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镇元子为什么给唐僧两个人参果?

历史观察君


路过

原因特别简单

镇元大仙想巴结佛教

要说西游激励存在感最低的大仙是谁,非镇元子莫属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镇元子的人参果树一万年结30个果子,镇元子与众徒弟49人分食了两个人参果

大哥,拜托,这是你家的果树啊,为什么这么抠啊?

很简单,剩下的那28个肯定是已经许出去了,想结识有实力的人要怎么结识呢?当然是给人家送点礼物什么的了啊

但是镇元子心里又有点不甘心,凭什么啊?我种的树,我他娘的只能吃一小口,干脆,咱谁也别处,把打杂抢烧四人组勾搭过来,然后自己带着徒弟们出门,留下清风明月这两个毒蛇妇,激怒那猴子,猴子肯定会做出一般人做不出来的事儿

很成功,孙悟空成功的把人参果树弄死了,镇元子表面很生气,但是内心很兴奋,这猴子还可以昂,一下套就往里钻,怪不得玉帝如来都喜欢使唤这猴子呢

人参果没了,一了百了了,谁也别觊觎我的宝贝了,五庄观也安全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来了个观音姐姐,竟然把树弄活了

这个咋整?

本来可能知道人参果的人没几个,这下可好,全天下都知道了,搬石头咋自己的脚了

于是镇元子又想起一个方法,就是巴结

来,猴子,咱哥俩拜关公吧,以后你就是我兄弟

一个与天地同寿的超级大仙,地仙之祖,跟一个土匪猴子称兄道弟

没办法,谁让他孙悟空背后的势力太大呢

惹不起!

吃就吃吧,一人再分一个,福禄寿也赶上了,都分一个,恨不得当天就把这手捧雷分完就算了!

再说会主题,为什么给唐僧两个呢?

就是为的让孙悟空发货,四个人,给两个,按照猴子的性格,不搞出点事来,那就不是孙悟空了!

回答完毕,欢迎关注清新脱俗的怪兽仙僧,谢谢!


怪兽仙僧


表面上的原因,镇元大仙是说自己和唐僧有老交情,作为回礼,要送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尝尝。

事情还要从500年前说起,那一年如来佛祖举办盂兰盆会,邀请了三界神仙参加。其中,地仙之祖五庄观镇元大仙也接受到了邀请。

会议上,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长老,奉命给诸位神仙端茶递水,自然也端了一杯鲜茶给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说因为这个原因,他对金蟾长老心存感激,于是要回赠给他两个人参果。

其实,在盂兰盆会上,作为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他给诸位神仙端茶递水,乃是分内之事,根本谈不上什么交情。

因此,镇元大仙主动送出人参果的真正原因,是想要和唐僧,以及唐僧的师傅如来佛祖攀上关系。

表面来看,镇元大仙号称地仙之祖,在人间地位很高。事实上他在人间的地位非常的尴尬。

人间神仙很多都在天庭担任官职,拥有仙箓,像东海的寿星,福星禄星,像灌口二郎神,像,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等。

他们都是拥有天庭编制的正规神仙,相当于如今的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构工作。

镇元大仙却是散仙一枚。虽然它有人参果,资产比较雄厚,但依然是民间企业家没有相应的政府身份。

王母娘娘召开的蟠桃盛会,是当时天庭最高规格的盛会,不单是人间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人都会参加,就算是连上八洞的三清四帝也将到会。

因此能够参加蟠桃会,是成为仙界顶层人物的一个象征。

可是,镇元大仙数万年努力,依然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

他也曾拿出许多蟠桃,让寿星转交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但是天庭两位大天尊收下了人参果却没给镇元大仙颁发仙箓。

眼看上天无路,镇元大仙只好另寻门路。

如来佛祖乃是西方佛老,是天庭任命的西牛贺州之主。

既然攀不上玉皇大帝,如果能够攀上西方佛门也是不错的。

因此,镇元大仙主动送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后来孙悟空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镇元大仙竟然没有生气,而是修好了人参果树就作罢。

