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来看绘本?

jingjing2013


作为在幼儿阅读领域工作十多年的我来说,建议主要有三点;

1、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陪伴;以书为纽带,和孩子建立固定的亲子时光;

2、前期主要是培养兴趣,不要苛求孩子是否记住多少,知道多少;可以多选择一些简单的、有互动性的绘本,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媒介,如果没有兴趣,那就耐心等待,耐心引导,而不是放弃或者是不坚持;如果你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伺机培养,即使你可能麻烦一点,但想想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对绘本产生兴趣了,总比到了小学天天催着阅读,再去培养习惯,参加各种补习班要强得多吧;

3、不要苛求孩子是否能够坚持看绘本多长时间;极大的可能是孩子看一会或者几分钟就转移注意力,去玩别的去了;无所谓,毕竟家长的专注力如果能持续半小时也很了不起了;将心比心,为什么要苛求一个小宝宝一下子就能听你讲完一本书呢?况且有可能你选的书籍还是他不喜欢的;所以,孩子在前期阶段,即使他只专注几分钟,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千万别苛求;当然,随着孩子兴趣的提高,有可能能持续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都很正常,这样就需要你来讲,陪伴他;到这个时候,有可能放弃的是你,而不是孩子;

综上所述,

  1. 这个问题的跟源是:家长;

  2. 主要的突破点是:习惯、坚持;
  3. 注意的事项的:别强求孩子;

贝阅家,让一亿家庭爱上亲子阅读;

专注阅读领域10年,详情请见“贝阅家亲子图书馆”小程序或公众号;



贝阅家亲子图书馆


在引导我家多宝看绘本,培养他阅读习惯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个人觉得,引导宝贝看绘本,宝爸宝妈的作用真的是不可替代(关于我走过的弯路,挖过的坑,在这里就不细数了)

首先,买回了一本优秀新绘本,要如何吸引宝贝的注意力,让他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很开心的配合你翻阅,这就很费心思和精力了~当初我把《我爸爸》这本绘本亮在我家多宝面前,连续几天,基本上是连封面到环衬都没来得及翻完,他小哥子已然转身跑远了~!越是想抓过来看书,他跑得越远~!没办法,只能先搁置。某天,跟多爸密谋好了,再装作不经意的把书亮出来,让多爸配合着表演了里面让大灰狼出去的情景,让多宝模仿动作,乐得他咯咯咯的笑之后,这本绘本才算是引入成功。他会因为想看我们做这个夸张的动作,自己想模仿而主动拿出绘本,和我们一起翻读~

其次,引入成功的绘本,在一段时间内是需要反复翻读的,因为需要巩固,也需要做绘本精读,这是让孩子在阅读绘本中除了欣赏绘画的美,发现里面的细节,亲子高效互动的需要。一本绘本不是读几遍就完成任务的,值得反复读,每次翻读,在不同的故事环节里,和孩子的互动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他会强烈要求按他理解的动作完成互动,比如《我爸爸》里面,运动会比赛的那个场景,多宝发现里面有位爸爸跑步的时候在打电话,所以,每次到这页,他一定会有打电话这个互动~

再下来就是绘本的互动输出了,经过反复翻读之后,宝贝是有了绘本故事的自己理解的,尝试着让宝贝自己表达。我家多宝目前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利落了,每句话一般不超5个字,所以他在这方面目前做得还不咋滴,翻到有太阳的出游场景,他能表达的大概意思是:晒,戴帽子

宝贝亲子绘本阅读道路上,互相加油(ง •̀_•́)ง


亲子阅读那些事


我的方法是,首先,记录下每一本你和孩子共读的绘本,让这条亲子共读之路变得美妙有趣。其次,就是用对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

在美国图书馆里一场亲子共读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这项活动的名字叫做:1000 books before kindergarten(幼儿园大班前阅读1000本书)。

