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做明朝都城时间更长,但为何北京明朝气息没有南京浓厚?

澹奕


北京作为明朝的又一个首都,明朝的气息却没有南京浓厚,至少有以下三点:

首先,明朝开国定都,就是在南京,当时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策略,首先消灭了割据势力,然后又北伐,灭亡了元朝统一中华,最后将南京城建成天下第一都城。所以说南京城见证了大明王朝建立全过程。同时,明朝政府及军队将领及士兵多数是江淮人子弟,而江淮地区离南京很近,所以历史上江淮人士对南京的认同感很强。

其次,历史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因得不到认可,遂迁都北京,营建北京城。但仍然保留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全套的三省六部机构,处理南方事务,形成了南北两京制度,而后来明宣宗,明武宗在处理叛乱事件时就曾移驾南京,受到南京百姓的欢迎,说明当时人们并不太认可北京都城的地位,一旦出现大的变故,官员都要求回南京。

其三,满清入关后,对明朝室成员几乎赶尽杀绝,并将北京城原来的居民赶到南城,原居住地全部给清室成员居住,形成了后来北京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状态。同时剃发改衣冠,大兴文字狱,甚至连“江淮官话”都改成了“京腔”。就这样一步一步抹杀去了大明王朝在北京城的一切印记。

再次,明亡后,南京又成为了南明的都城,及恢复明朝的希望。清军南下过程中,因疯狂杀戮及推行剃发易服之举,遭到了江南及南方地区人民的殊死抵抗。严酷的现实逼的清朝统治者不得不开始进行“怀柔政策”,多尔衮亲率十几人不带武器进入南京城进行谈判,在得到不屠城,不驻兵的承诺后,钱谦益亲率南京军民投降清朝,使南京城未遭到清兵的屠戮,客观上保留了明朝的遗风遗俗。

最后,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常来到南京并居住,并以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使得南京城在文学作品中时期出现。同时康熙皇帝为笼络人心,多次下江南,到南京祭拜明孝陵,客观上也使明朝的风俗习惯在南京得到了保留。

以上几点,足以说明了南京城的明朝气息遗风的确多于北京城。


车骑校尉


本来肯定是比南京浓,但是女真人来了,大清气息做了完全覆盖。相对来讲,南京就浓一点了。就像广东一样,封建朝代时期属于蛮荒之地,缺乏中国传统文化,但现在反而成了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省份了,破坏的少呗


临渊羡鱼不结网


很简单,被清文化洗涮了一遍,又受新中国帝气加身,明文化被稀释了。而南京近千年除了短暂的民国文化也就明文化值得大书特书了,此消彼长,形成现在的局面也不足为奇。


海滨的乌鸦


因为49年以后老北京被拆了 就这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