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得了老年痴呆,生活將會是怎樣?

不可愛_桑


由於阿爾茨海默病(AD)症狀表現的特殊性,很多AD患者由於失能失智導致各種基本能力受損,不僅給患者自身帶來很大痛苦,同時也為家人及日常護理人員帶來很多困難。當父母得了阿爾茨海默病,子女在照顧他們的生活和身體的同時,一定要了解父母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因為有研究表明,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對於延緩AD患者的病情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採用恰當的心理護理方法,可明顯逆轉患者的情感反應。

AD患者由於病程發展階段不同,表現出的心理狀態也存在差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1.人格發生改變:不喜歡交往,喜歡孤獨,表情淡漠,情緒低落,凡事都無動於衷。

2.焦慮、抑鬱、恐懼感:老年痴呆患者由於疾病的影響,記憶力、判斷力、自理能力逐漸喪失,對周圍事物都感覺陌生,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抑鬱和恐懼感。

3.記憶力障礙:老年痴呆患者早期就出現記憶力下降,以後逐漸加重,智力水平也會隨之下降,剛剛手拿著的東西,一會兒就東找西找。

4.妄想:老年痴呆患者對某些毫無根據或不符事實的事情產生錯誤的想法,且無論怎麼解釋也說服不了,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5.身份識別障礙:有些老年痴呆患者不能正確識別其所熟悉的人或物,甚至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這類患者的危害性不大,但出現這種情況卻是病情逐漸嚴重的指標,需要積極治療。

6.激越:指不能用患者的某種需求或意識混亂來解釋的某些不恰當的語言聲音和運動性行為,臨床常有:煩躁不安、來回踱步、罵人、出言不遜、大聲喊叫以及打人或動粗等。國外有文獻報道,痴呆患者激越行為的發生率可達50%~90%。

因此,對於AD患者的心理護理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開展。

1.耐心傾聽與交流:患者記憶力下降,會反覆提同樣的問題或出現語言障礙,與患者進行交流時應與他並肩而坐,耐心傾聽,並注視患者的眼睛,不隨意打斷患者講話,以表示對他的關注。患者不能理解時可以借用手勢或其他非語言溝通方式讓其瞭解你的意圖。痴呆患者對觸覺的感受比語言文字好,使用肢體語言、微笑態度和撫摸、握手等方式,再配合簡單的語言來溝通,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2.關愛與情感支持:誠心誠意地理解並尊重患者,瞭解其真正的需求,允許患者保持以往的生活習慣。

3.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安靜清潔室溫適宜的外部環境。家庭有條件的可以請人陪伴,避免患者獨處,每日可以下棋、讀報、聊天、鍛鍊身體,腳踩按摩器通過腳底神經反射刺激大腦。無條件的可以到社區活動中心去打打牌、下棋、與人交談,以這些方式充實生活。切忌將患者關在家內,拒絕人際交往。

4.準確判斷患者的需求:部分患者多在下午或傍晚出現煩躁不安、吵鬧、尖叫,護理人員應首先尋找不安的原因,耐心詢問和觀察患者是否有身體不適或排便需求。排除原因後,可以安排與患者一起看電視、一起唱歌、做一些患者感興趣的事,或帶他出去散散步,減少患者的不安感。

5.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保證:充分利用自身在患者心中的影響力,取信於患者,使其相信醫護人員和家人,從而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配合治療的積極性。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美國前總統里根死於阿爾茨海默病,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死於阿爾茨海默病,《百年孤獨》作者、國際文學大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死於阿爾茨海默病……

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名人在與阿爾茨海默病的鬥爭中與世長辭。

阿爾茨海默病,這種被稱為“老年的癌症”的疾病到底有多麼可怕?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內二科,作為湖南省首家痴呆防治中心,接收和診治過很多普通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內二科主任譚佩珍介紹,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

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晚期嚴重影響生活及社交,給家庭來帶沉重的負擔。

據瞭解,目前全球有356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而且每4秒增加一名,每年新增77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迄今已超過800萬,已成為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後,老年健康的“第四殺手”,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因為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早期正確診斷和干預治療是防治老年期痴呆的重中之重。

譚佩珍

主任說,對此病的防治,有三句九字方針: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其中,以下高危人群的篩查對早發現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年齡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且年齡與發病率呈正相關係;

2、低教育程度人群;

3、三高人群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

4、血管性危險因素者;

5、不良生活習慣者:吸菸、酗酒等;

6、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人群。

那麼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呢?

