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是怎样的一座建筑?

千辰990


北京中轴线上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太庙、故宫、钟鼓楼等历史建筑,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的天坛,是重要的坐标节点,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1、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图为天坛祈年殿。
2、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此图为祈年殿内部。
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建筑。
3、天坛的主要建筑物在内坛,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也叫神道,把祈谷坛和圜丘坛两组建筑连接起来。
4、天坛的历史期间,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天坛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
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按照20年前申遗时的承诺,天坛将在2030年恢复其完整性。更多旅行故事,请持续关注:念东随影

念东随影


北京的天坛是我超级喜欢的景点。所以看到这个问题,必须回答一下。

想看北京普通市民的休闲生活状态,可以来天坛公园。二环以内,寸土寸金,能盖楼的地儿全盖了楼了,所以公园就显得弥足珍贵。无奈景山是个山,故宫没有树,只有天坛是个平地,所以每天一大早附近的北京市民就会来这里晨练,其中很多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

我最初对天坛感兴趣,岁数还很小,那时候是因为看了一本讲乾隆皇帝的书,我就发现啊,乾隆皇帝真的是大清历史上最能折腾的一个皇帝了,他在位的时候,把京城大大小小的园子都修了一遍,如果不是乾隆,也不会有圆明园的盛景,更不会有现在的天坛祈年殿。

天坛的看点一:

祈年殿,是整个天坛里边最漂亮的圆顶建筑,明朝的时候不叫这个名儿,祈年殿是乾隆改的名。

不料在光绪那个倒霉皇帝在位的时候,祈年殿被雷劈了,着了大火,所以现在的祈年殿,是照原样重建的,所以我们看它比较新,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这殿里的柱子要着重说一下,金丝楠木的材质又粗又大一共28根,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

站在这高大的殿前,不由心生敬畏,几百年前的建筑艺术似有一种魔力,彩色的琉璃,四潲的瓦,变一种风格,给到人的震撼完全不同。

天坛。是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地方,整体的风格很庄严,很典雅,著名的回音壁就在这里。只可惜后来由于英法联军祸害,还有游客在墙上刻字画画,致使回音效果大打折扣,让人很心疼。

天坛的看点二:

皇穹宇,是古代皇帝在天坛祭天供奉神位的地方。皇穹宇最值的研究的,是它建筑上的力学原理,还有围墙的声学原理。

皇穹宇这个殿是没有横梁的,全靠八根柱子还有让人琢磨不透的斗拱形支撑物来撑起一个大伞一样的房顶。

而它里面最著名的回音壁,后经科学家证实,是声波不被墙壁吸收而产生的反射现象。

皇穹宇很大的一个看点,是殿前的三音石。站在这个三音石上说话,会有三声回音。我去的时候试了试,这个真的有。

古人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也就是说,你在人间说的话,老天爷可都听的真真儿的。

所以,劝君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语。谨言慎行,才不会祸从口出。

天坛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哪哪都是人,冬天人少。另外这里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天坛里面主路两边的草皮是转基因的(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转基因的食物),这是二环以内绿化面积最高的公园。一年四季都翠绿翠绿的。这里的树都是明清时候的,冬天也能绿树成荫。

天坛的看点三:

天坛的圜丘和前面讲的祁年殿、皇穹宇都有所不同,这里,才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做皇帝也很辛苦,因为皇帝在每年的冬至,也就是今天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他的轿子从紫禁城抬到天坛,天还是黑的。

皇帝到了天坛,会提着一盏灯笼,摸黑走上圜丘坛,这个台子的中央有一个圆心,皇帝就像个主持人一样站在这个圆心上,和老天爷说说心里话,唱唱歌,读一读祭文,传说当皇帝站在这里发话的时候,四面八方会传来神奇而美妙的回音。我去的时候试了试,并没有,可见不是做皇帝的命。

另外,天坛在每年的正月都会举行祭天仪式的表演,再现当年皇帝祭天的全过程,你可以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去看一看。

在北京,天坛的名气虽然比不上故宫和长城,但天坛,是我第一推荐的5A级景区。

天坛的占地面积是故宫的两倍,这里的建筑格局考究,等级划分森严,对于皇家来说,是一个严肃的地方。

古代帝王自称天的儿子,所以为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冬至的祭天对于皇家来说,是头等大事。

圆形的祭坛方形的围墙,象征天圆地方。天坛的建筑,是巨大的艺术品,从这些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天极其敬重。

站在天坛300米长的台基上,突然,眼前的楼宇四散而去,只觉得人类极其渺小,浩瀚宇宙,你我都只是沧海一粟。





黑揍红


各位爱旅行的小伙伴们好,我是头条旅游达人、头条号:背着女儿去旅行。来北京旅行,必去天坛。站在天坛面前,绝对会留给你终生难忘的震撼感受。

1:祭天之坛。

众所周知,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上天的场所,拥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天坛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震撼之地。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和景观设计的杰作,天坛堪称“国之瑰宝”。根据统计,天坛每天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假如你来的时间足够早,可以感受到空旷的天坛带给你内心的那一份震撼。当然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你有权点赞后保持沉默,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独特看法,但是你写下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你的形象,所以要以理服人哦!毕竟我们都是有身份证的人。我是旅游达人、头条旅游体验官:背着女儿去旅行。据说爱旅行而且颜值高的小伙伴,都悄悄关注了我的头条号哦!


背着女儿去旅行


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内坛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中心建筑是祈年殿,还有长廊、双环万寿亭、七星石等。南为“圜丘坛”,中心建筑是“圜丘”,还有斋宫、无梁殿、回音壁、三音石等。两坛间以长360米的丹陛桥相连,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外坛设有“神乐署”。天坛四大妙音是:回音壁的回音、对话石的对音、三音石的叠音、天心石的空音。



北京五坛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五坛加上祈谷坛(天坛内)、太岁坛(先农坛内)、先蚕坛(北海公园内)和社稷坛(中山公园)为九坛。


北京八庙为:传心殿、奉先殿、太庙、寿皇殿、堂子、历代帝王庙、文庙、雍和宫


蓝天乐影视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