他还一口气拿出十棵人参果,招待观音菩萨,海外三星,唐僧师徒等人,可谓不惜血本。

只因为,他借由孙悟空结识了观音菩萨。有观音菩萨的引荐,他位登天庭的机会不远了。


叶之秋


这个话题,来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说的是镇元子预料到唐僧将要来到万寿山五庄观,他与唐僧的前身金蝉子有些交情,按理该交待一二,可是他又收到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所以只能留下清风明月两个道童接待唐僧。

既然是接待老朋友,给他吃人参果也说得过去,但为什么是两个呢?如果镇元子大方一点,索性拿出四个果子来,唐孙猪沙一人一个,那就一点事都没有。若是舍不得四个,那么拿出三个,唐孙猪三人一人一个,只有沙和尚没的吃,虽然沙和尚会怨恨,但也不敢闹,一点事都没有。

而若是觉得三个还是太多,也可以索性只拿一个出来,就给唐僧吃,孙猪沙三个人没分,只能在一旁流流口水,但因为是师傅,所以徒弟们其实也没什么可闹的。甚至索性一个不给,倒也没这一出戏了。

关键在于,镇元子给了两个,这便麻烦了,唐僧不敢吃了,为什么不敢,书里明面上说是唐僧不识货,其实和尚脑子清爽得很,两个最难办!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是两个人参果,唐僧吃了一个,还有一个给谁吃?按功劳论,自然该给孙悟空吃,但猴子一吃果子,老猪就会有抱怨;而若是给老猪吃,猴子更要暴怒了,俺一路降妖伏魔,凭啥给猪头吃?

而若是唐僧谁都不给,把两个果子都给吃了,那就更麻烦了,第一是落人口实,以后神仙界就会流传一句话,说大唐和尚真能吃啊,镇元子开园时,他本人加上四十八个徒弟,这么多人,也就吃了两个,书中原文清风是这样说的:

“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

所以唐僧绝不敢一人独享两个人参果,他是识货也懂规则的,所以假装不识货,推给清风明月,他们倒正好是两个,一个一个,岂不是正好?

由此也可看出,西游记在这里其实有一个伏笔,镇元子其实是在使绊,他故意多给唐僧一个人参果,目的就是要搞事情。唐僧不敢吃两个人参果,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分赃不均,必然要闹起来。而此时,镇元子大队人马又都不在庄内,所以孙猴子一定会出手。

镇元子,其实要的就是孙猴子出手。因为猴子一出手,镇元子就有理由留人,唐僧就跑不了,而唐僧跑不了,背后佛界如观音这些人就不得不觍着脸出来说和。到时候仙佛各界人士都聚集在五庄观求镇元大仙饶唐僧这一次,呵呵!你晓得,镇元子这种人,少几个果子算什么,他其实要的就是仙佛各界向他求情,求他买自己的面子。

结果,一切正如他所料。佛界代表观音、道界代表三老都来求情,最终观音救活果树,镇元子也不小气,一下子敲下十个人参果,这便开了个人参果会。

诸位请看,唐僧这时候也吃了,为什么他敢吃了,表面上是“唐僧始知是仙家宝贝”,实际上是因为有观音做主了,观音吃了一个,他才敢跟着吃一个,而唐僧吃了,三个徒弟也顺理成章,各吃了一个(试想:如果唐僧一开始不长脑子送来两个果子张嘴就吃,会是什么结果?要知道全书观音也只吃一个,他难道比观音大?)。

所以,在中国的神话里,吃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唐僧是要成佛的人,早已注定长生不老,要这个人参果延年益寿做什么!关键,是在怎么吃?跟谁一起吃?这两点才是这一集的重点。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看过《西游记》的都记得这一幕吧,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主镇元大仙,法力高深,在镇元大仙出门之前,交待守观小童,这几日,唐僧师徒要路过,让两个小童打两个人参果给他。

