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演義從關羽死後就不好看了?因為他死後,這些人也都死了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各路英雄紛紛登場。這一年被認為是三國狹義上的起始點,《三國演義》也將黃巾起義作為起筆事件。結果證明,全書最受歡迎的部分,正是從黃巾起義到曹丕稱帝這一段。


為何三國演義從關羽死後就不好看了?因為他死後,這些人也都死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後,天下徹底分崩離析。公孫家佔據遼東,袁紹擊敗公孫瓚、吞併韓馥,佔據黃河以北地區,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佔據黃河以南到淮河的地區,漢中張魯、益州劉焉父子、荊州劉表父子、南陽張繡,徐州呂布、淮南袁術等人紛紛割據,這還不算到處流浪的劉備。

這段時間是真正的亂世,各諸侯之間互相征伐,整個北方打得一團糟。漢朝四百年來苦心經營的中原、關中地區殘破不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人口百不存一。曹操先後打垮呂布、張繡、袁紹等人,統一了北方,大力推行軍屯,百姓才算基本安定下來。


為何三國演義從關羽死後就不好看了?因為他死後,這些人也都死了


在曹操掃平北方的過程中,無數良臣猛將登上歷史舞臺,各種奇謀詭計層出不窮,武將之間的陣前單挑,讓人大呼過癮。我們熟知的“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江東十二虎臣”等全部活躍在這個時期,也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


為何三國演義從關羽死後就不好看了?因為他死後,這些人也都死了


公元219年,關羽兵敗被俘,率先陣亡,彷彿推到了多米諾骨牌,其餘猛將紛紛病故或陣亡。張飛被部下殺害,黃忠中箭而死,馬超病故,劉封被處死,“五虎上將”五去其四。法正在夷陵之戰前去世,劉備在夷陵兵敗後也撒手人寰。


為何三國演義從關羽死後就不好看了?因為他死後,這些人也都死了


曹魏方面,龐德被關羽處死,于禁被俘投降,後來羞憤而死。曹操見到了關羽首級,不久後病死,臨死前還帶走了華佗。張遼、徐晃中箭而死,樂進病故,“五子良將”僅剩張郃。程昱、賈詡、曹仁、許褚也先後病故。


為何三國演義從關羽死後就不好看了?因為他死後,這些人也都死了


在歷史本位面,這些人物也是在這個時間段陣亡或病逝的,只不過死法和小說中的不一樣而已。這一點很好理解,經歷過鎮壓黃巾軍的將領基本都在六十開外了。在當時極端落後的醫療條件下,能活到這個歲數已經很不容易了,像周瑜、魯肅、呂蒙、馬超等人連五十都不到呢。


為何三國演義從關羽死後就不好看了?因為他死後,這些人也都死了


這些主要人物死後,《三國演義》沒什麼意思了,也就諸葛亮北伐還有些意思,偏偏又充滿封建宿命論那一套,看得窩心不已。諸葛亮死後,姜維九伐中原、淮南三叛、吳宮干戈更沒意思,幾乎全是政治鬥爭,小編看了很多遍也沒什麼印象。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