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要将沈万三满门抄斩?

李解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就打算扩建南京城,想把南京建成气派的天子之城。但由于多年战事,钱都用于打仗上去了,根本没什么钱来做改建工程。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超级大富豪沈万三主动请求修筑聚宝门到水西门一段的城墙,还有道路拓宽、建造桥梁等工程。

沈万三不光解决了朱元璋的经济问题,还请来名师把扩建工程完成的又快又好,然而,他非但没得到朱元璋的表彰,反而被满门抄斩,这咋回事呢?

(朱元璋剧照)

沈万三本名叫沈富,是元末明初时的江南巨富。据说他“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是个富可敌国的主。

早先,张士诚依托江南和朱元璋大战时,由于他实力强大,再加上他曾是私盐贩子,和江南一带的商人都颇有交情,所以凭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得到了江苏南一带商人的支持,沈万三自然也是支持者之一。

朱元璋大败张士诚后,建立了大明王朝,并把都城建在南京。但由于江南商人曾支持过张士诚,他颇为忌恨,一直想侍机报复。

沈万三是江南首富,他自然知道大祸将至。所以在得知朱元璋要扩建都城后,便积极请求愿修筑三分之一的工程,并将扩建道路及建设桥梁等工程一并揽了下来。

朱元璋见沈万三主动为自己排忧解难,心里也很高兴,于是给了个让他将功赎罪的机会,同意让他去改建都城。

沈万三深知此事关于一家老小的未来,所以特别上心,他先请了建筑方面的名师来规划如何改建,又雇请了不少工人参与工程改建。

(沈万三)

为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都有保证,沈万三吃住都和工人们在一起,日日夜夜地盯着他们干。

沈万三的辛苦没有白费,他承建的工程比朱元璋的国家队要早3天完成,而且经过验收,也比朱元璋的国家队做的质量更好。

沈万三好不得意,觉得自己好歹是有功之臣了,所以在被朱元璋召见的时候,他有些飘飘然,竟一拍胸脯说,他愿出资犒赏三军。

朱元璋本就因为沈万三的工程做得比国家队又快又好,很没有面子。现在听他说还要犒赏三军,心想,犒赏三军之事,向来是皇帝的事,怎么由得你一个老百姓来做,简单就是个乱民。于是勃然大怒,当时就要把他推出去斩了。

幸好马皇后认为国家刚建,再说沈万三毕竟出人出力,为国家做了事,立刻就要斩他,势必让天下人觉得朱元璋凉薄,不利于国家稳定,所以她劝阻朱元璋说:“不祥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于是才免了沈万三的死罪,改把他及他的家人流放云南,同时将他的家产没收了大半。

(顾学文行刑)

沈万三虽说栽了跟头,但他到了云南后,凭着手中钱财,发挥他经商的天赋,渐渐又做得家大业大,人丁兴旺起来。

然而,沈万三的上门女婿顾学文由于好色,竟勾引同乡的一个傻子的美貌妻子。两人一来二去,勾搭在了一起。后来被傻子的父亲知道了,于是悄悄收集了证据,伺机报复。

洪武末年,蓝玉案发。傻子父亲灵机一动,诬告顾学文因不服被流放云南,所以和蓝玉通谋。

朱元璋听说后,深信如此,再加上沈万三富甲一方,谁知道他的子女会不会与别有用心的人串通一气,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于是把他的儿孙尽数杀光,家产全部充公。

此时沈万三已是80多岁的老人,哪里经得起这样的风浪,再加上钱财悉数充公,连个养老保命的钱都没有了,所以他苦苦挣扎着又活了几年,便病逝了,死时连口薄皮棺材竟都没有,实在是很惨。

(参考史料:《吴江县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们都知道,沈万三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将沈万三满门抄斩,而是将沈万三流放到云南。

根据明史的马皇后传记载,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于南京,他要修一下南京城,沈万三就找上朱元璋,愿意帮忙修三分之一的城墙,朱元璋答应了,修好之后,沈万三又提出,他愿意出钱来犒劳军队。

朱元璋一听就怒了,你愿意出钱修城墙,这个是好事,但是你只是一个平民,竟然想要犒劳天子的军队,你是何居心?就下令要将沈万三给杀了。在旁边的马皇后,就来劝朱元璋说:朝廷的律法是用来处罚不法之徒的。