譚佩珍主任建議關鍵從三方面著手:

控制血糖、調節血壓血脂,保持血管健康。

2、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低鹽低脂飲食,保證蛋白質的供給,戒菸戒酒,絕經期女性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

3、多運動多動腦,維持良好人際關係,培養有益的興趣愛好。

另外,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為有走失危險的老人專門設計了黃手環,請為家中患病老人佩戴好黃手環,也請幫助馬路上佩戴黃手環的迷茫老人找到回家的路,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內二科主任 譚佩珍

湖南醫聊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年痴呆症,目前具體病因未明。是一組年齡相關性疾病,多起病於老年期,尤其是65歲以上老年人,起病隱匿,病情進展緩慢但呈持續發展,且疾病導致的損害為不可逆性。主要表現以進行的智能損害為主,患者逐步遺忘所有事情,各個功能逐步喪失,晚期多死於軀體併發症和功能衰竭。

阿爾茲海默病發病較為隱匿,患者初期的表現主要以近事記憶障礙為主。此時患者可能常常遺忘前些天剛剛發生的事情,經常錯過重要的約會,丟失隨身的物品。但此時患者其它的功能尚未受損,可在熟悉的環境中正常的工作或承擔家庭責任。且一些患者對自身記憶障礙有掩飾的行為,如找各種藉口。所以此時患者較不易被發現已罹患阿爾茲海默病。如將這些患者帶入完全陌生的環境,那麼疾病的表現就會暴露無遺。這也是很多家庭在旅遊中發現了父母的異常,進而至醫院就診。此後隨著疾病發展,患者的記憶障礙日趨嚴重,不僅近事記憶受損,遠事記憶也收到波及。患者常常遺忘自己過往的經歷,遺忘親朋好友的名字。一些其它腦功能也逐漸受損,常常分不清當前所處的時間、地點。對於一些空間方位迷失,所以常常在外迷路。此時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明顯的受損,不僅不能工作,生活料理還部分需人照料。至晚期患者的腦功能逐一喪失,最後臥床不起。


鵜鶘心理陳小康


當發現摯愛的父母變得冷漠、健忘、暴躁和出走,最後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AD)。在照顧AD病人的過程中,巨大的精神、社會、健康和經濟壓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阿爾茨海默病尚未找到治癒的方法,但家人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延緩疾病的發展,提升患病老人的生活質量。

考慮到患病老人的獨立生活能力下降,應減少一切危險因素,包括確保門廊、通道無堆放的雜物以防跌倒;妥善收納清潔用品、火柴、刀剪等各種危險品防止病人誤傷。另外,應確保發生緊急情況能最方便求助,例如檢查門鎖,確保其能正常工作且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能比較容易打開;將緊急聯繫人電話和家庭地址貼在家裡電話機的旁邊。

在中國農村,痴呆老人幾乎全由家人照護,42.9%由配偶照護,57.1%則是子女照護;在城市,也僅有13.9%的老人由非親屬照顧。至親家屬作為非專業的醫護人員,面對患者,不僅要從專業技能上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更重要的是有強大的身心,持之以恆的精神,以及對患者抱有更多的包容和關愛,若子女同時還需上班工作,其負擔的壓力難以想象。

而我們,作為子女,一方面,除了期待能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問世,另一方面,只有儘可能多點時間去陪陪他們,不離不棄地去愛護我們生病的家人,記得一則關於老年痴呆症的公益廣告,裡面說過一句話:“他忘記了很多事情,但他從未忘記愛你。”


藥事健康


隨著年歲增大,腦血管病纏身的老年人易出現多發梗塞性痴呆,又稱為血管性痴呆,是一種由於負責腦部供血的小血管被血栓阻塞造成的疾病。小血管內的血栓降低了部分腦組織的氧供,從而導致這部分腦組織壞死(梗死)。梗塞可以反覆發作。有多個小梗塞灶的患者,有患嚴重腦卒中的風險,可能危及生命。

多發梗塞性痴呆較常見於60歲以上的人群,男性略多於女性。動脈粥樣硬化會增加其風險,因為脂質沉積在動脈管壁,導致動脈狹窄和血栓形成的風險增加。高血壓、高脂飲食、吸菸等,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並加速其進展。

有哪些症狀?