人参果,又名草还丹,外形极似人类未足月的胎儿,剧中土地有这样一句话:“此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人参果树乃大地灵根,所结之果是稀世之物。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由此可见其珍贵。

唐僧师徒在住进观中后,两个小童依嘱咐送上两颗人参果,为什么是两颗呢,唐僧师徒明明就有四人,再带上一匹白龙马,这就五个了。个人认为,这也是在观音的算计之中,因为唐僧师徒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可能观音与镇元私下已经做好了约定,依悟空与八戒的脾性,一定会因为这两颗果子产生一些别的想法,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八戒嘴馋,让悟空去偷果子,而偷吃完,又被两个小童辱骂闹了脾气,最后推倒人参果树,惹恼大仙,大仙抓住了师徒四个,悟空又寻来观音,复活果树,感觉这一切,都在观音娘娘的掌控之中,两个果子,巧妙的激发了此次劫难。

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哦~


星萌小鱼


没别的,就是想弄死唐僧。

镇元大仙得知唐僧一行很快要来五庄观,赶紧带了四十六个徒弟到上清天弥罗宫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去了。这里有个问题,啥叫混元道果?混元和道果是两个词。混元有两个意思,一指先天混元一气,也就是无极;二指开天诸劫中一个非常古老的劫,也就是混元劫。何谓无极?无极就是天地未分之前鸿蒙主宰的混沌时代。盘古开天之后,有了阴阳,就到了太极时代。在太极时代,所有的修行者都需要度过天之初劫,能度过的活了下来,度不过的都死了。基本上活下来的都是大神。

汉代长生无极桶

何谓道果?道果就是修行者修成的果位。混元道果就是修行者从无极时代开始修炼历经太极时代诸多天劫最终修成的无极大道。书中明确指出修成混元道果的只有一位大神,就是玉皇大帝。如来跟孙悟空说,玉帝自幼修持,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天)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所以玉帝的天地共主之位并不是大风刮来的。他的法力只在三清之上,不在三清之下。同时修成混元道果的,也就三清和镇元子寥寥数仙而已。但是他们的果位很显然比起玉帝来差点。玉帝相当于中神通王重阳,三清相当于东邪南帝北丐,镇元子相当于裘千仞。(孙悟空师父菩提祖师相当于西毒,应该也修成了混元道果,因为他知道如何躲过天劫,并且把方法传授给了孙悟空。)裘千仞的武功虽然和五绝不相上下,但是毕竟还差那么一点点。

由于混元道果莫测难明,所以身为太乙散仙的孙悟空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当明月说镇元子上天跟元始天尊切磋混元道果时,他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孙悟空在天庭当过齐天大圣,虽说权轻,毕竟位高,品级在哪儿摆着,所以三清也都给他面子,他逢三清道个老字。但是三清打心眼里根本看不起他,他连三清的门都没登过,更别提听三清讲道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混元道果是啥玩意。

镇元子虽然在三清这里很受礼遇,但是去西天却吃了如来的瘪。照说如来身为晚辈(镇元子和燃灯佛一个辈分,如来属于后起之秀),对镇元子这样的前辈应该尊重点才对,为何却冷遇了他呢?只因如来自视甚高,从不参加王母举办的蟠桃会,一心苦练自己的如来神掌,相当于《倚天屠龙记》中的灭绝师太。后来为了扩大西天影响,也不定期举办盂兰盆会,邀请天地间有头脸的神佛参加,镇元子也在邀请之列。可是如来并没有像元始天尊那样把镇元子当一瓣蒜来捣,只是将他泯然于众神之中,派二徒弟金蝉子敬了一杯茶了事。