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参加的方法非常简单,家长和孩子从图书馆里领取一个读书记录单,把所有亲子共读的书目名称记录下来。不论是第一次阅读,还是同一本书重复阅读,都算一次阅读,需要家长把书名写在记录单里。当读完100本书以后,就可以凭着阅读记录单回图书馆领取一个小奖品。当读完1000本书时,就可以在图书馆领取这个项目的“毕业证”。

虽然1000本书这个目标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计算一下,如果从孩子两岁开始,每天亲子共读一本书,一年就是365本,两年就是730本,三年就是1095本。在孩子5岁进入幼儿园大班之前,就可以轻松完成1000本书的目标了。

为什么美国会极力推广此项活动呢?据研究表明,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前,没有进行过任何基础知识教育。这些儿童既不认识字母,也没有拼读知识,更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当他们进入学校以后,成绩落后于其他同龄人,最终导致辍学率的升高。

如何最好地教授孩子基础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呢?答案就是阅读。阅读能提供孩子在学校所必需的基础能力,例如对单词的认知、对于文字的意识(print awareness)、对拼读的理解、对句子和故事结构的掌握等。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那么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来读绘本呢?如何将绘本的价值最大化呢?

美国Reading Rocket阅读组织提供了一种对话式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不同于以往的家长读、孩子听这种单一的绘本阅读方式。在对话式阅读法中,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变成讲故事的人,而家长则扮演聆听者、提问者的角色。

就像孩子不会光听音乐就学会了弹琴一样,孩子也不会在天天听故事的情境下就学会阅读。孩子是在积极地与家长互动中才能学习到新的知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对话式阅读法需要按照PEER这个顺序来进行。

P 代表prompt,意思是启发、引导孩子说出和书中有关的内容。

E 代表evaluate,意思是测评孩子说出的内容。

E 代表expand,意思是家长需要根据孩子说出的内容,改正孩子说得不足的地方,并拓展、加入新的内容。

R 代表repeat, 意思是当家长加入新的内容后,要引导孩子重复一遍,确认孩子理解了新的内容并可以运用出来。

举个例子:孩子看到了绘本里的一辆消防车。

P 启发阶段----家长问:What is this? (这是什么?)

E 测评阶段----孩子回答:Truck (车). 家长测评:That’s right. (对,是一辆车)

E 拓展阶段----家长拓展: It is a red fire truck .(是一辆红色的消防车。)(这里加入了数量,颜色,及车名的拓展)

R 重复阶段----家长重复:Can you say fire truck? (你能再说一遍消防车吗?)

对话式阅读法可以用在每一本绘本的阅读中,并且在每一页上都可以重复运用。最终目标是逐渐从家长阅读变为孩子自主阅读。


References:

http://www.readingrockets.org/article/dialogic-reading-effective-way-read-preschoolers

作者简介:柏力果双语家庭 (bilingualfamily) 由美国双语教育博士、应用语言学硕士、以及资深美国外教共同创建,为您提供最有价值、最具操作性的幼儿双语启蒙知识、亲子口语课程和绘本童谣课程。


柏力果双语家庭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部分来回答:1、如何选书?2、如何共读?

如何选书?

选对了书,孩子才有兴趣看,可谓事半功倍。

1)0-2岁的启蒙阶段选书

这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想法,而是要把读绘本当成一种亲子交流,甚至一种游戏,让孩子产生“读绘本是件好有趣的事情”的想法,培养他们对绘本的喜爱。

这个阶段不需要买很多绘本,选一两套经典的低幼系列,比如《小玻翻翻书系列》、《小熊宝宝》、《幼幼成长图画书》、《米米系列》等,就够了。另外也可以选几本触摸书、机关书、洞洞书之类的增加兴趣。小婴儿往往喜欢一遍遍反复读同一本书,因为这让他们有熟悉感,有力量感,顺着他们的要求即可。

2)选择孩子有兴趣的题材

2、3岁之后,孩子的理解力大大提升,这时候选择绘本就应该更用心一些。孩子这么大了家长应该逐渐发现了他们的兴趣所在,选书可以更有目的性。比如孩子喜欢交通工具?喜欢动物?喜欢恐龙?喜欢宇宙科幻?喜欢探险?不用担心孩子的兴趣太狭窄,要知道绘本的世界如浩瀚的海洋,哪怕只是交通工具这一个主题,就有成千上万的优秀绘本。

