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解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廣元答卷

共解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广元答卷

共解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廣元答卷——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分組討論側記

共解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广元答卷

11月26日,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第一次會議結束後,懷揣著激動心情,與會人員立即前往各分組討論地點,談感受、提建議,共解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的廣元答卷。

討論現場,創新思路、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熱潮在湧動。在交流中,全市上下既看到了差距和不足,也找到了優勢和方向,更堅定了朝著黨指明的鄉村振興道路前進的信心和決心。

凝聚一種共識: 走出適合廣元的鄉村振興之路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鄉村美則城市美,農業強則百業強,農民富則全民富。

作為四川北部山區、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廣元,大山裡的鄉村振興怎麼搞?市委書記王菲在第一次大會上給出了答案:廣元將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戰略任務,深入實施“十大行動”,推動農業資源大市向特色農業強市跨越,推動整體連片貧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

圍繞著這一總體思路,參會人員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發言中,大家都一致認為,只有走出一條適合廣元自己的鄉村振興之路,廣元農村農業的未來才有希望,廣元的跨越發展才有希望。

“會議體現了市委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高遠站位,一脈相承繪藍圖的戰略定力,因地制宜出實招的精準考量。”旺蒼縣委書記劉亞洲在討論時圍繞旺蒼實際,提出鄉村振興的“旺蒼路徑”。

與劉亞洲一樣,不少與會人員也都提到了“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不能一窩蜂全上。”“要因鄉制宜,因村制宜,讓我們的發展措施更切合實際。”“全市有全市的規劃,各縣區、各鄉鎮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對產業進行更合理的安排,真正做大做強農業產業。”……

“這次會議既講清楚了中央和省委關於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也講清楚了鄉村振興在廣元落地落實的‘行動路線’。”市委常委、朝天區委書記蔡邦銀表示,作為同步全面小康的“先手棋”,朝天對鄉村振興的制度設計提出了“1+4+N”的政策體系,堅持“持續實施強村行動、創新實施興鄉行動、大力促進城鄉融合”三條路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七大工程”。

堅定發展信心:為實施鄉村振興補短板打基礎

2017年我市第一產業增加值113.16億元,增長3.8%;

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1元,增長10.0%,增速居全省第三位;

我市發展現代農業園區起步早,現已建成現代農業園區92個,在全省頗具影響力;

……

廣元是典型的小城市帶大農村。近年來,“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給與會人員打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更加堅定了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

“目前,昭化現代農業園區基本實現全覆蓋,集中供水全覆蓋,農村公路通組路百分之百硬化,農村人居環境改造持續用力。”副市長、昭化區委書記陳正永向與會人員介紹該區鄉村振興發展的“底氣”,並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昭化堅持全域推進、全員攻堅、全力落實,推進脫貧攻堅,為實施鄉村振興補短板打基礎。”

青川縣自然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勇在討論現場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微信朋友圈寫下了“農業人的春天來了!!!”。曾經因與農民利益連接機制不完善,在農產品收購時,公司會出現“倒貼”的情況,這讓他很無奈。參加這次會議後,王勇進一步堅定了幹好農業的信心:“我們將一如既往發揮好龍頭企業應有的作用,為廣元鄉村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明確努力方向:填空隙聚合力抓好產業發展

在看到成績,振奮信心的同時,與會人員更多地是理性地分析我市鄉村振興的問題和困難所在: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不平衡、特色產業規模不大、園區帶動能力不強……

“我們要在不足中,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討論中,與會人員表達了這樣的一個理念——鄉村振興發展的快慢和質量高低取決於大家主動作為的態度,取決於攻堅克難的勇氣,取決於改革創新的銳氣。

“要加大培育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產業發展起來後,要注重鞏固提升。”“園區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無論是政府部門負責人還是企業家代表,在大家看來,廣元的鄉村振興,最關鍵、最基礎還是在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施鄉村振興關鍵在操作層面。”蒼溪縣委書記張壽於表示,下一步蒼溪縣要抓長效、補短板、填空隙、聚合力,抓好產業發展,做大做強“三大百億產業”,推進宜居鄉村建設,解決農村人口“空心化”問題,爭取撬動更多資金投入農業農村。

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則表示,稅務部門將不擇不扣的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為各個涉農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辦稅渠道,進一步拓展和優化稅銀合作,解決好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記者周小丁 盛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