多發梗塞性痴呆症狀各異,取決於病變的大腦部位。與其他類型的痴呆進展形式不同,多發梗塞性痴呆會隨著每次發作而迅速惡化。症狀與其他類型的痴呆相似,包括:

  • 記憶力差,特別是在會議近期事件時。

  • 很難作出決定。

  • 簡單的日常活動困難,如穿衣。

  • 在熟悉的環境中徘徊、迷路。

多發梗塞性痴呆患者,早期有頭痛、頭暈、失眠或嗜睡、易疲乏、精神集中力降低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很容易發生抑鬱症和躁動。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的症狀,主要取決於病變大腦的部位,比如部分視力喪失、語速慢,有時說話含糊不清,行走困難等。

應該如何處理?

可以依據症狀,診斷多發梗塞性痴呆,但可能還要進行許多檢查,以排除其他類型的痴呆。頭顱CT或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找到多發性腦梗塞現象。

雖然多發梗塞性痴呆不能治癒,但是治療有助於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低脂飲食、經常鍛鍊、立即戒菸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意義重大。建議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每日服用一定劑量的阿司匹林來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針對乏力和喪失運動能力問題,可以採取物理治療,言語治療可以幫助減輕語言障礙,抑鬱症狀較重時應該服用抗抑鬱藥物並進行心理諮詢。

預後如何?

大多數多發梗塞性痴呆患者的症狀可以在短期內有所改善,但之後會再加重。病情在早期得到診斷,並對危險因素進行治療,如控制血壓、血脂等,可以防止疾病進展,減少疾病發生率,並可降低將來患致命性腦卒中的風險。


中華醫學科普


當父母得了老年痴呆,家裡就會多了兩個老小孩兒。他們可能會忘記一些剛剛發生的事,不記得走過的路。但他們會記得自己兒女小時候的事兒。他們會以為你還沒有長大,還是小時候的樣子,還需要他們為你做飯、為你穿衣、送你上學……

每個人都有老年的時候,在父母為你操勞一生之後,在他們人生的最後階段,這種病是高發的。而為人子女的我們,首先要理解老人的這種因病造成的種種幼稚的行為,把他們當成孩子,自己作回家長,對他們耐心地進行照顧,配合他們,進行一些演出,就當是送給他們人生最後的一份禮物吧。


孟可的思想空間


老年痴呆症我在40多歲就有病情,主要表現為記憶嚴重衰退,見人少言語。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病患平時話語不多或者說伴侶的另一方性格表現強勢,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對病患長時間的嘮叨,病患為了家庭和睦就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時間長了就變成少言寡語,而後記憶會嚴重衰退,而家人此時以為病患故意裝聾作啞,還會繼續嘮叨,便形成痴呆症。

如果你們發現跟年長家人說話時,她(他)多次沒有搭理你,你們就要注意了,別以為是故意不理你們的,要引起關注。

要想減輕病患的症狀,就要暫時離開長時間對她(他)嘮叨的人,多參加同事、戰友或鄰居的聚會,對恢復記憶有很大幫助。


手機用戶6803776012


我奶奶是老年痴呆患者,我們知道對於像她這類人來說,愛十分重要,要時刻關注他們,照顧他們,安撫他們。

阿茲海默綜合症會讓暴躁和憤怒成為他們的常態,原來慈祥溫和的模樣出現的少了,有的時候會覺得像是變了一個人。雖然這種情形非常容易理解,一開始我們絕對會耐心地對待他們,但是時間長了,這是件特別難的事,抱怨和脾氣慢慢積壓,到了一定程度你甚至覺得控制不了自己,淚奔一番然後慢慢迴歸平靜,繼續忍受和照顧這個你深愛的人,這種忍受沒有期限。這是需要做好足夠心理準備的,即使中間你有點滴的爆發,也不要過分自責。