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大仙道:“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啥意思?如来请一帮神佛吃饭,来捧场的神佛很多,所以倒茶的接待人员也很多,比如阿难迦叶之类,金蝉子只是其中一个。恰好金蝉子负责的这帮神佛中就有镇元子。这就相当于一公司老总请吃饭,老总的秘书司机保镖等等各分一片给在座客人倒茶,倒茶只是他们的分内之事。而且这帮秘书司机是以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老总的身份给客人敬茶的。就是说,镇元子在如来眼里只是唐僧的级别。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还对倒茶的司机秘书感激不尽,说两人是好朋友,这不是傻,就是坏。

所以镇元子和金蝉子其实并没有多少交情,恰恰因为如来对他不够礼遇,他还跟如来结下了梁子。所以当取经团要来时,他赶紧溜了,并且给唐僧下了个套,让年龄最小最不成熟有点二杆子不着调的清风明月待客,其实他只要把两个大徒弟留下,肯定不会出清风明月的岔子。临行镇元子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镇元子千叮咛万嘱咐,只能给唐僧吃,不能给他几个徒弟吃,也不能让他们知道。其实你只要诚心待客,摆出两个果子,如果唐僧不想吃,非要分给三个徒弟吃,哪怕喂了白龙马,也不失待客之道。主随客便的道理难道不懂么。

那么镇元子为啥非要给唐僧吃人参果,答案很简单,因为人参果有长生不老之功效,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吃两个能活九万四千年(是不是吃的越多活得越长,此处存疑)。唐僧最终还是吃了一个果子,书中写道,自今会服人参果,尽是长生不老仙。又写道,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自此之后,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就流传开来,五庄观的下一站,白虎岭的白骨精马上得到了消息。之后几乎所有的妖怪目标都是唐僧,除了想吃肉,就是想吸取原阳。所以镇元子给唐僧吃的人参果就是唐僧的惹祸根苗,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唐僧不吃人参果,他的肉就没有长生不老的功效,那么妖怪们对这支取经队伍是没有多大兴趣的,因为想吃人遍地都是,没必要冒着风险跟如来观音孙悟空作对。如果说如来写的三藏真经对修行有用,妖怪们也是在取经团取经归来的路上对他们围追堵截,以夺取经书为目的,而不是吃唐僧肉为目标。吃了唐僧肉其实还有个效果,好多西学者都提到过,就是度劫。天地初开的太极时代,一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只有玉帝三清镇元子等寥寥数仙度过了。天地大开之后,就到了八卦甚至六十四卦时代,一劫只有区区五百年,但这五百年也有相当多的妖怪度不过去,只能靠吃蟠桃人参果仙丹等稀缺食物来度。但是这些资源都掌握在王母镇元子太上老君这样的大神手里,不是谁想吃就能吃到的,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吃唐僧肉解决问题了。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来了,镇元子为啥要给唐僧下套,跟如来作对,阻止取经团上西天。答案很简单,镇元子是道家的祖师级人物,和三清走得很近,三清是不希望佛法东传的。而且镇元子到了西天之后,如来对他并没有多加礼遇,所以他就想给唐僧吃上两个人参果,并把这个消息放到妖魔界,当作给三清的投名状。


唐风宋月


这个问题有两层意思:镇元子为什么要给唐僧人参果?给就给了,为什么要给两个呢?这么珍贵的东西,一个还不够吗?

那么,镇元子为什么要给唐僧人参果呢?根据镇元子自己的描述,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

500年前盂兰盆会上,镇元子受邀参加活动。会上唐僧的前世金蝉子亲手给他端茶,镇元子对他心存感激。为了回报这份感激,才有了送人参果。

为什么要给两个呢?无非是这份恩情实在太大,大到一个人参果都无法报答。

分析到这里,所有的问题都把矛头指向了这份恩情。金蝉子献茶到底是怎样的恩情,竟然让镇元子如此报答?