比如我家大宝特别爱车,我对交通工具有关书就如数家珍:耕林出版的德国绘本《你认识这些车吗?》、《建筑工地》一套,斯凯瑞的《金色童书》第一辑,日本的全景式图书《开车出发》系列,职业启蒙书《汽车嘟嘟嘟》系列,维吉尼亚·李·波顿的很多书(比如《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逃跑的小火车头》、《缆车梅波尔》等等),日本的《小人儿帮手》也是超多男孩喜欢的。国外原版绘本还有Susan Steggall的很多交通工具书,比如《The Diggers Are Coming》《The Life of a Car》《Busy Boats》,夫妻档作家Adrea&David的《Fire Engine Man》《Digger Man》《Train Man》等等。这些都是长期亲子共读,顺应孩子兴趣找书的积累。

有了丰富的绘本资源,哪怕孩子一开始的兴趣集中在某一个特别的领域,他们也能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并且随着他们年岁的增长,兴趣也会逐渐拓展,而爱书的习惯一旦建立,就能帮助他们通过阅读来更好的了解世界。

3)选择世界绘本大奖的获奖作品

目前国内的绘本市场,可以说是良莠不齐,读好书能滋养孩子,而一些内容配图糟糕的坏书还不如不读。如果想避开这些坑,就可以考虑从历年的的世界绘本大奖得奖作品中来选择,比如美国的绘本届奥斯卡:凯迪克大奖,英国的有六十年历史的绘本大奖:凯特·格林纳威大奖,还有著名的意大利博洛尼亚绘本插画奖,绘本届的诺贝尔:安徒生大奖等等。而获奖作品,很多都是图文俱佳的传世经典,比如《我爸爸》、《大卫不可以》、《疯狂星期二》、《和甘伯伯去游河》、《小房子》、《月下看猫头鹰》、《夜色下的小屋》、《阿莫的生病日》、《大猩猩》等等。

上半年,我和孩子们共读了2017年凯迪克奖的得奖作品,《Radiant Child》《They All Saw A Cat》《Du Iz Tak?》《Leave Me Alone》等等,都非常棒。


如何共读?

选好了书,接下来就是怎么读的问题了。

0-2岁,请家长专注的陪伴,我经常把宝宝抱在我的怀中,坐在我的膝上给他们读书,这样读书的过程也是一种亲密感的培养,让他们爱上共读。家长还可以考虑用各种演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月亮的味道》、《野兽国》、《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晚安,大猩猩》等绘本,都是很好的剧本哟。

3岁以后,请逐字逐句的读,不要自己改编,不要用白话来解释书,不要不停的问孩子问题,也不要在故事结束后,非给孩子总结一些大道理比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blablabla”。一个好的绘本,其语言通常都是精练、优美的,也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不要怕一些精致的书面用语孩子不懂,因为从小用绘本洗耳朵,也是给孩子积累词库的过程。

读的时候,声情并茂点,配合点语音语调的变化,只要故事好,契合孩子的兴趣,很容易就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啦。另外,如果文字太多,孩子没耐心,就顺其自然的翻看吧,总之不能把读绘本当成任务一样压给孩子,那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英文绘本,如果对自己没信心,现在也有大把的资源,比如英文分级读物大多会配朗读光盘,喜马拉雅有很多主播读英文绘本也很赞。


好啦,大致就说这些吧。对亲子共读、英文绘本有兴趣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龙马小兄弟。每月分享孩子的阅读书单,推荐最新国际大奖绘本等等。


龙马小兄弟


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从开始读绘本故事到现在我们已经坚持了2年多。亲子共读已经成了我和孩子生活的一个部分。成为一种习惯。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年龄小,也不懂的绘本故事是什么。我也刚接触选绘本也没有什么经验。很多时候选的绘本孩子不喜欢。年龄小的孩子多数可以选择字数少、内容简单的,色彩丰富画面比较整体比较大的。

