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曾被吴王羞辱,之后一心要攻打吴国,最后为何放弃了?

胡航科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解释清楚两国之间的整个过程!我就简单的说说主要情况吧

最开始吴王阖闾(就是夫差的父亲)收到消息,越国君主允常(勾践的父亲)死了,然后带兵攻打越国,结果被继位的勾践设计大败而归,回来受伤严重不久以后也死了

这下夫差就很气愤呀,要报仇啊!每天操练将士,准备一雪前耻!勾践知道了这个消息忍不住呀,集合队伍就要打,不听范蠡的再三劝阻,结果一败涂地,没办法只能请和了,吴王这时候又没有听伍子胥的话,直接灭了越国,反倒放过勾践一命!

带回吴国以后,勾践装疯卖傻,让吴王放弃了警惕性,觉得他这辈子就这样了,就让他回了越国领土!也为今后越国灭吴国埋下了伏笔。

现在说说勾践回国以后,报仇的心更大了,拟定了各种计划,全国人民也很支持,规矩吴王,还有各种大臣,让他不务正业,美人计呀之类的都来了,还挑拨离间杀了伍子胥。

趁着吴王带领精英将士,北上黄池会盟,勾践出兵攻打吴国,还杀了吴国太子,夫差随即带兵回来支援,勾践感觉此时的实力还不足够直接灭掉吴国,迫使吴国求和然后就退兵了!

懵懵懂懂过了四年,越王再次征讨吴国,也是大胜而归,此战以后吴国彻底崩溃,已经没有能力反击了

又懵懵懂懂过了两年,勾践一举歼灭吴国,夫差没脸自杀身亡

所以不是勾践不想报仇当时实力不允许啊


并非将军之过也


勾践灭吴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见勾践并不是放弃了,二是选择了隐忍,在等待时机,最终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生活中的我们有时候也应该学习学习这种隐忍,能承受多少委屈,才配获得多少赞美。


真亦假也


越王勾践当时并不具备直接反抗的能力,所以他选择的是暂时的忍辱负重,这不代表他不想反抗只是当时的时机不允许。所以后来也有一句励志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Ezio57925928


只是暂时的回避并没有真正的放弃,他只是在当时假装服软,为的就是前去敌方的阵地里面,去夺得敌人的信任,使得他放松警惕,这也就有了后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经典


超儿说历史


勾践从未放弃过伐吴

勾践是一个真正有谋略的君主


做人应有粪量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多年,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终于灭掉了吴国,他好像没有放弃吧?只是等待时机


快乐的山东大汉


没有放弃,最后打败了吴国,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历史酱油评


师傅弟子不知,哪个吴越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