要知道,人参果树一万年才结那么三十个果子,就这么随随便便的送给唐僧,而且还是两个,真当这是白菜啊?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镇元子与金蝉子的地位,人参果的价值。

我们摆开来说:镇元子是地仙之祖,金蝉子是如来的第二个弟子,人参果吃了只会可以与天地同寿。

这三个身份,哪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要在这里头选一个最重要的,毋庸置疑,如来的第二个弟子分量更重。

因为能当上如来的弟子,寿元自然不用担心,地位也毫无疑问是非常高的。

你们别看镇元子是地仙之祖,在神佛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李世民身为人王,连个龙王都不卖他面子,可见五仙身份差异之大。

地仙与神仙之间,还差着一个天仙呢,金蝉子乃是如来弟子,怎么着也得是个神仙。他们之间的差距类似于:你会不会和最漂亮的黑猩猩结婚

身份的差异摆在这里,金蝉子主动给镇元子献茶,必然会使得镇元子受宠若惊,仿佛受了天大的恩情。这份恩情用俩人参果去偿还,值!

更多的可能是,镇元子担心金蝉子不接受他的回赠。果不其然,眼看唐僧没吃果子之后,当时就怒了,觉得身心例外都遭受了暴击,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祗树


(观察君谈西游033期)

当年盂兰盆会上金蝉子给镇元子倒了一杯茶,然后镇元子一直记到西天取经,为了报答金蝉子的一茶之恩,镇元子决定给金蝉子的转世之人两个人参果。人参果是何其的珍贵,镇元子一下子就送了两个了?西游记中的人参果和蟠桃有得一拼,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吃一个人参果,就能活上四万七千年。这么算来,唐僧前世金蝉子的一杯茶,应该是西游记中最贵的一杯茶了,竟然换来九万四千年的寿命。

为什么镇元子要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呢?这里面涉及着镇元子设计的一个圈套,且听小编给各位一一道来。

镇元子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唐僧是不会吃的,因为人参果长着一副未出世的婴儿样,唐僧下不了嘴。同时白龙马也是不会吃的,白龙马就一打酱油的,西天取经中大部分的事情他都懒得参与的。这样两个人生果就留给唐僧的三个徒弟吃了。

两个果,分三个徒弟。你能联想到什么?小编想到的是战国时期“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孙悟空是见到果子就想吃的,毕竟是猴子嘛。猪八戒投胎后有了猪性,大腹便便的,见到吃的当然是来者不拒,当仁不让了。沙和尚在当卷帘大将时就听说过人参果了,也想吃一个尝尝鲜。可是只有两个果子,西游记原著中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并没有电视剧中那么和睦,这样他们三个为了两个人参果,不打起来才怪呢!

二桃杀三士的现实版上映,这是镇元子最想看到的,也是他下得圈套。不过,镇元子的仙童看不起唐僧师徒,惹起了孙悟空争强好胜之心,所以孙悟空选择了偷人参果,最后还把人参果树给推倒了。

正是镇元子有这两个不识时务的徒弟,惹恼了猴哥,所以他的计划才没有得逞,不然唐僧三个徒弟内讧,将会是西天取经最大的一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历史观察君,作者:观察君。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历史观察君


故事情节这里就不细表了,我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为什么镇元子要给唐僧两个人参果。

这里要说说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客气。

镇元子吧,他是个体面人,地仙之祖嘛。那么大的一神仙,云彩往下,地皮往上,就属他大。这么大一神仙要请客,对吧,请的还是老朋友——金蝉子转世的唐三藏,也是有身份的人呀,如来佛祖指定的项目负责人。他来拜访,镇元子又不在,总得拿出点像样的东西招待一下吧,他家称什么呀,就称人参果。就像你去德国看朋友,人家准得请你吃肘子喝啤酒,朋友来北京看你,你总得请人一顿烤鸭对吧。人参果再珍贵,招待人也不能只拿一个出来呀,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镇元子也是好礼儿好面儿的人,牙掉了得往肚子里咽,不能让外人看见咱不局气。比如过年你看长辈去,一般都是拎两瓶酒,两盒茶叶,两条烟什么的,没听说拎单份的呢还。