随着年龄增长阅读书籍数量的增加一般就可以从一些绘本中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点。我家的孩子喜欢(一百层系列、恐龙系列、还有暖房子系列)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也会在书籍中学会很多的知识。掌握很多的词汇。对于孩子语言的发展也有很多益处。亲子共读增加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亲情。现在爸爸也经常给宝宝读书。他的阅读能力也在飞速发展中。

一些绘本读的多了孩子好多可以自己复述。引导孩子后期上学认字和绘画能力的培养也很有益处。


职场妈妈与草莓公主


相信大家都看过动画电影《神偷奶爸》吧?里面有一幕很有趣,是爸爸格鲁给他的女儿们讲睡前故事《三只小猫》。


爸爸用手指扮演三只小猫,睡前梳毛,喝奶,跟妈妈道晚安,当小猫困的时候,孩子们也困了,打着哈欠跟爸爸道晚安,家庭氛围非常的温馨有爱。同时孩子们在爸爸的绘本故事催眠中,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绘本分为很多种,有的可以教孩子科普知识,有的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还有的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绘本既然如此的有用,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看绘本呢?孩子开始学习看绘本,可以穿插在睡前故事里面,电影中的爸爸所用方法就是亲子阅读加角色扮演。同时要注意,绘本的难度不能超过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太难孩子半懂不懂,注意力很难集中,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比如男孩子喜欢车,可以买交通工具之类的绘本,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分年龄段推荐一些绘本,希望能帮到大家。



辣妈创业邦


绘本是给孩子的书,但不是把书交给孩子就让他独自一人去看的书,而是孩子听着父母讲读的声音,一边享受着这份陪伴,一边随故事的发展注视着画面。

很多父母问,以前我们也没看过绘本,也不懂,该怎么读?如何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和画面?有时候孩子听完故事问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最简单的方式,是大量阅读。

也许你每天只为孩子读一本书,那么一年就是三百多本,要怎么选出最值得为孩子阅读的三百多本书?比如,都是关于恐龙的书,是给孩子看这本还是那本,这两本有什么区别,哪本更胜一筹?不是凭你对画风、对故事主题个人喜好的主观判断,不是听旁人三言两语的推荐,而是你要真的了解自己孩子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也真的有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判断。

为此,你要读上五六百本,才会形成相对成熟的绘本概念,才有足够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去选择。而这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财力。

最精进的方式,是读为大人写的、关于绘本的书。著作有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教育博士黄迺毓的《童书是童书》《童书非童书》等。

这些都是绘本爱好者、研究者、编辑和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这种类型的书,不必多,但要读经典。你会从儿童心理、儿童文学、艺术文化等诸多层面了解到绘本的图文关系,绘本对亲子关系的重大意义等。而遗憾的是无法直接针对你手边在读的书提供具体可行的共读方案。

最明智最高效的方式,是下面这种亲子共读的新形式。解决你如何为孩子选好书的难点。告诉你如何运用「你手里的这本书」,与孩子开展丰富多样的亲子共读。最贴心的是,关于「你手里的这本书」的深度背景资料,多角度分析解读,阅读延伸活动方案等都为你准备好了。最靠谱的是,今天我们将要推荐的这套书已经在过去的一年里得到数万个亲子共读家庭的验证和好评,甚至惠及到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中。


做書


关于孩子的绘本阅读,家长首先要做的是选择适合的绘本,和培养阅读的习惯,所以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小一点的宝宝,他们可能还没有概念,正处在口欲敏感期的宝宝,会出现吃书的现象。很多家长就因为孩子的这种吃书,撕书而停止了阅读。其实无论是撕书还是吃书,这都证明宝宝对书很感兴趣,这正是这个年龄阶段宝宝对书的认识过程。爸爸妈妈不用担心,这个阶段的宝宝请给他选择布书或者板卡书,但是一定要让书经常出现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让对书不陌生。