而百姓富可敌国,这是不祥之人,上天自然会惩戒他的,你又何必杀他呢?朱元璋平时还是比较听马皇后的话,也给马皇后面子,就没杀沈万三,只是将他流放到云南去,据说沈万三还遇到了张三丰。

这个事情,虽说是明史明确记载的,但其实还是有错误的,那就是云南是明军在洪武十五年才平定的,而此时,仅仅是洪武元年,根本就不可能把沈万三流放到云南的。

另外根据《吴江县志》的记载,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沈万三早就死了,而这个《吴江县志》是根据明代人莫旦的《吴江志》,而莫家与沈家是姻亲,应该不会弄错。

王行给沈万三的儿子沈荣,沈荣的孙子沈森写过墓志铭,其中沈荣死于洪武九年,七十一岁,也就是说洪武八年的,沈荣是六十二岁,那么沈万三这个时候也至少是八十几岁了,而如果是洪武十五年流放云南的话,那就差不多是一百岁了,也不可能了。

另外,沈万三的几个儿子和孙子也都没有死,那就足以说明沈万三是不可能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另外也不可能被流放到云南的。


历史简单说


朱元璋杀沈万三那是“皮裤外面套棉裤”其中必是有缘故。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元末明初人,早年靠种植良田发家,后来入商道开通了海外贸易,从此发际成了江南首富。

人都是说沈万三富可敌国,并且传说他手中有个聚宝盆,想要什么喊一声自然就来了,所以财富堆积如山,花不完的花,当然这只是个传说,说有聚宝盆的目的无非就是证明沈万三有多富有,富的几乎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

那么究竟这个江南首富是不是死在了朱元璋手里呢?据史料记载,正史上说沈万三根本就和朱元璋没有任何瓜葛,他们俩也不是生在一个时期的,因此沈万三并非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那么就题主提的这个问题,我们就事论事的话,对于民间传说中沈万三的故事而言,沈万三这个明朝首富,他如果真的是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杀,他无非就是他仗着自己有几个臭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找不到北了”,狂妄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朱元璋毕竟是一国之君,你沈万三再怎么富有也不可能财高压主吧!




据说沈万三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花了大量资金为朱元璋修筑城墙,这道无妨,工事修建完成后,沈万三为了炫富,居然还出资百万黄金,犒劳这帮劳军,这事被朱元璋发现后,认定沈万三图谋不轨,有蓄意煽动军心,试图谋反之意。因此才被朱元璋发配去了云南,后来终老一生,有人说沈万三被朱元璋灭了九族满门抄斩。究竟是那个结果,我们也不得而知。

总之,假如沈万三真是朱元璋杀死的,那他就是自作自受,沈万三虽然可以富可敌国,但是在那个封建王朝里,枪打出头鸟,沈万三如此嚣张,无视朝廷,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那不就是找死吗,皇帝收拾一个富甲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说做人要低调,不要太张狂,在辉煌也不要忘了本,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任驰赢天下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来之前去南京玩的时候听到的一个传说,估计去过南京的朋友们都听导游说过。说大家都知道南京特产是板鸭,南京人也很少吃鸡,为什么南京只有鸭子没有鸡呢?说是因为当时沈万三出资帮朱元璋造了南京一半的城墙,朱元璋就特别惊讶于沈万三如此富可敌国,询问原因,那么沈万三就很高调的说因为我有一个聚宝盆。于是朱元璋就问沈万三借了他的聚宝盆,说等第二天鸡叫的时候就还给他。沈万三就把聚宝盆借给了朱元璋。而朱元璋呢,杀光了南京城所有的鸡,从此南京城再无鸡叫声,那就也不用还聚宝盆了。


这个故事是民间编的传说,但是确能看出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朱元璋乞丐出身,他对于富人应该是有阶级仇恨的,做了皇帝之后意气风发中又带着些许自卑,尤其是看到自己空虚的家底和沈万三富可敌国的家境。但是,他同样也是一个手腕雷雳的皇帝。

沈万三呢,又有些得意忘形,竟然提出要去犒赏三军,触痛了朱元璋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于是一怒之下便要杀了沈万三,最后是马皇后说情,才改为了流放。


辣味饺子馅


沈万三以前支持过朱元璋的对手张士诚,而张士诚是朱元璋的死对头。

此外,沈万三没有被满门抄斩,只是被发配到了云南。原因就是,沈万三在朱元璋面前炫富。

朱元璋准备犒赏军队,沈万三却想显摆一番,主动请求让他来出资。朱元璋故意问他: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

沈万三开始炫富了,说道:愿每军犒金一两。但朱元璋还是拒绝了他:此虽汝好意,然不须汝也。朕富有四海,何需此钱?