再有就是,中国人的两个不是实数,是个虚数目字儿。爸妈劝你吃饭都说再吃两口,但给你盛的饭两口绝吃不完。朋友劝你喝酒都说再喝两杯,回头一看好几瓶下去了都。老板出差说两天就回来,结果去了一星期。亲戚找你借钱说俩月还,结果半年了都没动静。所以说两这个字在中国经常会表示一些,少许,看着办,差不多得了的意思。镇元子很有可能也是这个意思,他也不关心唐僧一行几个人,也不知道唐僧多大饭量,就说整俩让尝尝,也怕唐僧挑理,总之就是老朋友来了,自己不在,属于照顾不周,只能让童子好好照顾。谁知这俩傻小子心眼儿太直,说俩就真给俩,还那么心疼东西,这要让镇元子知道得多丢面儿。你看最后,众仙家来五庄观的时候,镇元子一高兴敲下多少果子招待大伙儿。


蛋圈一科


因为镇元子不知道唐僧的饭量,怕一个人参果不够吃。所以给他准备了两个。

先来看一下,《偷吃人参果》到底是意外,还是提前设下的局?

这一很奇怪的一难。

首先,发生时间节点很奇怪,镇元大仙刚好要去赴元始天尊之约,带着他四十八个弟子中的四十六个走了,只留下两个最小的徒弟清风和明月来接待唐僧师徒。难道观音菩萨联合元始天尊和镇元大仙给唐僧师徒下套?这个级别是不是有点高了?

其次,留下接代唐僧师徒的人很奇怪。从他们后来的表现来看,这两个徒弟显然不适合接代。既然是接代一个连人参果都送都“故友”,不应该至少留下一个更成熟,更稳重的徒弟吗?而且,清风明月发现人参果被偷吃以及人参果树被推倒后,对付唐僧师徒的办法除了谩骂就是把他们锁在屋子里。这是小孩子过家家才用的招式吧?但此时清风明月都已经一千多岁了!他们是怎么长大的?

再者,出场的人物很奇怪,镇元大仙作为地仙之祖,直接赤膊上阵跟孙悟空打,实在太丢架子了。镇元大仙可是跟三清一个级别的,太上老君的两个拿着法宝的童子或者一头带着金刚镯的青牛,就可以随便虐的孙悟空毫无脾气。而堂堂地仙之祖,竟然拿不出像样的法宝和争气的徒弟来跟孙悟空打。地仙之祖混到这份上,真真一个“惨”字了得。

第四,结局很奇怪,人参果树被医活之后,镇元大仙又打了10个果子来,唐僧师徒,福禄寿三星,观音菩萨和镇元大仙自己一人一个,观中的弟子们分吃了一个。另外,镇元大仙还和孙悟空八拜结交了。镇元大仙这是想上天?

最后,最奇怪的还是镇元大仙,从小说中他的表现来看,哪有什么地仙之祖的架势,明明就是一个“人参果树管理员”的“镇园大仙”。弟子们差就算了,他自己也是一招鲜吃遍天。一招“袖里乾坤”过后,便再无其他了。而他在《偷吃人参果》通篇里的表现堪称灾难,他回五庄观发现人参果树被推倒之后,说的最多的就是“还我人参果树”,但他拿孙悟空一点办法都没有,孙悟空跑了就跑了,他只针对肉眼凡胎的唐僧,这就叫“吃柿子专捡软的捏”吧。还有就是,作为堂堂地仙之祖,竟然医不好自己家的树?这些表现分明表示镇元大仙就是浪得虚名嘛!

至于为什么给唐僧准备两个人参果,可能“双数”更显得有礼数,也可能是觉得唐僧会自己吃一个,给他的徒弟们分吃一个。要知道,在这一难的最后,五庄观众弟子也只分吃了一个而已。可能镇元大仙觉得自己已经“很大方”了,可是,他竟然料不到唐僧不敢吃,而清风明月却擅自分吃了。。。

这是事先就布好的局?