对于稍大一点的宝宝,如果没有经历前面的阶段,我们会发现每次想给他看绘本时,他是坐不住的。没有关系这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一个必经阶段,这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游戏性比较强的书,来吸引宝宝和我们一起阅读,类似于翻翻书,立体书,玩偶书等。

对于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也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除了朗读,还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做一些简单的讲解,或者和宝宝一起玩绘本里的游戏,都是阅读过程中很多好的引导方式。比如我和我家宝宝一起阅读了《别让鸽子开巴士》之后,我们两个人就开始玩开巴士的游戏,这样也更易于帮助宝宝记住故事里的内容。

阅读的过程是快乐,祝愿更多的宝宝和家长一起享受这快乐的亲子时光。


全妈育儿手记


做为一个教育者我说说我的观点,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引导孩子看绘本是指什么?

举个例子,幼儿园里每天会有区域活动,有一个区域是图书区,孩子们进了图书区就会拿起绘本看,看完一本会自己去换一本,有的孩子虽然不认识字,但都看的津津有味的。这就可以看出还有对绘本是有兴趣的,绘本的形式符合幼儿的各种发展特点,能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就像大人适合看连续剧一样,连续剧附和大人复杂的逻辑思维,绘本就符合孩子的直观形象思维。

所以,不是如何引导孩子读绘本理解绘本,而是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环境。

比如,可以带孩子去绘本馆,绘本馆的阅读氛围真的不一样。我在绘本馆的时候,那些孩子一进馆里就特别兴奋,跑着去挑自己喜爱的绘本。比如,可以陪着孩子读书,选一个阳光能照到的暖暖的地方,你和孩子自己读自己的书,不用担心他会闹,勇敢的试一试。



鹿鹿东呀



诚邀,我的孩子现在两岁多了,很喜欢阅读绘本,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比较好的方法:

一、从小培养阅读兴趣。

宝宝三个月大时,我就先给她买了一套宝宝布书,可以用水清洗,可以用嘴啃咬的那种,她很喜欢。三个半月我就开始给她读绘本故事,发现她对其中一本《我不浪费》特别感兴趣,于是开始每天都读给她听。一开始,她能认真听一分钟,到后来的五分钟、十分钟。就这一本书,每天都读好几遍,一直读了一个月的时间,她开始愿意听其它故事书了。


二、和家人约法三章,培养阅读习惯。

宝宝四个多月就断奶了,断奶以后就由外婆带回老家,正式成为留守婴儿。走之前,我和老人家约定还是要坚持每天给宝宝讲故事。我在网上精心挑选了一些绘本读物寄回家,我爸妈开始坚持每天用方言给宝宝讲故事,小家伙居然一点都不受影响,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最神奇的是,每次她不高兴了发脾气、哭闹,只要一讲故事,哭闹声立刻停止,特别管用。这极大地鼓舞了外公外婆,他们更加愿意给宝宝读书讲故事了!

三、孩子享受阅读这样的亲子时光。

宝宝一岁以后从老家接回来,我们继续坚持每天给她讲故事,她自己开始有侧重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

有些家长说:“我小孩只喜欢看电视、玩手机,给她|他讲故事根本不听。”其实孩子是灵性的,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亲近父母。如果父母图方便,直接扔给孩子一个手机,或者放任其看动画片,时间长了要纠正肯定困难呀!

我们不仅给孩子讲故事,而且自己也真的喜欢阅读,会经常购买一些书籍自己阅读。更重要的,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宝宝提出要讲故事,我们一定充分满足她的需求。有时候一本书读20遍也是很正常的,虽然我们读得口干舌燥,但是看着宝宝认真的样子,我们也觉得辛苦是值得的。

而且这种付出的回报是巨大的。现在宝宝才两岁多,语言表达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小区同龄的孩子,她的小脑袋瓜里有着几百本书的存储,经常会从嘴里蹦出一些新名词,我们从没有刻意教过她,都是她自己主动记忆的。很多绘本故事,她已经可以看着书上的图画,完整地从头到尾复述一遍了,还能加入她自己的一些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