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医的评价?

中医出版


你好,第一次回答问题,可能回答的不够全面,请不要见怪,我认为用一句话来表达对中医的看法的话,那应该是博大精深。

我先用我自身的感受来讲一下中医,我邻居家的小孩被开水烫伤了,在大医院里面住了半个月的院,烫伤部位严重的地方还是在流血水,一直都愈合不了,医院还是每天只用那个粉状药往上糊,就是不愈合。半个月的时间一点好转都没有。后来她听了邻居的建议,出院回云后就在我们小县城的一个中医诊所敷的中药,效果简直让人惊叹!敷中药第二天傍晚的时候去换药,已经不流血水了,那也是我第一次深刻的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与神奇,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接触中医,自己也买了很多中医的书

这些只是我书架一部分的书,就拿最简单的来说吧,像高血压,古代的时候又没有血压计,他们如何来判断高血压呢?难道那时的人不会得高血压之类的病吗?其实高血压也无非就是生病之后的一个症状而已。就和头疼脑热一样。只要找准病机,根据症状治疗即可。古代没有现代的先进仪器,却可以通过把脉、看舌苔的方式来判断出疾病所在。更是出现了像华佗,扁鹊等诸多的名医,综上所说,中医之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文字所能表达体现出来的,答的不好,不要见笑,谢谢!


健康达人养生馆


在我眼里中医可能并不是一门医学,而是我们的祖先经过上百年的生活积累所总结出的一套中国特有的理论和经验,有着它独到的见解和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医并非只学五脏六腑,阴阳虚实,它还涉及到更多方面,比如四书五经、礼部尚书、周易、风水等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与其说中医是治病,倒不如说中医其实就是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很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人士或者陶冶情操、淡薄世俗的心态。中医中讲四季、讲节气、讲孝道、讲方位,一切顺应天文地理自然调和的发展,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好像都是比较虚拟而抽象的东西。

而西医则完全不同,西医讲求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因此,有时候可能只能一时半会儿解决病痛。西医讲求原因、病理、凡是实际对应关系,唯快不破。和科学、实体和客观更为接近。因此,中西医追逐着可能各自无法和睦融洽相处,其实也并非是中医或者西医医术不高明或医不了病人,它们最初的信仰就是不同的,中医追寻天地灵气,自然生发而汇聚五脏,带有主观、理想、抽象和玄学之感,就像是山中隐居的一位仙人;而西医则重操作科技,现代发展,带有客观、现实、具体和理论之感,就像是一位言笑不苟的教授。


只有营养师知道


一句话,那就是废医验药。中医只是古医学的一种,和欧美非洲部落那些古医学一样,都属于经验学,都是有可取之处,所以需要去伪存真。

古医学的有些方子确实能治病,但是其本质上是一门经验学而不是科学,看病全靠经验而不是科学。望闻问切实际上就是观察症状,然后根据医生的经验来判断是什么病,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开药,所以中医越老越吃香,经手的小白鼠也越多,病人只是给他们积累经验而已,反正治不好说明自己看走眼了,治好了就是自己牛b,治不好也没事,反正玄学扯一堆糊弄过去就好。你让他讲明白为什么,他只能给你讲玄学。所以应该抛开玄学理论,把这些方子里头哪些成分有用给找出来,然后做成药,例如屠呦呦搞出来的青蒿素。

现代医学有些药也是搞不清楚药理,但是就是有用,反正能治病就吃呗,搞不搞得清楚无所谓。

你看那些老中医得了大病哪个不是去医院躺着,谁敢自己用中医治?对别人糊弄一下无所谓,对自己的性命他敢赌“经验”?

头条上的中医吹,你给他讲科学,他给你讲历史,你给他举例子,他给你讲爱国,你给他科普,他就说你是洋奴才。有些人头上没辫子,心里却还长了根辫子。非得吹中国什么东西都领先于世界,都是世界无敌,外来的都是不好的,本土的就是无敌的,这种民族主义者和百年前大清那帮奴才一个尿性,巴不得闭关锁国。


键盘爱国法力无边


我不了解中医,但是我亲身经历过才相信中医药是有用的,而不是一文不值。那些污蔑和否定中医药的人都是不了解根本就没有深入研究过或者没有亲身经历过才信口开河瞎说八道无知者无畏!以前我生病大腿肉都腐烂流脓了,做了手术后没几天脓液从手术缝合之处往外流,最后没办法出院回家。期间也吃过中草药没效果,后来有一天爸爸的一个熟人来我家看见我躺在床上,就跟爸爸说他儿子的病也和我的一样腿部腐烂流脓,吃了中药痊愈了而且药也很便宜,告诉了在哪个医院治疗的。然后爸爸坐火车去那家医院(那家医院离我家很远),因为我当时根本就站不起来所以爸爸就一个人去了,到了医院跟医生说了我的具体病情,然后开了三个疗程的中药好像花了几百块钱,那个药吃起来好苦难以咽下去。不过吃了药效果非常明显,渐渐的健康的肉慢慢长起来了,腐烂的肉逐渐减少了。就这样半年左右我的病痊愈了可以行走了,那时候我才17岁所以辍学了也没钱继续上学,今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上过大学。很多评论者缺乏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力,人家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好好分析仔细想想在说,如果不懂就闭嘴别丢人现眼了。最后跟你们告诉一下那家医院的具体地址,也许有人对别人有帮助。辽宁省北票市小塔子骨结核医院,地图上搜索就能找到。有像我一样病情的人去看看,希望有所帮助。