陌上云白


看下面有些朋友回答的颇有点啼笑皆非,这里就从《西游记》一书的原剧情以及世俗规矩两个方面分别说明一下。

《西游记》的第一主角是唐僧,第二主角才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因为86版《西游记》电视剧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大家对于西游记的印象往往不是来自于小说本身而是电视剧,这点就像是我们对三国的了解更多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而非正史《三国志》一样。

电视剧里面最威风八面惹人喜欢的角色莫过于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了,因此许多人都把他当成主角了,其实真正的主角是三藏法师唐玄奘啊。

玄奘法师的光辉事迹我就不多说了,这是历史上真有的人物,而且其西游取经的过程一点也不比西游记里面容易,而且他身边也没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保护,更加不要说佛祖和菩萨的庇护了,完全靠的就是他自己的一颗大无畏之心。

而且六小龄童先生也喜欢用“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来做题目四处演讲,我很喜欢章先生的表演,但是他可能有些误会了,这八十一难说的是唐玄奘而不是孙悟空,而且第一难从他投胎父亲被匪徒所杀的时候就开始了,然后第二难就是他母亲被迫把他放在篮子里顺江而下成了江流儿,要不是被好心的和尚收留的话他直接就回西天见佛祖去了,还哪里有后面的劫难呢?所以七十二变对于唐玄奘并无用处,一颗虔诚无畏之心,再加上一些运气才是最重要的。

而按照《西游记》小说描述,唐玄奘乃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我不知道这个二弟子的辈分是怎么得来的,从佛法上说如来佛是一切修佛之人的本师,包括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王四大菩萨,舍利弗目犍连摩柯迦叶阿难(就是最后和唐僧师徒索取贿赂的那两个)等十大弟子都是佛祖的弟子,也不知道金蝉子到底是哪个,这个佛经没说过我也不好妄自猜测,就权当他排行第二吧,弄不好观音大士都要喊他一声二师兄呢。。。

而镇元子按照小说中描述乃是

“地仙之首”,和道教地位最高的“三清”(其中就有道教的创始人老子)一个辈分,观音菩萨自称就连她也要敬他三分,但是如果按照金蝉子还是观音菩萨的二师兄的辈分来看的话,和镇元子同辈相处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因此两人前世才有交情,后世镇元子拿两个珍贵的人参果来招待故人也就理所当然了。

世俗礼法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门当户对”,而唐僧下届历劫只是镀金混资历将来好接班的,没人敢真的为难

因为是小说,是电视剧,所以自然而然就要和我们世俗联系起来了,如果真要讲究道家的清静无为和佛家的缘起性空的话那就不要看小说,更不要看电视了,完全就是漏洞百出,大家直接去看《道德经》和《金刚经》等经典就是了

所以既然是讨论小说和电视剧,我们也只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来历劫的事情想必佛教和道教的高层都是心知肚明的,大家也都明白他本来深得佛祖厚爱,只是惹怒了老师这才让他下来受磨难,而且佛祖都已经规定好了,就九九八十一难啊,一难也不准多,一难也不准少,一定要刚刚好。

佛祖这话大家看出来意思没有,这像不像父母对自己最宠溺的孩子啊,你是最聪明最有悟性最有前途的,我还指望着你将来接班呢,但是首先得好好的打磨打磨你才行,相反没出息的那些子女家长们反而放任自流了,反正我给你足够的钱和房子,保你个终生富贵也就是了。

比如香港首富李嘉诚就是这样,他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大儿子李泽钜是要接班的,所以他管教极为严格,从做事到做人是一丝不苟,而小儿子李泽楷就不同了,喜欢美女就去找吧,想生孩子就生吧,只可惜了梁洛施一口气为李家留了三个儿子也依然不能嫁入豪门,为什么呀,门不当户不对啊,钱我可以给你,一亿不够就十亿,但是名分就别想了。