此后朱元璋修南京城,沈万三又提出要承担三分之一的工程费用,让朱元璋觉得很没面子。后来朱元璋找个理由,将沈万三流放到云南,没收了沈家的所有财产。

所以沈万三的经历告诉我们:炫富可以,但不要在皇帝面前炫耀。

欢迎关注坚果旅行,获取更多有趣实用干货知识


坚果旅行


先纠正一下问题,历史上,沈万三是否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并没有确定结论,还有史料记载,沈万三及其家族最后被发配到了云南,并没有满门抄斩。

沈万三发家致富之谜:靠海外贸易,成为商贾大户

那么,要了解朱元璋与沈万三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沈万三其人。

沈万三是谁?沈万三的祖籍在浙江湖州,后来迁到苏州的东蔡村,到了沈万三父亲沈佑这一代,就迁到了湖州南浔镇(今天江苏周庄)。

沈万三,本命沈富,排行老三,那个时候,人们会以“万”字来称呼富有者(有点像之前我们称呼的万元户)。

根据学者的考证,沈万三之所以富可敌国,是因为他进行了海外发达的贸易,以此挣得大量的钱财,购买了上千顷土地。

明代地图

沈万三主要的业务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南方购买粮食,运输到到北方。当时,由于少数民族如金、元对北方土地的破坏,北方已经逐渐凋敝,必须要靠南粮北运来维持。

第二种是对外出口手工产品。沈万三曾经把江浙一带的丝绸、瓷器和手工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当时,海外对中国瓷器非常喜爱,一运到海外往往销售一空。

沈万三到底多有钱呢?《明史》记载,沈万三家请了一位私塾先生,为了让他好好教书,好好写文章,为沈家后辈做榜样,每写一篇文章,就给白银二十两。可见,其富有的程度。

沈万三出生年代之谜:到底是元末还是明初?

看到这里,可能读者有个疑问,好像我并没有说沈万三具体的出生年代。

没错,那是因为沈万三具体出生在什么时期,学者们还在众说纷纭。

最有名的就是明史专家顾诚所写的《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发表在1999年的《历史研究》上),他认为,沈万三根本就不是明朝初年的人,在元末他已经去世了。

顾诚

顾诚给出的证据是,根据当时的《故吴兴处士沈汉杰墓志铭》和《沈茂卿墓志铭》里面的记载,沈万三的儿子沈荣在朱元璋建国之时已经62岁了,孙子也已经39岁了。《吴江县志》里面也说:“张士诚(元末起义军,后来被朱元璋消灭)据吴时,万三已死”。

现在《明史》中的记载不过是以讹传讹。

由此推断,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沈万三故事应该是后人杜撰的。

不过,现在也有学者如樊树志提出了质疑,他根据乾隆时期的一部周庄镇志《贞丰拟乘》,认为,沈万三生活在明初应该是可信的。

于是,还有民间学者认为,历史上其实存在两个沈万三,一个处在元末,一个处在明初。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有可能(清朝康熙年间,还出现过两个于成龙,巧合的是,二人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沈万三的结局:本想巴结权贵,却遭忌惮而被发配

那么,沈万三的结局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在《明史·后妃传》、《七休类稿》中都记载,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沈万三为了讨好新政权,主动帮助修建南京城墙,并且还放了一个聚宝盆在南京城墙之下。据说,聚宝盆里面放置了各种珍贵的珠宝,以此防止城墙倒塌(后来,南京有一个城门就叫聚宝门)。

随后,朱元璋打算犒赏三军,可是,天下刀兵四起很多年了,朝廷也没有太多的钱。沈万三主动提出,要自己出资犒赏三军。

多疑的朱元璋听完之后大怒,说“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对所有专制皇帝来说,军权都是最重要的。沈万三犒赏三军,这不是要收买部队的人心么?所以,打算杀了他。

多亏马皇后深明大义,对朱元璋说:“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之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意思就是,沈万三有没有犯什么罪,虽然他富可敌国比较有危险,但老天自然会惩罚他。你为什么要违背人心,杀掉他呢?