他們認不出親人,想不起那些美好的回憶,雖然很遺憾,但起碼,你還記得。

那時我奶奶仍然有些關於孩童時記憶的殘留,她常常把我們和她年輕時生活中的人物聯繫了起來,反反覆覆的叨唸,沒什麼邏輯,穿插著講真真假假的回憶。有一次她不吭一聲地獨自離開了家,而我們都以為她在睡覺,然後我們都嚇死了,特別害怕她走丟,幸好最後把她找回來了。奶奶有時甚至會忘記吃飯,也不能向我們表達自己的感受。不過有我們一直陪在她身邊,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她度過這段時光。


小鴿子看世界


我媽媽就是,由於姥姥太強勢,從媽媽小時候開始欺負她,到現在媽媽已經60歲了,前年開始已經出現老年痴呆的現象,同時伴隨嚴重的抑鬱症,每個月吃藥就要1500塊錢,不過還好,媽媽有退休工資,經濟上算不上太大的負擔。原來那麼利索乾淨的一個人,現在變的換洗下衣服還要哄她,不聽還得吼她,洗個澡更是要逼她。每次這個時候,我就從心底裡生出深深的無力感。這種病,帶給家人的是無盡的精神上的壓力,知道前一陣我懷孕,由於心理壓力大,沒保住,然後又不幸的發現長期的壓力生了子宮肌瘤,開刀手術……現在,我還在努力的讓自己堅強,我希望我的生活會有希望,我希望命運不要讓我連往前走的勇氣都沒有,我希望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小白S貓貓


目前,痴呆症尚無特效療法,且病人住院時間短,大部分時間在家中療養,因此提高照護者的護理水平非常重要。通過良好的干預療護,減輕痴呆症症狀及併發症,可以有效提高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干預療護

1、 心理干預

痴呆症患者常常很焦慮,如坐立不安、來回走動等。對於經常出現焦慮的患者,要給患者足夠的照顧,保證居室安靜,安排有趣的活動,也可以指導患者聽一些輕鬆、舒緩的音樂。對於表現抑鬱的患者,如經常出現呆滯、睡眠障礙、疲倦等,要耐心傾聽患者的敘述,不強迫患者做不情願的事情,對患者多說一些關愛的話,勸導患者增加活動量,如遞給他梳子,說:“你的頭髮很漂亮,梳一下吧。”讓他做決定。

如果可以對他們展示你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就邀請他們和你一起做,如一起吃飯、下棋、讀報等。而有激越症狀的患者,例如常為小事發火,甚至出現攻擊行為,應該儘量避免一切應激原,如病房環境,應儘量按患者原有的生活習慣設置。

患者出現激越行為時,應分析產生激越的具體原因,不能用禁止、命令的語言,更不能將其制服或反鎖在室內,這樣會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使病情加重。在面對有激越行為的患者,要試圖將患者的注意力轉移到其感興趣的方面,可有效地減少激越行為的發生。

對痴呆症患者的一些精神症狀和性格變化,如猜疑、自私、幻覺、妄想,家人及醫護人員應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寬容、給予愛心,用誠懇的態度對待患者,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儘量滿足其合理要求,有些要求不能滿足,應耐心解釋,切忌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患者自尊心的言語行為,使之受到心理傷害,產生低落情緒,甚至發生攻擊性行為。

2、認知訓練

認知能力下降是痴呆症患者最主要的表現,例如記憶力的下降和喪失、計算能力下降、語言功能障礙等。

照護者要利用一切機會幫助患者用腦健腦,以延緩症狀加重,如通過讓病人排列數字順序、物品分類、簡單計算等進行思維訓練;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如聽音樂、猜謎語、講故事、跳舞等引導病人多用腦,提高語言和記憶能力。

