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哭要不要抱 父母的迴應速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育速度

導讀:很多朋友問,寶寶剛出生,每天都好哭上好幾次,每次大人走過去抱起來就不哭了,可是屁股剛捱到床上又哭起來了,這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起來呢?

新生兒不同於其它月齡的寶寶,所以新生兒哭是必須去回應的。新生兒的哭往往是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身體需求,其二是心裡需求。

新生兒哭要不要抱 父母的回應速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育速度

為什麼新生兒會哭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被羊水包圍的,恆溫的溫度會讓他感到舒適,當他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的時候,寒冷的空氣會讓他感到不適,她們是害怕、缺乏安全感。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和這個世界交流,這就好比火星人來到了地球上,什麼語言都聽不懂,這個時候,他想吃飯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可以說哭聲是新生兒唯一的語言。做父母的,聽到了孩子的哭聲,就知道孩子有需求,那麼如何來辨別呢?

生理需求

餓了

新生兒平均2個小時吃一次奶,不分白天晚上,吃奶特別頻繁的寶寶可能一個小時會吃一次奶。當小寶寶餓的時候,她會通過哭聲來告訴我們,肚子餓了。因為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所以三個月前的寶寶都是按需餵養,不需要通過掐著時間點來餵奶。

拉了

新生兒平均一天的便便次數少則三四次,多則七八次,甚至數十次,都是正常情況。有時候寶寶會出現變吃奶邊拉便便的情況。這是因為純母乳很好消化,加上寶寶的腸道發育不完善。只要尿尿了或者拉了臭臭,小寶寶就會用哭聲來宣告。

不舒服

新生兒最常見的生理性疾病是腸絞痛,大約有20%的寶寶會得新生兒腸絞痛,新生兒腸絞痛的寶寶平均每天會苦惱3小時,每週有3天的時間會出現哭鬧。不過寶寶的這種症狀四4個月之後會逐漸好轉。

新生兒哭要不要抱 父母的回應速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育速度


心理需求

寶寶需要溫暖的懷抱

寶寶在媽媽肚子的時候,有溫暖的羊水包圍著,所以新生兒特別喜歡成人的懷抱,尤其是媽媽的懷抱。這個時候很多寶寶會出現落地醒,就是在媽媽的懷抱可以睡得很香,但是隻要放在床上就會醒來。因為媽媽的懷抱緊緊的包裹著寶寶,就好比是在子宮中一樣。

寶寶需要情感連接

1975年,哈佛大學著名嬰兒研究學者Edward Tronick發表的一項關於嬰兒情感發展的研究,這個實驗的名稱叫做“Still Face Experiment”,實驗證明,當母親面無表情,對嬰兒的需求不做回應的時候,孩子會崩潰大哭,開始吃手來緩解焦慮。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嬰兒天生需要交流。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在肚子裡已經可以分辨出媽媽的聲音,吃母乳後,也會逐漸記住媽媽的味道,哭聲是他在表達自己需要交流,希望有人可以做出回應。如果長時間對孩子的需求不作出回應,可能會導致寶寶發育緩慢。

寶寶哭了要怎樣來做

首先,檢查孩子是不是尿布髒了,或者是餓了,父母要學會判斷孩子的需求;

其次,如果寶寶剛餵過奶,尿布也是乾淨的,父母可以輕輕的抱起寶寶,如果孩子被抱起之後開始停止哭泣,那麼就是孩子有情感需求。寶寶腥的時候成人可以多多的去抱一抱孩子,如果孩子需要睡覺,儘量用襁褓式睡袋,讓寶寶感覺到緊緊被擁抱著的感覺。

第三,如果孩子是腸脹氣或者腸絞痛,請媽媽們用飛機抱或者趴著等方式,來環節寶寶的不適。

新生兒哭要不要抱 父母的回應速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育速度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抱的多了,會放不下,事實證明,半歲前的寶寶不會用哭聲來威脅大人。我女兒腸絞痛,月子裡幾乎是抱著睡覺,當孩子快三個月的時候,已經可以白天一次睡兩小時,不需要大人來抱。

所以,面對新生兒的哭聲,請父母立刻做出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