于是,朱元璋决定将沈万三发配到云南。沈万三到了云南之后,仍旧家财万贯,生活非常好。

这是一种说法,其实在王世贞的《国朝丛记》里面还有一种,说沈万三最后被杀了,将他家所有的财产都抄没了。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为难沈万三,将其置于死地呢?我们知道,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大开杀戒,先杀掉了宰相胡惟庸,后来又大兴冤狱,以谋反罪杀掉了驸马蓝玉。

朱元璋害怕这些大臣与商人联合,推翻自己的政权。所以,朱元璋曾学习汉武帝,将南方很多有钱人家发配到云南等地。沈万三就是因为被扯进了蓝玉案,最后引发灾祸的。


兮兮说事儿


朱元璋为何要将沈万三满门抄斩?马皇后为何要出手相救?

据《云焦馆纪谈》记载,朱元璋坐拥天下后,国库空虚,而沈万三春风得意,富可敌国。


朱元璋就要求沈万三掏钱修筑金陵东南诸城。因为沈万三在朱元璋穷困潦倒时资助过朱元璋,曾经以朋友相称,所以沈万三自认为自己是朱元璋的恩人,因此说话没有分寸。

当沈万三很快就修筑好自己承包的几座城池后,发现朱元璋亲自监工修建的城池距竣工遥遥无期,便笑朱元璋不中用,这件事让朱元璋心生不快,耿耿于怀。

据《留青日札》记载,朱元璋说:“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沈万三不以为意,随口道来:“愿每军犒金一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万三这番话激怒了出身贫困且有仇富心理的朱元璋。



朱元璋心想如此狂妄自大之人留之必成祸害,欲将沈万三除掉,幸得马皇后好言相劝,沈万三才捡回了一条命,被发配到了云南。《明史·高皇后传》里有记载。

但是,明史学者顾诚教授在《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一文中说到,沈万三并非明代人,而是元代人,生在元代,死也在元代,根本和朱元璋没有交集,所以根本不存在朱元璋将沈万三满门抄斩之事。


深思瓶


明代的沈万三是富甲一方的巨贾,应该是当时社会的首富了。以至于后来“沈万三”这三个字成了富商的代名词,沈万三到底有多富有,一个例子就可以窥探一斑。\n\n据说当年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时沈万三就捐资修筑了三分之一,当工程竣工后,朱元璋召开了一个庆功宴,来犒赏出力的工匠和军人,在宴席中,朱元璋调侃沈万三说,我军中有百万余人,你能不能每个人都犒赏一下呢?朱元璋本想刁难下沈万三出出风头,没想到沈万三豪迈的回答道,军中每个战士犒赏黄金一两还是不成问题的。沈万三的这番话彻底激怒了出身贫困的朱元璋,心想如此财大气粗的富可敌国的人留着必定成祸害,一定要除掉此人。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830008b8c53b4e91cf\

洛丿夜猫子


朱元璋并没有将沈万三满门抄斩,准备杀之而后快,结果耐不住老婆马皇后的苦苦相劝,对沈万三网开一面,流放发配到了云南。又有人不禁开始意淫了,说沈万三其实和马皇后有一腿,故而马皇后才那么卖力的为姘夫求情,真是脑洞大开,人言可畏。

据明末《云焦馆纪谈》记载,朱元璋问鼎天下之后,国库空虚,就让沈万三掏钱修筑金陵东南诸城。沈万三好大喜功,向老朱显摆自身财力,老朱的西北诸城还没修好,东南诸城就已完工了,搞得老朱内心很憋屈。金陵城竣工庆功宴上,老朱醉眼朦胧,举着酒杯对沈万三说:“古有白衣天子一说,号称素封,你就是个白衣天子。”此话杀伤力极强,你沈万三就是再有钱,老朱捏死你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岂可双悬日月照乾坤?看似一句无关痛痒的玩笑话,实则暗藏杀机。



还有据《留青日札》记载,沈万三还觉得显摆的不过瘾,主动要求犒赏三军。老朱说:“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沈万三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说道:“愿每军犒金一两。”看看,沈万三嚣张到何种程度,即使你富可敌国又怎样,居然敢和老朱叫板,真是活腻了。这样的智商和情商,居然能成为江南首富,看来聚宝盆之说所言非虚,你让马云爸爸情何以堪?