巴尔虎好汉


中医的医术有多高,在现代很难定论。为什么呢?一方面随着科学领域的不断进步,检验检测化疗在西医西药中被普遍应用,去各大医院的患者都习惯于狠、准、快的治疗方法,希望早日康复。从二战后,而国内的传统中医,对伤口的急救、杀毒、灭菌没有西药来得快捷方便,把中医药调理逐年被边缘化了。然而,病急乱投医,现代人忘却了自然规律,误认为所有病都用西医药,每次到医院化去一大笔钱换来的并不那么理想。另一方面,治病救人讲的是疗效,中医中药调理对各种疑难杂症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西医西药无法医治的,到老中医那里便可治好。但是中医中中草药起到一定的作用,更可信的还是有经验丰富的老太医,或有祖传药方较好?但个人认为中草药,尤其是偏方的确很神。一些各大医院化血本治不好的病,服用些中草药,或自愈疗法,几乎不怎么费劲就能好。尽量不做手术不吃西药,这是个人的看法。

因此,古代有些老中医医术高超我绝对相信,无论华佗是否真实存在,但妙手回春的老太医文明于世,我国古代华医医术在历史上还是并不少见的。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的中草药,也不比💊西药差到哪里去,最起码各有所长吧?

中华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阴阳五行,各显神通,其中包括苗药、藏药等。大自然既互相依赖又相应克制,华夏草药遍地,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有找不到的药。总之一句话:古人有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药到才能病除。





太宇永恒


没有几千年中医中华民族还能生存到现在吗?





闲云野鹤23754147


一句话概括:

中医是真理,真中医太美!

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冬天受冻得了重感冒(症状是怕冷、流鼻涕、发烧或不烧,不出汗),用"麻黄汤"水煎服,一小时治愈。

医院五天治不好。(麻黄汤配方网上搜,必须对症才能用,否则有到作用)

中药才两元钱。而且是商代药方。中医在商代就这么厉害。这药方拿到当代依然好使,秒杀西医三万里,八百年你都追不上。

小病看不上是吧,大病呢?

脉管炎,腿血栓,很痛,肿了,颜色紫。西医只能截肢。要花十多万,后半生还残疾。我用50元给他治好。所用的配方我也告诉你,免得说我做广告。用:生的水蛭打粉吃。五天治愈。

中医是世界上最大的真理。反中医者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假如你真得脉管炎,我希望你去锯腿,因为那是科学。


疑难不再难


中医传统几千年,百草神农功效全。

黄帝内经言理论,张机尽力写名篇。

千金方著孙思邈,肘后备急可用先。

须把脉经常探视,时珍本草廿余年。

医宗金鉴清初制,杂病伤寒并不偏。

临证指南多妙用,虚实表里辨阴阳。

望闻问切真功到,寸口关中尺上量。

八脉奇经难辨解,君臣佐使巧分装。

三阳还有三阴伴,营卫都随血脉涨。

冷暖寒凉身体养,五行生克记心间。

春生夏长年轻壮,秋日霜侵冬便藏。

锻炼休闲兼颐养,保君身体百年康。


绮阁书生


用一句话来评价中医:真正的中医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科学精密,博大精深。

一、真正的中医



1、古体字医字由医、殳、巫(酉)三字组成,即中医由针灸、中药、巫术组成:

A、针灸:

殳,说文解字释为拿着利器的工匠,实际可以理解为拿着大针、小针、三菱针、梅花针的医生,灸:即慢火烧灸。

B、中药:

酉,历来都解释为药酒,《说文解字》中”医者性然,得酒而使",只能说许慎对天干地支理解不够,也有挂一漏万的时候,酉为兑为容器为水为药——为酒只是其中之一,八卦兑宫为丁酉,丁为未为厨为火,丁酉为装药的容器在火上烧烤;

C、巫术:

巫,说文解释为与天地通神的男觋女巫,古人因条件简陋而迷信,今人因穷酸腐儒而误信,巫术即今天所谓《八卦》、《易经》等等传统术数学,特点是科学精密,至简至易,只要你有简单的基础知识,谁也可以超神入化。

真正的中医是针灸、中药、易学的组合体。

二、源远流长

出自宋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其一》:东涧水,清且泚,源远流长,波腾鼎沸,比喻事物历史悠久。中医的重要著作《黄帝内经》成于44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确实是够源远流长。

三、根深叶茂

出自唐代张说的《起义堂颂》:“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中医根深蒂固,枝叶茂盛,必然千年不朽,永葆青春。。

四、科学精密

《八卦》、《易经》是科学精密、至简至易的,与其结合在一起上的中医也是如此这般,当然这种定义古今中外,前所未有,是需要一篇长文另外来阐述说明的。

五、博大精深

中医的原理、案例丰富多彩,深奥精微即博大精深,绝对不是西医可以比拟的。


贵龙时空学


用一句话评价中医:

中医是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是历代人民实践的结晶,应该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努力发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到中国现代医学水平。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团队就是我们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