所以佛道的高层们都知道金蝉子名为下届历练,但其实剧本早已经写好了,将来佛祖是要重要他的,只是让他积累个资历和人脉镀镀金罢了,并没有谁真的感为难他,除了那些个底层不知好歹的小妖小怪们,而且绝大部分都被孙悟空给打死了。

而真正明白内幕来折磨唐僧的各大神仙菩萨的亲信们(

比如三大菩萨的坐骑,太上老君的坐骑,太乙天尊的坐骑,为啥都是坐骑呢,这就等于是现在大领导的司机啊,那可是心腹之中的心腹,比老婆都了解领导),他们其实心中都是门儿清啊,都是得了自家领导的话来“为难”唐僧,帮他增加履历的,所以这个火候儿必须要把握好,吓唬吓唬就行了,并不敢真的动手。

所以大家才看到每次他们都是已经捉住了唐僧但都不急着动手——反而还在看着菜谱研究是红烧好呢还是白灼,按道理妖怪吃人都是生吞活剥的,哪用这么麻烦啊,真要吃一百个唐僧也都死了,其实他们都在等孙悟空来救呢,这双簧可得演好啊

对此以孙悟空的聪明又如何不明白?因此他也是故意每次姗姗来迟,一方面是要让各位“司机师傅”们把戏演足了,人家也要回去报告领导的好不,另一方面关键时刻出来才能让唐僧对自己增加好感啊。

这点在企业上过班的人应该都明白,救火队长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孙悟空要是没等妖怪出来就嘁哩喀喳都扫平了,到时候顺风顺水的就一路向西了,那又如何凸显自己的重要性呢?

所以镇元子也是心知肚明,这才安排两个人参果给金蝉子,好先做好感情投资,就像是你知道一个人很快就要飞黄腾达了,这个时候不巴结啥时候巴结啊,等唐僧到了西天弄不好得了佛祖衣钵,马上就比自己地位高了,到时候别说两个人参果了,就算拿二十个过去人家都放在眼里。

至于唐僧的反应其实以镇元子的老奸巨猾又如何不知道?他现在还是肉眼凡胎,自然不敢吃这个婴儿一样的果子,但是别忘了他还有三个徒弟啊,除了孙悟空和自己一样是心知肚明以外,别忘了还有个贪吃的猪八戒,到时候肯定会有风波矛盾出来。

大家看小说也好,看电视剧也好,都明白没有矛盾冲突就根本看不下去了,高明的导演那就是没有矛盾和冲突,制造矛盾和冲突也要发展下去啊,因此镇元子就是个高明的导演,而且早已经和孙悟空心有灵犀,两人合力演了一出戏,顺顺利利的完成了佛祖安排的任务不说,还开了个人参果大会,弄得声势浩大,这等于是给佛祖脸上贴金啊——大佬您看,兄弟这事办的地道吧?以后有啥好事也别忘了招呼小弟一下啊

而所谓英雄惺惺相惜,镇元子和孙悟空只是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的意图了,因此互相配合的极为默契,所以最后皆大欢喜之后两人这才当场拜了把兄弟,为什么啊,这都是给自己增加资源和人脉啊,以后大家一道一佛,一天一地,互相配合的地方多了去了,有个把兄弟自然好办事。

那为什么不和猪八戒和沙和尚一起结拜呢?这又回到问题最初了,这世俗之中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什么?门当户对,实力相当啊,敢让曹孟德叫一声兄弟的也就只有刘玄德了,而能让地仙众帮派大哥镇元子看得起的自然也只有齐天大圣孙悟空啊,两人的关系就像是青帮大佬杜月笙和军统老大戴笠一样,以后互相关照发大财自然是顺理成章。


所以看《西游记》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最重要的是弄清背后的来龙去脉,再看就清晰了,所以不要再来问什么“妖怪为啥不吃唐僧,那些神仙菩萨为啥不看好自己的坐骑”之类的问题了,那只能说明你“

图样图形谱”了,还需要多读书和多历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