另外,照護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利用一切護理、治療的機會,主動與患者交流,如利用寫有單詞、短語的卡片和圖片來進行訓練,鼓勵患者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接受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對於防止智力進一步衰退具有重要作用。當然也應注意適度用腦,比如勸患者工作一段時間後到室外活動一下,放鬆身心。

3、身體康復鍛鍊

干預的根本目的是要幫助痴呆症患者維持逐漸減退的身體機能,適當的用腦鍛鍊和體力活動可以有效延緩痴呆症患者的智力和身體機能衰退。從早期藥物治療開始,就應該輔以康復訓練,通過身體鍛鍊可以提高患者體質,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腦部血液供給,從而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對於患者可以自理的活動,如穿衣、進食、上廁所、洗澡等,儘量讓患者獨立完成,以維持各種功能;對於已經喪失了部分活動能力的患者,如果病情允許,適當讓他們做一些洗碗、掃地、遞東西等簡單家務,使他們的頭腦中建立新的條件反射。

除了這些簡單活動外,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醒腦開竅、舒筋通絡、活血化瘀,且對穩定情緒、調節飲食也十分有益。具體活動項目應根據患者自身特點、興趣愛好來選擇,如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劍)等都是適合老年人活動的項目。

對行動不便的患者,應有人攙扶進行鍛鍊,也可選用玩健身球、握握力器、打算盤、寫字等活動項目。對臥床的患者可讓其在床上進行主動收縮全身或部分肌肉的練習。通過一系列不間斷的訓練,使患者的生活技能和智力能得到提高。

4、用藥

痴呆症患者多數患有許多伴隨疾病,需要服用多樣藥物,而患者又常忘記吃藥或吃錯藥,或忘了已經服過藥又再次服用,如果疏忽,會引起漏服、少服、用藥過量,甚至中毒等情況發生,所以,所有口服藥必須由護理人員按頓送服,不能放置在患者身邊。

患者服藥過程,必須有照護者幫助,以免患者遺忘或錯服。對於經常出現拒絕服藥的患者,除要監督患者把藥服下外,還要讓患者張開嘴,檢查是否已經將藥物嚥下,防止患者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將藥物吐掉或取出。

中、重度痴呆症患者服藥後常不能訴說其不適,照護者要細心觀察患者服藥後的反應,及時反饋給醫生,以便及時調整給藥方案。對於臥床患者、吞嚥困難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不宜吞服藥片,最好將藥片掰成小粒或研碎後溶於水中服用。

5、居家安全

跌傷:痴呆症多伴有椎體外系統病變,表現為扭轉痙攣、震顫麻痺,以及各種各樣的行動失調,站立、行走都會出現困難,所以常常容易跌傷。加之老人骨質疏鬆,極易骨折,所以病房內、浴池、廁所地面要乾燥、無積水,不要讓老人做其難以承擔的事情。患者上床、下床及變換體位時動作宜緩,床邊要設護欄;上下樓梯、外出散步一定要有人陪伴和扶持。

自傷:痴呆症患者心理脆弱,喪失自理能力,為了不給家人增加負擔,很容易發生自傷、自殺事件,而有的患者則會受抑鬱、幻覺或妄想的支配,而下意識地出現自傷、自殺行為。照護者及家人要進行全面照顧,嚴密觀察,隨時發現可疑動向,及時排除患者可能自傷、自殺的危險因素,保管好利器、藥物等危險品。

走失:痴呆症患者因記憶功能受損,尤其是中、重度痴呆症患者,定向力出現障礙,應避免患者單獨外出,同時家屬要在患者衣兜內放置“名片”,寫清患者姓名、疾病、家庭住址、聯繫電話等,一旦患者迷路,便於被人發現、送回。

6、飲食

對於痴呆症患者,要選擇營養豐富、清淡可口的食品,葷素搭配,食物要溫度適中、無刺、無骨、易於消化。對吞嚥困難者,食物易嗆入氣管,固體食物則易阻塞,所以,食物要以半流質或軟食為宜,應緩慢進食,不可催促,每次吞嚥後要讓患者反覆做幾次空咽運動,確保食物全部嚥下,以防噎食及嗆咳。

