用的恰到好处。而且,这个剧种很适合演现代戏。(以上两点如不认同可去听一下《杜鹃山》的“家住安源”一段唱)

但是,我并不赞赏当前的新编京剧。

因为这些剧的创新不守规矩,难成规律。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要看这些剧目的产出原因。我没有具体统计过京剧的,但是我统计过新编昆曲的,新编戏有改编戏的两倍还要多,想来京剧亦是这个趋势。这些新编的一大产出原因,就是评奖。在评奖机制下的新编,有很多是忽视市场规则与欣赏习惯的,因此受到许多戏迷的诟病。

其次,角儿制是以表演艺术为主导,导演制是以舞台艺术为主导,所以当许多新编戏过分依赖话剧的导演手法时,恰是京剧自身优势流失的时候。

第三,许多新编戏在艺术上是不过关的。我认为所谓创新,首先是要继承。博采众长,然后取法自然,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但是现在很多年轻演员,唱功不行,身段不行,水袖不行……还没怎么着呢,先把自己当腕儿了。传统戏越继承越少,越唱越没味儿。传统且未传承,就敢提创新?

综上,创新可以,但要继之以法,创之以心。正如梅先生所说“移步而不换形”,才是正道。


章鱼侃戏


我是喜欢传统京剧的,不仅是剧情内容,更喜欢的是唱腔与各种板式所的特点。很多新编的传统古装戏,打破了传统的板式特点,更多的融入了音乐舞蹈歌曲的元素,其唱腔的华丽高亢,把上口的韵白变成了普通话,虽然是大胆的创新,但脱离了时代感,让人感觉更像是“京歌”。听起来不错,学起来很难,对拉琴的人和学唱的票友来说,不容易接收和掌握。本来喜欢京剧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传唱的也是中老年人,没有他们的喜欢和传唱,再好的戏也红不起来。偶尔一两段唱腔能流传下来。

现代京剧样板戏为什么能被人接受和传承下去,主要是那个年代的戏曲没有百花齐放,而是一枝独秀,听也得听,看也得看,走到哪里都是这段,不接受也得接受。即便是地方戏也要改良移植样板戏,况且学唱样板戏是作为政治任务的,上面要求不学不行。久而久之,大人小孩无人不会。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样板戏的创作是极其成功的艺术典范,参演演员都是名声显赫的艺术家,剧组也是集全国的精英而成,并且江青亲临坐班指导。花了很多年不断改进而成巅峰之作。而如今的现代戏创编与之是没法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