老朱彻底怒了,妈的,天下都是老子的,你在老子面前逞能,看老子不灭了你。老朱什么出身,放过羊要过饭当过和尚,最见不得富人显摆,一怒之下,就想杀了沈万三,幸得马皇后好言相劝,沈万三才捡回了一条命,被发配到了云南。这件事在《明史·高皇后传》里有记载。

还有一种说法,其实老朱早看沈万三不顺眼了,因为他早期资助过老朱的对手张士诚。以老朱这样的心眼,就算沈万三百般讨好拍马屁,也不会放过他。

虽然《明史》中有几处提到沈万三,但《明史》由清人编撰,出于政治目的,抹黑的痕迹随处可见。本朝编撰前朝史,抹黑贬低在所难免,但《明史》是24史中被抹黑最严重的正史,没办法,清妖就那么点肚量。所以,即使沈万三在《明史》中出现,也未必证明他就是明朝人。很多史学家提出,沈万三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元朝人,生于元朝,死于元朝,他和朱元璋根本没有交集。



乾隆年间编纂的《吴江县志》里说:“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编纂者的史料来源是明代人莫旦撰写的《吴江志》,莫家和沈家是儿女亲家,说出的话自然分量十足,具有很大的可信度。可清人编撰的《明史》已经出版发行,沈万三请求犒赏三军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现在突然说他在明朝还没建立时就死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官方也发现了漏洞,为了自圆其说,又加了一个注释。大体意思是说,到底什么情况,俺们也不清楚。嗯,加了等于白加,还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究竟情况如何,很难说清楚,权当沈万三和老朱有交集吧。这样,我们还多了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反正吃饱了撑得,闲着也是闲着。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沈万三:“没想到我竟然可以活到明末,并且成为明朝首富,有一个财源广进的聚宝盆,还帮明太祖朱元璋修城墙,最后被满门抄斩。

TMD真刺激,我都不知道我有这样的故事。”

沈万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相当有名的存在了,不同于其他帝王将相,这位主儿是以太有钱了而出名。身为明朝首富,因为太有钱了而被明太祖朱元璋惦记上了,最后被充军流放至死,这段开国皇帝仇富的故事被大众所熟知,并且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

当然野史传闻中并没有这样说将其满门抄斩,只是被充军流放至死。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沈万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接下来宋安之来说道说道。

真实历史上的沈万三,根据明清史专家顾诚老师的考证,结合了大量史料和沈万三几个子侄的墓志铭来确切的说,沈万三本名沈富,是生于元朝,死于元末,压根没有活到明朝建立。(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些史籍中关于他在明太祖洪武年间的事迹纯属以讹传讹。

不过沈万三(沈富)和他的弟弟沈万四(沈贵)的后代在洪武年间的确是江南巨富,最后在洪武二十六年因为卷入蓝玉案而遭到了灭族抄家之祸。

以真实资料来说沈万三的事迹还是有一定的真实历史原型的。只不过被后人艺术加工了一番,将一个因为卷入朝廷政治斗争之中,而被抄家灭族的巨富家族,往前推了一代人,捏造出乞丐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竟然仇富到赤裸裸的去要去拿去抢的野史故事。

这个野史也是很有水平,抓住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大众大多猎奇八卦的心理。编出开国皇帝仇富的故事,由此被大众深信不疑,借此抹黑明太祖朱元璋。

而为什么抹黑明太祖朱元璋呢,这就又是另一个故事呢。总之朱元璋被抹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像大众耳熟能详的沈万三故事是野史,还有很多人认为是真的得火烧庆功楼也是野史,这其中的故事也很精彩更复杂。

所以说到最后,相信大家也是明白了吧。以后沈万三的故事当野史当故事当听戏就好。若是信了若是认真了,那么你就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