對少數食慾亢進、暴飲暴食患者,要適當限制食量,以防止因消化或吸收不良而出現嘔吐、腹瀉。患者進食時必須有人照看,以免嗆入氣管導致窒息或死亡。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儘量保持患者平時的飲食習慣。

飲食種類方面,應品種多樣化,以清淡、低糖、低脂、低鹽、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食品為主,如蔬菜、水果、乾果、瘦肉、奶和蛋類、豆製品及動物腦髓。五穀雜糧能保證老年人纖維素的來源,多食粗糧可防止便秘,應少食含糖量高及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肝臟、魚子等。

患者不可吃刺激性食物,忌菸酒、咖啡、濃茶,少食油煎、油炸食物。對氣血虧虛的患者,應選用益氣生血的食物,如胡蘿蔔、菠菜、花生、大棗、龍眼、雞蛋、羊肉等。若伴有腰膝痠軟、潮熱盜汗,為腎精虧虛,應食用黑芝麻、黑豆、枸杞、桑葚、牛奶、龜肉、海參等。

7、起居和感染控制

起居應有規律,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特別是精神興奮型患者更應注意。大多患者喜臥多寐,常白天休息,夜間吵鬧,或者常常臥床不起。這樣會出現很多併發症,加重痴呆症狀,縮短壽命,應調整患者睡眠,可以白天多給患者一些刺激,鼓勵患者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手工活動及適當的體育鍛煉。

晚上,要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入睡條件,周圍環境要安靜舒適,入睡前用溫水泡腳,不要進行刺激性談話或觀看刺激性電視節目,不要給老人飲濃茶、咖啡、吸菸,失眠者可給予小劑量的安眠藥,衣著宜適中,室溫宜偏涼。夜間不要讓患者單獨居住,以免發生意外。每天應保證有6~8小時的睡眠。

對臥床不起患者,要經常清潔口腔,定時給患者洗澡、洗頭、勤換衣服。晚期痴呆整患者經常出現大小便失禁,排尿要及時處理,清洗乾淨,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以防感染。

痴呆症患者肺炎的發病率很高,大多因併發肺炎而死亡。尤其對於臥床不起的患者,在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營養不良、大小便失禁、生褥瘡時,就很容易併發肺炎,所以要儘可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一旦併發感染應及時治療。

要預防褥瘡,褥瘡是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導致使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而產生的症狀。臥床不起的患者是褥瘡高發人群, 應2~3小時變換一次體位,注意觀察皮膚,保持皮膚清潔,但不能使用酒精、清毒劑清洗,最好用溫水洗,局部可以用棉墊、枕頭、泡沫軟墊枕於臀部、肋部等容易發生褥瘡的部位。

8、專人看護

痴呆症老人在衛生、飲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退化,經常會發生意外,比如隨手抓東西吃、不會穿衣、哭鬧等。家人應儘可能地安排專人看護。

維持正常的生活狀態對痴呆症患者非常重要,但是患者卻大多沒有時間概念,所以,專人看護,可以做到讓患者按時起床、睡覺、進餐,使之生活正常,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患者因為智力退化,說話做事常與年齡不符,甚至無理取鬧,對此,要從心理撫慰的角度做好護理,隨時化解老人的要求,避免其因抑鬱導致病情加重。中、重度痴呆症患者往往做事無意識,有時還會產生幻覺,發生自殺事件,非常危險。因此,對中、重度痴呆症患者要儘可能做到全天候專人看護,避免危險發生。

目前,痴呆症尚無根治的辦法,因此只能通過干預療護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照護者要付出較大的愛心、耐心、細心和毅力,同時還需要照護者正確地理解痴呆症的特點,採取積極態度,使痴呆症患者能生活在一個充滿親情與關愛的環境中,避免歧視和虐待患者的情形發生。對於大多數患者而言,實施正確的干預療護比藥物治療更重要。


關愛惟士-來自英國的失智症療護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